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金山 《理论学刊》2006,(10):95-97
孟子仁爱和墨子兼爱皆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发展与流变,两者都从孔子仁爱思想中汲取了营养,与之有着一脉相通的继承关系;同时三者又存在着彼此的差异并体现出各自的特征,这种差异和特征概言之便是孔子重“泛”、孟子主“亲”、墨子贵“兼”。孔孟仁爱思想不可笼统地视为等差之爱。在一定程度上,与孟子比较,墨子的兼爱更接近孔子仁爱的本旨。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想家。他生活在社会处于纷乱的春秋末期。他胸怀大同思想,崇尚社会民众的安定和繁荣,关心人民的疾苦与乐业,主张统治者要以仁爱为本,以德治天下,并从政风与民风一致的角度来考虑端正社会风气问题,孔子的德政思想今天对我们仍有一定借鉴启发意义。一、提倡“正名”以稳定社会秩序的思想孔子是推崇上古三代尤其是西周的德政传统和社会制度的。西周的统治者推崇的是“敬德保民”。“敬德”,就是要求统治者要认真推崇德政,以德劝民行事,关心民众的生活与疾苦。“保民”就是告诫统治者要勤于人事,…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全面论述道德问题的奠基人。孔子的仁爱道德思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当前,我们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有分析地继承孔子的仁爱道德遗产,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孔子把“仁”视为人类的美德。孔子在《论语》中把“仁”作为道德标准使用的地方,就有一百多处。孔子对“仁”作过多种解释,但其基本思想就是:仁者爱人。中国传统道德中,“仁”具有深厚之内涵。它自殷周时期  相似文献   

4.
《前线》2014,(1):116-117
孔子的爱民思想是其“仁爱”思想的重要内涵。《孔子家语》中的《入官第二十一》是系统阐述孔子为官之道的篇章。孔子在该篇章提出为官之道的五个方面:第一,修身为从政之本;第二,为官治民应了解民情,顺应民情,并据此制订切合于民的政策;第三,为官治民要爱民,待民以宽,不可苛求于民;第四,为政者凡事要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表率;第五,为政者要慎择左右。其中,涉及爱民的就占了两条,以下节选关于“顺民爱民”思想的段落。  相似文献   

5.
据《论语&;#183;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一种教育思路。这充分说明孔子认识到学必有所本,而所本的文化典籍并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在孔子那里,他是想通过“文、行、忠、信”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全面的道德素养。自始至终。孔子都是把德育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立性及其核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既展现了瑰丽多姿的珍宝,又背负着沉重的、有时又使人难以承受的历史负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从早期儒家伦理道德的著名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等人的思想倾向看,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创立的“仁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仁者爱人”体现了注重人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当他的弟子伸弓问什么是“仁”时,他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既强调了人的群…  相似文献   

7.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当时海内外人士纷纷撰联以示哀悼。蔡元培的挽联是:“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鲁迅逝世时,郭沫若身在扶桑,他送了两副挽联,其中一副是:“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双星”指高尔基和鲁迅两位文坛伟人,先后去世仅隔4个月。另一副挽联是:“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正当姚克与埃德加·斯诺在鲁迅指导下致力于编译《活的中国》时,得知鲁迅逝世噩…  相似文献   

8.
1949 年4月,国共再次和谈失败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国民党军残余。南京国民党政府急迁广州。此时,仍在“代总统”位置上的李宗仁,心中若打碎的五味瓶,他清楚国民党为什么会如此惨败,不得人心。多年的愤懑,他要一吐为快。1949 年9月中旬的一天,李宗仁打电话将尚在广州的蒋介石召来,单独谈话。李正襟危坐,开门见山: “今天,我是以国家元首的地位来对你谈话!”一向妄自尊大、舍我其谁的蒋竟默然了。之后,李便一一历数蒋之过失与罪恶。李说:“你过去每把事弄糟,总是把责任和过失推到…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孔子家语通解》与《论语诠解》 连日来,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顿生坐过山车之感。他参与主编的两本书——《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从“需编者贴钱才能出版”到“一夜之间卖断货紧急加印”,原因无他,在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点赞。  相似文献   

