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对生活在泰国农村的人民群众当前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提供一个总的看法。这样一种调查对于初步从理论上理解当代泰国社会的矛盾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泰国是一个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资源(无论是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或是  相似文献   

2.
1984年,泰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不买日货”的标语布满了整个泰国。这次运动的中坚、学生运动中心向泰国全国人民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说:“日本在泰国从事多种经济活动、企图把泰国置于日本的奴隶地位。目前充斥泰国城乡的日货不是泰国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这给泰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信中号召泰国人民发扬爱国精神,起来抵制日货,避免浪费钱财。学生领袖把这封公开信寄往各大报社、政府机关和工会,以此信为引爆物,一次抵制日本商品的排日运动迅速波及泰  相似文献   

3.
论泰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泰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点(一)农业的多元化、商品化战后,泰国农业实现了从单一种植向农业多种经营转变,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禽畜业和渔业相继发展。农业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发展,以实现商品化和扩大出口创汇。这样,多元化的农业不仅满足了泰国人民生活和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还使泰国的一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泰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米、橡胶、木薯制品、菠萝罐头和兰花的出口国,冻虾、玉米、蔗糖、麻类出口位居世界前五位,海产罐头、冻鸡与烟叶出口皆排在世界前十位。泰国出口产…  相似文献   

4.
本章主要探讨八十年代以后泰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但是,泰国的农村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并没有出现骤然的变动。泰国农村自六十年代(有的地方还要早些)以来就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在量方面(例如,居民迁移到城市去)和质方面(例如,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本文却是以八十年代以后农村变化为考察中心的,譬如说,1980—85年的五年期间内农村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00%,其后,到1989年则下降到1.59%。如果  相似文献   

5.
"变通发展战略"(ADS)是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发展理念,已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变通发展战略的内涵和意义,然后以泰国雷东发展计划为例,对泰国如何利用"变通发展战略"理念来促进落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扶贫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总结了该理念对我国农村发展和建设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泰国潮人的乡土文化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至今 ,濒临海洋生活的潮汕人民 ,以其勇于冒险的精神 ,足迹已经遍布五湖四海 ,而“潮州人最早去暹罗 ,有史可查的 ,可以说是在明朝嘉靖年间 ,即公元1522年至1566年这段期间”①。这以后 ,不断有潮汕人移居泰国 ,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及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两段时期 ,出现了移居泰国的高潮。到1983年 ,泰国政府公布的泰国华侨华人有630万 ,占泰国总人口的13 %。目前 ,一般估计泰国的华侨总人数在700万左右 ,约占全国人口的12 % ,而其中 ,祖籍为潮汕地区的人士约占70% ②。正如陈泽泓先生在其《潮汕文化概说》一书的引言中写到…  相似文献   

7.
小乘佛教传入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佛教文化是泰国的主流文化。泰国谚语作为泰国主流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承载了厚重的佛教文化思想精髓。泰国诸多蕴含了佛教因果业报思想的谚语,通过一代又一代泰国民众的传承,对泰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追求、行为方式和人格塑造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泰国是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她的经济之所以得到高速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有极密切关系。农业在泰国经济中,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泰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劳动力的75%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产值一向占泰国总产值的比重最大。在泰国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始终占绝对优势,在泰国十大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就占了六项,  相似文献   

9.
泰国零售业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霞 《东南亚》2003,(2):28-31
零售商业的经济活动对人民生活、社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要保持国民经济活力和国内市场的繁荣 ,就必须重视零售商业的发展 ,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经济复苏缓慢 ,而零售业总体迟滞不前。但近年来 ,泰国零售业却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 ,主要表现是 :现代零售业的代表———大型超市发展迅速 ,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扩大投资 ;而当地传统零售业市场则逐步缩小并不得不调整经营战略。一、零售业的新发展1 .外国零售业增加对泰国的投资随着现代零售业的迅速发展 ,泰国零售业也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特别是 1 997年金融危机 ,加…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着重地谈论泰国当前政治情况.从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反动派不仅把泰国充当美帝侵略越南、柬埔寨、老挝以及整个东南亚的军事基地,而且他们本身也成为美帝侵略东南亚的帮凶.不管作者愿意不愿意,他也透露出泰国爱国阵线的人民武装力量已经日益壮大.本文还谈到泰国反动政府在美帝支持下搞欺骗性的所谓"农村发展计划"的彻底失败.作者在文中放肆地和恶毒地污蔑我国,泰国爱国阵线和马来亚共产党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11.
泰国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信仰是一种植根于人民群众中的、古老而又特殊的宗教文化现象。早期华侨出国,不仅给泰国人民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而且也把中华民族的民间信仰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泰国。于是寺庙便随着华侨的足迹遍布到泰国各地,并与会馆、学校构成了泰国华侨社会的三大特征。华侨华人民间信仰与泰国当地民族的其他宗教信仰通过长期的接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以后,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信仰。但是,它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2014年5月22日,泰国军队宣布政变,结束了持续半年多的泰国政治危机.泰国自开启宪政民主以来的几十年里,数次通过军人政变结束政治危机和社会乱象,这不能不说是泰国民主政治的悲哀.泰国的政治历史证明,模仿西方民主或是长期军人独裁的老路都是行不通的,今后的出路何在?笔者认为,或许是在权威主义民主制度下,有一个具有国家现代化发展导向的强势权威政府,把国家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坚持国家利益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于党派利益,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实现国家治理的治本目标.  相似文献   

