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邱清泉保举部下叶芳"保护桑梓,委以重任",叶芳却抓住时机拉起队伍,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准备弃暗投明 1948年7月,豫东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因"援战不力,有误党国"被迫去职回老家.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中后期,蒋介石为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先后组成了20多个重兵集团。其中,廖耀湘兵团、邱清泉兵团和黄维兵团,全部美式装备,实力较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有五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号称“五大主力”,即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十八军(整编十一师)、七十四军(整编七十四师)。其中,新一军、新六军编入廖耀湘兵团,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编入邱清泉兵团,第十八军编入黄维兵团。在国共两军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这三大“王牌兵团”先后被投入东北和华东战场,并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然而,令蒋介石大失所望的是,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这三大“…  相似文献   

3.
1949年1月10日,国民党杜聿明集团30万大军彼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部歼灭,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活捉.第二兵团中将司令官邱清泉被击毙。但是,查遍所有的俘虏.却不见第十三兵团中将司令官李睁的身影,真所谓“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相似文献   

4.
工会经纬     
十三师工会制定创建“六好工会”标准□叶芳珍裴天栋为加强工会工作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充分调动工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全面履行好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5月27日,农十三师工会召集基层工会讨论、制定了“六好工会”管理办法。一、“六好”工会创建内容:1.庭院经济发展好;2.劳动  相似文献   

5.
信息动态     
《兵团工运》2010,(12):50
<正>山西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高风平一行4人于11月25日在区总和兵团工会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农六师五家渠市。(王卫国)农十三师工会、妇联不久前在红星一场举办了秋季葡萄整枝修剪技能比赛。(叶芳珍)农十三师妇联最近在黄田农场和红星一场召开了妇联工作推进会。(叶芳珍)农十三师"和谐小康家庭创建领导小组最近举办了"和谐小康家庭"电视颁奖晚会,表彰了110户"和谐小康家庭"典型户。(叶芳珍)农一师沙水处工会最近组织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乔梅)农一师十一团妇联最近开展了"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陈秀英)  相似文献   

6.
1948年7月14日,粟裕收到中央军委两份来电:“估计敌人似将利用你们疲劳,集中力量向你们压迫,使你们不能安心休整。似须以有效行动分散敌人,你们则乘敌分散之际,歼灭几部敌人,方能实行大休整”。“此种分散敌人的行动,似以许谭(指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谭震林——笔者注)攻击济南为最有效”。“以上请考虑电复”。粟裕看完电报,迅速走向敌我部署图,审视着,思考着,筹划着。粟裕认为,许谭部如攻击济南,可迫使邱清泉、黄百韬两兵团北援。而许谭部7月13日才攻克竞州,部队疲劳,如近期内即令许谭部攻击济南,…  相似文献   

7.
诱敌追击创造战机我军攻克开封,国民党党、政、军各界大哗。蒋介石慌忙由南京赶往郑州,重新部署中原战局。除个黄百韬之整编第25师北援克州外,严令邱清泉兵团及第4绥靖区刘法明部继续向开封攻击前进;严令被阻于周口店地区的胡难兵团迅速北上;命令在中牟地区的孙元良兵团伺机东进;并新组建第7兵团,由第6绥靖区副司令区寿年荣兵团司令,辖整编第72、第75师和新编第21旅,沿邱清泉兵团南侧,由民权地区经胜县、枯县迂回开封,企图收复开封,并在开封地区与华野主力决战。蒋介石认为,我军攻打开封的部队伤亡严重,必无力再战;各阻援部…  相似文献   

8.
粟裕认为:“两军对阵.不仅是兵力、火力、士气的较量,也是双方指挥员指挥艺术的较量。”“不单斗力,更要斗智。”豫东战役(包括开封、难把战役)是他同敌人斗智斗勇的又一军事杰作。审时度势创造战机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5月,中原战场国共双方对阵的情况是:国民党方面除保安队外,有正规军25个整编师57个旅。其中13个整编师30个旅,担任重要点线的守备;12个整编师27个旅和4个快速纵队组成邱清泉、孙元良、胡键、张珍4个兵团,用于控制陇海铁路东段、津浦铁路和平汉铁路南段的交通线,寻机与解放军主力兵团决战,以图挽回颓败的战局。…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为了抗战事业经常奔波于前线,武汉会战之际,有几次险些捐躯沙场。首次遇险,由于军官们的掩护宋美龄没有受伤1938年6月,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薛岳,命令第二○○师副师长邱清泉、第二十八军军长桂永清率部前往兰封县阻击日  相似文献   

10.
开封战役刚刚结束,睢杞战役又打响了。华野首长根据敌情,定下了阻击一路强敌、围歼一路弱敌的战役决心:以叶飞指挥由第一、四、六纵队及特纵组成的突击集团,隐蔽集结于睢县、杞县、太康之间和民权地区,实行南北夹击,围歼区寿年兵团;令从上蔡地区北上归建的第十纵队,会同第三、八纵队和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由陈士榘、唐亮指挥.在杞县地区构筑阻援阵地,以“攻势防御”阻击邱清泉兵团(又称整编第五军,辖整编第五师、第七十师)东援,保障突击集团顺利围歼区寿年兵团。  相似文献   