10.
浅谈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是人类教育史上较早产生的教育现象。中国有着优良德育传统。先贤孔子主张用“仁爱”对民众进行伦理纲常教育,强调伦理道德教化在整个教育中的至上性。唐代教育家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传播道德知  相似文献   

11.
相传.孔子带弟子到老子那里去请教.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垂手站在一旁。老子那时已经很老了.正闭目静养,听到响动,抬起眼皮望了望。孔子忙请安道:“弟子孔丘特来候教。”半晌,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了?”孔子说:“已经全掉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了?”孔子回  相似文献   

12.
胃的“进化”张聿温研究中国古代史,似乎觉得古人的胃普遍不太好。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鲁迅先生说他是生了胃病的。鲁迅的推论十分有意思:“他并非百万富翁或能收许多版税的文学家,想不至于这么奢侈的,除了只为卫生,意在容易消化之外,别无解法。况且‘不撤...  相似文献   

13.
常省吾身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6,(10):23-23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先人,十分重视自省,主张用自省的方法,对自己的道德表现作出评价,从而改正过失,鞭策自己。古人有许多关于自省方面的论述,今日读来仍醒人心目。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看见贤人,便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要自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教师传授…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一种“道德哲学”。他对孔子的“道德哲学”评价并不高,甚至还相当鄙夷,认为它只是一种“在哪里都找得到”的“毫无出色之点的”“常识道德”,在孔子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①应该说,黑格尔并非没有抓住孔子思想的基本特点。但是,他对孔子的评价却  相似文献   

15.
春秋末期,奴隶制开始瓦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礼崩乐坏,时局动”,当时,在国学就教的官员也流散四方,官学已沦于废除状态,代之的是私学的兴起。当时办私学最有成就、影响最大的是孔子、他在教学实践中,“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综合、整理、研究、总结了前代道德教育的经验,使之发扬光大,融会贯通,创立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成为一家之言。他的学说不仅对二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世界,特别是东南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一孔子一生好学,执着地追求“道”。他说:“朝闻道…  相似文献   

16.
吴兴华 《唯实》2011,(7):30-35
《论语·泰伯》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存在两种句读和理解方式,但它们都侧重于政治角度,而忽略了孔子的学问家、思想家身份。如果从孔子学术思想的角度进行解读,那么这句话就应该被解读为:人啊,适合于让他去践履仁道,不适合于让他去认知仁道。  相似文献   

17.
《吕氏春秋》卷十七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时,“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米粒”。学生颜回好不容易讨得一点米回来,连忙生火煮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从锅里很快地抓了一把饭塞到嘴里吃了。他假装没看见,但对颜回的为人却产生了怀疑。为了证实这个怀疑,等到颜回端饭给他吃的时候,他故意说:“刚才我打瞌睡梦见了死去的父亲,  相似文献   

18.
孔老夫子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此意相近的还有一句:“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纵观《论语》一书,类似的话,孔子讲过若干遍。可见,在他看来,执政者自身的品行如何,对“令”能否行得通是起首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鲁民 《学习月刊》2012,(3):54-54
贞观18年春,唐太宗对群臣道:“朕想听听自己有何过失.尔等要畅所欲言.专谈朕的缺点。”长孙无忌等大臣都说:“陛下以恩德教化,使天下太平,有何过失。”侍中刘洎却说:“陛下圣德确如长孙无忌所言.但近来有人上书.陛下觉得不称心.当面诘难.使上书者惭愧退下.这不是褒奖进言之路。”太宗听后,高兴地表示:“爱卿说得对.朕一定改正。”后人评价说.正因为唐太宗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才取得留名青史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20.
呼唤“信”的回归黄涛“信”,守诺践约之谓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说话算数”的意思。国人自古把信看作是修身交友和立业治国之道;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孔子的学生子贡曾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之道,孔子说:“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老百姓信任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