13.
泰国是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982年,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时价计算大约相当于1951年时的30倍。如果按1972年不变价格计算,泰国1974—1982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最高达到8.7%,最低也在4.1%。 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农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农业在泰国经济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泰国人口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据1982年的统计材料,泰国全国劳动力的75%从事农业生产。在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历来占最大比重。尽管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制造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这种比重在逐年下降,但八十年代中平均仍然达到  相似文献   

14.
泰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泰国城市化的进程战后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以平均超过7%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口的发展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增长阶段。60年代,泰国年均人口增长率曾经达到3%,70年代起泰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比死亡率下降得快,人口发展速度才逐渐慢下来,70年代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5%,80年代为1.8%,1990年泰国总人口为5600万。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同时,泰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了迅速的提高,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80年代以前为5.1%,80年代仍高…  相似文献   

15.
在亚洲这些国家当中,泰国人民一向是极少为下一飱饭的来源烦恼的幸运人民.自十三世纪罗摩坎亨王朝以来,他们就有过"鱼儿满塘榖满仓"的谚语.然而,如果看一下泰国的现况,就会使人对这种自满情绪的正确性产生怀疑.稻谷种植为泰国解决了主要的粮食、外汇和就业机会等问题.大约有70—80%的劳动力从事于稻谷种植,其余(大部份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7月2日,泰国进行了大选,泰国党取得胜利,成立了以该党为主体的7党联合政府。泰国党主席班汉·西巴阿差出任泰第21任总理,并组成了新政府。新政府基本上承袭了上届政府的主要政策,倡导政治改革,树立廉洁的政府形象;主张加快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积极促进内地开发,改善人民生活;推行灵活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积极推动东南亚一体化的发展,力求在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泰国政变团发动了一次推翻封建专制政体、建立君主立宪的政变。政变团声称这次政变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国家政治制度,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它便授权乃比里起草一份《黄书皮》——《国家经济计划》。反映泰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观点的《黄皮书》的草成,引起保皇派的惊恐和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民党右翼的不满,而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民党左翼则力促实施这份计划。于是在保皇派、人民党右翼和人民党左翼之间,便围绕着这份计划展开了斗争,直至乃比里第一次被逐出泰国为止。因此,认真探讨乃比里的《国家经济计划》及其经济思想,对于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泰国一九三二年政变史、泰国近代思想史,以及正确评价乃比里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前 言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后,泰国的产业化有了显著的进展,随之,泰国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但是,由于产业化多在特定的地方和地区进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曼谷、中部与东北部的地方之间、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尤其是总与“贫穷”这一形容词联系在一起的东北地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泰国华侨华人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泰国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之一,物产丰富,华侨众多。它的面积共有51.4万平方公里,约等于广东省面积的2.8倍。人口5,50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2人。1987年国民总产值约等于500亿美元,人均所得约900美元,虽然低于亚洲“四小龙”,但它正力争上游,追求“成龙之道”,致力于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生活在这里的华侨、华人、华裔正与泰国人民同心协力,为泰国的繁荣进步贡献一切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泰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泰国有史以来,中国人就了解泰国,并与之有着历史的联系。至少从十三世纪后,华人就在泰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艺术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王室垄断贸易和其他商业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为生活所迫而移居泰国的华人,多少世纪以来经历了各种苦难、动荡、变迁和新的组合,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已参加泰国国籍,如今已成为泰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同当地各族后裔一样,生于斯、长于斯,忠于自己的国家,为泰国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