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6年5月中旬,党中央为了推动驻扎在西北的东北军和西北军抗日,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奉命开始西征.除红1、红15军团外,还有红81师等部,统称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同志.我记得红1军团为左路军,向甘肃的曲子、环县一带攻击前进.红15军团为右路军,钳制和阻击盘踞在陕西“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和宁夏的敌军马鸿逵、马鸿宾部.出发前,我们连李指导员动员时,传达了上级确定的西征的三项任务:第一,扩大抗日根据地;第二,扩大红军部队;第三,打击马鸿逵、马鸿宾的封建势力.并强调说明,只有完成这三大任务,才能扩大和巩固西北抗日根据地,才能有利于我们与东北军、西北军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
王艳梅 《新长征》2011,(7):15-16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地纷纷组建起以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为主体、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的抗日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总人数最多时达30万以上,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1936年9月,在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地区形成"三位一体"军事大联合之局面。东北救亡群体为西北大联合的最初策划者、主动联络者和积极践行者。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及共产党人的启发下,杜重远首先策划"三位一体",高崇民、孙达生、刘澜波等人为东北军、西北军的联合而奔走,栗又文等人还赴新疆进行联合盛世才、联合苏联的活动。此外,东北救亡群体还做了大量张学良和东北军将士思想转变的工作,坚定了他们进行联合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东北救亡群体的历史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出于爱国热情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的影响下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进行武装抗日,被人们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这些武装风起云涌,遍及东北各地。参加人员的成份相当广泛,主要是广大农  相似文献   

5.
<正>1935年底至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努力,实现了"内战吟成抗日诗"的伟大转变。争取东北军和西北军掉转枪口对准日本侵略者东北军对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丢失东北有刻骨铭心之痛,对在西北执行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命令持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6.
孔令波 《世纪桥》2012,(14):4-7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各军开始陆续成立,东北抗日战场呈现出新的高涨形势。与此同时东北义勇军在挫败敌人“大讨伐”中,不断发展,频繁作战,顽强斗争,对促进东北抗日斗争大好形势的到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熊坤静 《世纪桥》2009,(2):19-24
1936年,为了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束对峙,由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联合东北军和西北军,形成了一种以共产党和红军为政治领导的“三位一体”西北合作抗日局面。它成为导致“西安事变”爆发的一股强有力的潜流。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摘     
丛德滋早在求学时期,就开始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丛德滋从东北大学毕业以后,被介绍到国民党政府军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1934年,丛德滋发表文章揭露蒋介石卖国投降和内战行径,于当年6月被逮捕。直到9月,才由张学良将军亲自下令释放,安排在东北军总部办公厅任机要秘书。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西北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丛德滋随军到了西安,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后,成立了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联合办公厅,丛德滋负责特种宣传组工作,并创办了《解放日报》。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囚禁后,丛德滋…  相似文献   

9.
抗联名人志     
陈久荣(1904—1937)黑龙江宁安人。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入东北军当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士兵投奔抗日救国军,任新编第五连连长,多次参加打击日军的战斗。1933年2月率部到宁安参加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救国游击军,任军部副官。7月部队改称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1934年初任代理军政治委员,丰部进行抗日游击活动。同年秋,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6年秋回国后被派到饶河,以东北抗日同盟军第二师为基础,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任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37年3月率部队伏击日伪军,予敌以很大杀伤。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于饶河西北小南河天津班牺牲。  相似文献   

10.
1935年,我在家乡懋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10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三个方面军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会师以后,红四方面军一部(30军、9军、5军)21000余人,奉命在靖远西渡黄河,北上占领五佛寺,策应红一方面军在中卫渡河,执行宁夏战役作战计划.后因故取消这一计划.河西红军受命组成西路军,改向河西走廊前进,执行打通远方(指苏联)的任务,以取得国际援助,并准备联合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部出兵绥远,造成西北抗日局面,推动全国抗日高潮,以达逼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卓越的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领导者。1933年后,他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领导东北抗战中,杨靖宇治军有方,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展现了杰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本领,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而著称。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根据党中央的既定方针,前往西安,在极端复杂而艰难的环境中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新局面。兵谏扣蒋,南京大乱,西安城风雨欲来1936年12月12日清晨5点多钟,从南京飞来西安指挥东北军、西北军进行第六次"围剿"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相似文献   

13.
胡惠彬 《世纪桥》2008,(15):44-46
<正>三、东北抗日联军(一)东北抗日联军第3——11军(师以上)领导人1936年2月,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相关决定和《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东北人民革命军等各部队先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11军。其中。活动在北满和吉东地区的各部队先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3——11军。各军(师以上)的领导人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惨遭日军蹂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富有爱国之心的广大民众甚至东北军官兵的强烈不满,他们自发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红枪会、大刀会等名目繁多的抗日武装保卫家乡。这些群众武装是东北民众及部分东北军官兵违反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自发组成的,是民族自卫的一种义举,所以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辽宁抗日义勇军自成立之日起,就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使日军在辽西、辽北、辽南、辽东处处受到打击。辽宁抗日义勇军的大规模抗日,充分显示了中国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率领东北军、西北军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前来布置"剿共"的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反共内战,实行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由此爆发。由于"三位一体"的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在西安事变爆发的当天清晨,张、杨两将军联名打电报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邀请中共代表团去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处理捉蒋的善后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16.
1935年,我在家乡懋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10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三个方面军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会师以后,红四方面军一部(三十军、九军、五军)21000余人,奉命在靖远西渡黄河,北上占领五佛寺,策应红一方面军在中卫渡河,执行宁夏战役作战计划.后因故取消这一计划.河西红军受命组成西路军,改向河西走廊前进,执行打通远方(指苏联)的任务,以取得国际援助,并准备联合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诚部出兵绥远,造成西北抗日局面,推动全国抗日高潮,以达逼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孔令波  孔强 《世纪桥》2010,(8):19-23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激起东北人民的无比愤怒。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帮助下,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公安部队爱国官兵,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武装进行抗日。这些武装由民众自发组织而  相似文献   

18.
1945年4月6日凌晨,在日伪三江省通河县城里响起了爱国仿香江组织劫狱,发动被“矫正”关押受尽酷刑折磨的几百名群众,进行抗日武装起义的激烈枪声.这次起义虽然最后被敌人镇压下去了,但却震担了伪满洲国日伪政权,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不甘屈服的反抗斗争精神,并将永远载入东北人民抗B斗争的光辉史册!起国早在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部队即进入丞河县境内活动,以后抗联四军、六军、八军、九军等部分队伍,也相推到过通河地区,进行抗日活动,给敌人以有力打击.中共北满省委还在通河山里召开过重要会议,抗还各那队在通河按榔沟、…  相似文献   

19.
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政策,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亲临西安坐镇,督促东北军和西北军将领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然而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早已对蒋介石的"剿共"政策十分不满,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曾数次到蒋介石的住处苦口劝谏,希望蒋介石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二人的建议不但没有得到  相似文献   

20.
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朱瑞、刘志丹联名发表了《红军愿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同时,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还多次给张学良以及东北军各级军官写信,阐明我党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