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钟巧灵 《求索》2014,(3):178-181
从宋代题山水画诗来看,山水画形制发展到宋代,已是各体皆具,式样纷呈。从载体来说,有纸画,有绢画,亦有壁画。从用途来看,除了审美欣赏的立轴、横卷、扇面、册页以外,山水画亦常与实用工艺相联系,如屏风、团扇、抹胸、灯片、窗纱……。从宋代题山水画诗题咏的画作形制,我们可以管窥当时山水画的发展概貌。由此可见,题画诗为我们保存了丰富的画学史料。  相似文献   

2.
论秦观的诗     
秦观虽名列“苏门四学士”,在作诗上却是走自己的道路,是元祐诗风的别调。从思想内容上来看,他以诗写情事,写景工丽,咏物诗则讲究寄托。但境界较狭,风格纤弱。秦观的诗细丽、轻巧,也想学苏、黄之用事,但显然功夫不到家。他的七绝坚持唐人作绝句的方法,风格清新自然,虽有纤弱之嫌,却也是诗坛上不可或缺的一种风格。  相似文献   

3.
宋代封建经济的继续上升、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教育的普遍与开明既为宋文献学的繁荣提供了充裕的物力财力资源 ,又造就了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才 ,这是宋代献学繁荣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官吏行政权力的滥用,在私权制度高度发达的宋代,法律对官吏的权利进行了系列限制,具体表现在购买权、贩鬻权、借贷权、婚娶权等私权的限制上。其私权的限制具有范围广泛性、职权相关性,违规处罚严重性等特征。宋代对官吏私权的法律限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强化公权、保护国家利益,保障民众私权、缓和社会矛盾,保护商人利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夏宝君  陈培爱 《求索》2011,(6):249-251
宋代市民文化主要表现于以城市消费为中心的物质文化、以市民文化娱乐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和具有商业精神的市民意识。文化市场的繁荣推动了市民文化传播的发展,文化消费也在这一过程中凸显诸多变迁:消费结构中的精神文化消费突出,文化消费主体从精英走向大众,文化消费实现世俗化,实现个人消费向公共消费的转变以及消费观念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代刘知幾的《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著。《史通》辨明史学源流,援经入史,阐明经史之异趣,史学最终从经学中挣脱出来成为一门与经学并立的学科。然而到了宋代,随着经学独大的学术格局再次确立,《史通》"援经入史"、"疑古惑经"等壮大史学谱系的努力受到宋人的普遍诟病,《史通》一书也遭到宋人的普遍排斥,一度归于沉寂。《史通》在宋代的沉寂与宋代经史之间的博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两宋之际,南山律宗在杭州勃兴,但其祖承多有异说,于是元照律师楷定九祖,后经志磐、怀显等人演绎,再至清代文海福聚重振律学,律宗祖承方成二十一祖之式。宋代杭州律师昭庆允堪及灵芝元照便在二十一祖之列。两位祖师所传之律宗立足于杭州,师徒授受,精研律学,但又兼弘净土。概而言之,立足杭州、兼传净业便构成了宋代律宗传承的两大特质。  相似文献   

8.
李朝军 《求索》2007,(9):168-170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农事诗独具特色,但长期为后人忽视。这些作品以其躬耕经历为基本素材,通过描写自然灾害的肆虐和揭露封建官府的弊政,深切地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和农民生活的疾苦,真切地表现了农民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贫富悬殊和民间风情,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激越的思想情感和浓郁的民歌风味。在古代诗歌史上,晁补之是难得的一位本色的农民诗人。  相似文献   

9.
李栋辉 《求索》2010,(10):196-198
宋人注重道统和文统,韩、柳其文在宋代的接受有着不同的接受轨迹,宋人发明了韩愈在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中的崇高地位,而反观柳宗元,由于其政治生涯中依附党人的污点,宋人对其人的政治生涯表示同情;由于宋代道学思想的浓厚,宋人对其思想进行大肆抨击;由于柳文的高超艺术成就,宋人对其文大为称赏;柳文在宋代地位的嬗变,从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进程,反映了宋人文风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0.
贺利 《前沿》2010,(17):194-197
宋代高度繁荣发展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市民文化,促进了人性的觉醒、人的平等意识的滋长。个性解放的思想与妇女观念的新意识成为社会文化潮流的重要趋向,这就为宋代女性文学营造了一个温和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由此,宋代女性词人表现出高度地自信、潇洒、豪放,对时事政治的高度关切,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钟情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以及率真任情、自由活泼、潇洒脱略的女性人格魅力,这些都表现出宋代女性词人逐渐摆脱了男性审美主体的影响,真实地展现出了自我的心理特征及本色形象,并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终身致力于诗歌创作,尤以自然诗出名。他的自然诗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看似平淡,然而在平淡的外表下,往往蕴含着炽热的思想感情,表现出现实性、人民性和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始终关注现实社会的真相和趋向,从而使自己的自然诗歌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反映了时代的真实性,表达了对现代人生存状况及命运的真诚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对"以意逆志"说的传统解读,忽略了对孟子弟子咸丘蒙所提问题本身的研究。孟子其实是针对咸丘蒙在读诗时的跳跃、附会,提出解诗首先应当忠实于眼前的文本本身,不可生搬硬套,也不可把理解局限在诗文中某些个别的言辞之内。"意"是指诗篇本身的原意、本意,而非读者之心意。"以意逆志"的意义在于明确读诗当以识志、明志为目的,其思想本质是孟子继承孔子的诗教之志,试图通过诗歌复现仁义王道。  相似文献   