11.
黄百韬兵团被歼后,淮海地区的国民党军尚有三股大的兵力,一股是位于徐州及其以东地区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第二股是位于蚌埠及其以北地区的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第三股是从中原赶来增援淮海战场、已进至浍河南岸南坪集地区的黄  相似文献   

12.
1948年5月.华野副司令员粟裕率领一纵、四纵、六纵、两广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由濮阳等地南渡黄河,前出菏泽、巨野一线。与中野第十一纵队会合.准备会同奉命由中原野战军归建的第三、第八纵队,寻歼位于鲁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主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农五师妇联最近在全师开展选典型、树典型、学典型活动。师妇联对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的农五师医院内一科、获全国农垦再就业明星称号的何永霞、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的段万碧、李仕才;获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张香兰等给予了表彰和奖励。(刘惠玲)农五师妇联、女工委前不久在女职工中开展了理论研讨评选活动,共收到论文70余篇。评出论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论文奖15篇。这次收集的论文,无论篇章结构还是思想立意较以前都有较大的提高。(刘惠玲)农十三师妇联从9月初到10月初,在全师15个单位陆续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竞赛活动,共有748名妇女积极参加。此次妇女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的广泛宣传,有效地促进了妇女守法、用法的意识。(叶芳珍)  相似文献   

14.
正1948年,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战——淮海战役捷报频传,人民解放军全歼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精锐部队——黄维、黄百韬、邱清泉、孙元良等兵团,活捉了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使蒋家王朝遭遇到灭顶之灾。"捷报,捷报!歼灭了黄百韬"的歌声,响彻了江淮大地。从淮海战役的战场上败下阵来的国民党第八兵团刘汝明部犹如丧家之犬,一帮残兵败将流窜到合肥,  相似文献   

15.
建仅隔断徐蚌联系,全歼徐州乏敌鉴于全歼黄百韬兵团已胜利在握,粟裕又在筹划如何扩大战果。他站在全国敌我态势图前,默默地思考着。他越想越觉得,举行淮海战役,不能只满足于歼灭贫百韬兵团,打伤邱清泉、李弥兵团,而应该在徐卅蚌埠地区举行战略决战,全歼刘峙集团。倘能如愿,这就预示着党中央、毛主席关于5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宏伟规划将提前实现,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问!举行战略决战,成败关系十分重大。自己作为一个战区指挥员考虑这样重大的问题,有没有局限性?他分析了徐蚌地区举行战略决战的条件。现在敌人…  相似文献   

16.
挫败蒋介石三路会师宿县的计划1948年11月25日,一道电波传来喜讯,黄维兵团10万余人,已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安徽省宿县双堆集、南坪集一带地区。此时,在徐州、蚌埠地区的敌人已被分割成三大块。一是徐州市,有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二是在宿县西南的黄维兵团;三是由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粟裕估计,包围了黄维兵团,蒋介石必然要徐州之敌和蚌埠之敌南下北上,救援黄维兵团。为此,粟裕迅速调整部署,预作准备。以第1、第3、第4、第8、第9、第12、鲁中南、两广、渤海等9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独立第l、第3旅,组成北线集团,由…  相似文献   

17.
“四人帮”继续兴风作浪在中共中央的两个决议发布后,“四人帮”继续在全国掀起更大规模的“批邓”运动。在连篇累牍的报道、社论、批判文章中,他们把“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帽子扣在邓小平的头上,说他“就是这次大刮右倾翻案风,直至天安门广场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挂帅人物”。他们指责,“‘三项指示为纲’,是邓小平翻案复辟的政治纲领”;“争夺思想阵地”是“舆论准备”;“首先抓班子”是“组织措施”;“全面整顿”是“行动部署”。他们反复论证“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论断,宣扬“从民主派到走资派”的公式,宣传“走资派还在走”,号召起来斗争。  相似文献   

18.
“唱高调”,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个贬义词,大抵与“空喊”、“说大话”同义。人们记得,在那个“大跃进”的年代,什么“十五年赶超英国”啦,什么“吃饭不要钱”啦,“调”越唱越高,“唱”出了三年困难的恶果。人们也没有忘记,在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炮制了一系列“左”得出奇的口号,什么“越穷越革命,越富越修”啦,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修正主义的苗”啦,“调”也越唱越高,“唱”  相似文献   

19.
农四师妇联把“妇代会 协会”作为广大妇女在新型团场建设中建功立业的平台,在探索这一工作模式中找准“大局”的起跑线,把握“导向”的主旋律,占领“阵地”的制高点,当好“服务”的排头兵,从而在探索中实现“两个对接”,在效果上带来“三个变化”,在实践中得到“四点启示”。一、在探索中实现“两个对接”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4):52-52
有学者言:“经济保证今天,科技保证明天,教育保证后天。”“源头治贫”要做的事情很多,这些方面都需要在“今天”就做好。更重要的是,“源头治贫”的理念应当在“今天”就及时转换好。“源头治贫”在思路上应是变“输皿”为“造血”。搭桥修路盖新房,基建式扶贫见效快是快,但是没有产业的支撑,就没有根基。“源头治贫”在方法上应是变“扶穷”为“扶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