13.
对话体对于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对话体在形式上体现了哲学的本质。对话体,以及相关的文学溯源不能证明柏拉图是诗人哲学家,论证柏拉图是诗人的研究者将陷入说谎者悖论中。苏格拉底在柏拉图对话中对诗的批评必须认真对待,对诗的批评显明了哲学的本质。诗的本质是无知的经验模仿,而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模仿理念,在于他凭借理性理解了理念世界,而诗人只是凭借感官看见了经验世界。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主要诗歌流派 ,新月派的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美。作为一个把诗歌创作视为生命的极富诗才的一代诗人 ,朱湘的诗也是极具艺术美的。这种美不仅体现在其创作具有中国古典诗的意境美、含蓄美 ,也体现在他对外国多种诗体进行了有益尝试 ,使诗歌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朱湘不仅是闻一多“三美”诗歌理论的实践者 ,同时也以自己的大胆吸收和尝试 ,开创了现代诗歌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张福海 《求索》2012,(1):116-118
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诗性突围说的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问题。海德格尔改变了表象性思维的固化模式,而转变为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境域生成性。思与境偕,思归属于境域。而最本源的境域之生成乃是是天地人神源初的相互归属性(化),是作为之间的命运。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将最终通往对命运之诗的思考。命运之诗说的是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也就是说本源的发生是命运性的,而此一命运性的发生也就是诗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孙玉茜 《求索》2013,(9):78-80
《诗》是西周礼乐制度的文学载体。作为儒家修身养性的经典教材,《诗》对礼的道德承载起于孔子。孔子是周礼的坚决维护者,他对《诗》的阐释一方面基于其“发乎于情”的文学特质,另一方面则基于《诗》中所蕴含的周礼精神。孔子在与弟子授诗、论诗的过程中,将《诗》之情自觉地引向“礼”之情,即通过对诗情的体味升华到对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孔子不仅开启了中国《诗》学阐释的先河,同时也打开了两汉《诗》学礼化之通路。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6,(3)
宋元以来,否定删诗越来越有成定论之势。通过分析新出楚简中的大量逸诗与传世《诗经》的复重现象,可初步印证太史公"去其重"之说。"去其重"乃历代太师接力所为,孔子又于最后在既有规模和形制上删削取舍刊定,非孔子一人就三千古诗上重编。"古诗三千"乃是泛称纵的历史上的诗歌规模。动态生成的《诗》到孔子前本已基本定型,但春秋末诗乐重新混乱,从文献记载和主客观条件看,最后删定者应该就是孔子。对勘出土和传世文献仍可见一些诗在杂沓去重中留下的工作痕迹。逸诗既是筛除的结果,也是被筛除的原因。今天所见逸诗比例少,盖由于今天所能见者亦即当时所广传者,亦即太师、太史等王官和夫子编订所尤其属意者,又迭经数千年,其劫遗自然更不副三千之数,故诗三百得见而诗三千不多得,逸诗少见反旁证了删诗之事。逸诗纵横分布的规律性,也既证明了删诗说,还说明了逸诗并不止如今之规模。淫诗说则是对夫子正乐的误读,是宋元以来的一个偏见,借所谓大量淫诗来否定删诗说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滕云 《求索》2012,(5):97-98,85
初唐时代的公主们依仗天子帝后的宠爱和享有的特权,竞造庄宅,她们的庄园展现出的园林艺术几乎涵括了当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精华,在文人们描写她们庄园宅第的诗中,处处弥漫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美,主要体现在神仙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人工山水园景的建造、动植物的蓄养栽植及建筑与山水花木的科学搭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陆游的家庭亲情诗,主要包括陆游与其父辈的情感生活,陆游自身的婚姻情感生活,陆游与其儿孙的情感生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的内容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并互相影响着的,而最主要者,则是陆游对其家世传承精神的认同并身体力行。他的爱国热情,他的婚姻不幸,他的示儿诗作等,都源自于其家世传承精神这一最根本的元素上。  相似文献   

20.
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理论及其编题方法是取得可靠测试结论的基本保障。要实现科学地编题,必须遵循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案情予以全面深入地认识。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技术是全面深入认识案情和实现科学编题的有效途径。某些商业测谎理论及其方法的编题,不仅存在明显的错误和缺陷,而且影响着我国该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及科学、健康地发展。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和方法符合科学编题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