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没收指的是没收财产刑,即对犯罪分子个人合法所有财产的剥夺,规定在我国刑法第五十九条。特别没收指的是对与犯罪相关联物品的没收,也称为刑事没收或者没收,规定在刑法第六十四条。刑法同时规  相似文献   

2.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与心理学史的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比科恩的范式论提出了更为合理的科学发展模式,也为我们解释和说明心理科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论。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论,在实验心理学史上,长期存在着行为和认知两种研究纲领的竞争。60年代以前是前者取代后者,成为主流;60年代以后则是后者取代前者,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3.
根据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观点,哥白尼研究纲领包括硬核、保护带和启示法三个方面。在理论、经验和启示法三个方面,哥白尼研究纲领较托勒密研究纲领是进步的。但是,哥白尼研究纲领的历史进步性只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4.
没收制度针对财产性质的不同,在我国刑法典中的规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刑法第59条中的作为附加刑之一的没收财产刑,其具有刑罚性质;另一种是规定在刑法第64条中的具有保安处分、预防犯罪作用的刑事没收制度.刑事没收制度旨在根据相关主管机关的指示,对与犯罪关系密切之物进行没收,包括违禁品、犯罪中使用之物以及犯罪所得.而没收财产刑被称为一般没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直接对当事人所有或应有的财产进行强制收取.本文主要以完善没收财产刑为立足点进行阐释论述.  相似文献   

5.
没收财产刑在理论上面临合理根据之怀疑、有悖于刑罚现代化与经济性等困境 ,在实践上则存在适用范围不明确、执行困难等问题 ,应当严格限制一般没收刑 ,将特别没收纳入到刑罚体系之中 ,并明确没收的财产范围 ,同时 ,建立没收替代制度和没收补偿制度 ,在程度上进行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6.
张伟 《法学杂志》2023,(2):154-172
犯罪工具没收的范围要在深入分析犯罪工具的内涵以及犯罪工具没收性质的基础上予以审慎地确定。应当坚持全面没收原则,不宜以“直接性”和“专门性”标准限缩犯罪工具没收的范围,更不宜以“与违禁品相当”标准来确定没收范围;要在充分保障合法财产权的前提下,将归属于他人的犯罪工具也纳入没收的范围。存在惩罚过于严苛的情形下,应当授权法官综合案件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犯罪工具没收的范围。针对未定罪案件中以及犯罪行为停止后犯罪工具状态发生变化情形下的犯罪工具没收,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分别确定相应的没收范围。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济新秩序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初步研究,认为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存在不公正性.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内容、途径及艰巨性.  相似文献   

8.
蒋兰香 《政法学刊》2001,18(1):29-32
没收财产刑是我国最为严厉的附加刑,现行刑法对之作了大量的规定.虽然没收财产刑有其优越性所在,但也有其弊端数量太多、范围太滥、不便操作、过于严厉等,应对此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做好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内蒙古司法厅作为自治区重要的政法机关,必须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情和司法行政工作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丰富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思路,优化完善司法行政工作方法和措施,切实把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巨大精神力量,全力为打造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和谐内蒙古、美丽内  相似文献   

10.
【裁判要旨】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没收制度包括作为刑罚方法的没收财产刑和并非刑罚方法的对案件所涉特定物品的处理,在具体适用时,要进行区分并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案号一审:(2010)虹刑初字第256号二审:(2010)沪二中刑终字第521号【案情】被告人高丹于1994年5月被任命为大连海运(集团)公司驻北京联络处主任。1995年2月,大连海运(集团)公司投资设立北京柯瑞莎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党和国家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做好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办好北京奥运会、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等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通报了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情况和当前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2.
王锴 《法学杂志》2022,43(1):123-132
没收违法所得是不是行政处罚或刑罚,并不取决于采取总额原则还是净利原则,还需要从其目的上进行判断。财产权属于法律上形成的基本权利,立法机关在确定财产权的保护范围时享有形成自由。违法所得不属于宪法上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范围,由此也否定了没收违法所得的制裁属性。无论刑法上还是行政法上的没收违法所得更多的是一种矫正不公平财产秩序的措施,与民法上不当得利返还的理由类似。当然,立法在规定没收第三人的获利以及没收前是否对受害人进行退赔时,涉及到对第三人和受害人的私有财产权的限制,应当进行合宪性分析,避免对其私有财产权构成侵犯。  相似文献   

13.
张水山  杨连专 《河北法学》2004,22(7):100-102
对于依法没收而又无法上缴国库的物品付之一炬这种处理办法不仅有违环保和合理利用理念,同时还违反了《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论述了没收物品处理进行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操作性,并就没收物品处理的立法框架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正确的政策,使爱国主义成为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反抗侵略的强大精神动力,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极大地振奋了全民族的创造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素质,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高扬和凝聚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15.
日本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实际,对党的纲领进行了调整,从而明确了日共的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对今后的党建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修改后的刑诉法专章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以下简称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初步实现了与国际公约的有效对接,顺应了新形势下打击贪污贿赂等重大犯罪的新期待。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如何加强对违法所  相似文献   

17.
民事没收是一种对物不对人的制裁措施,它所针对的是一类特殊的财物,即犯罪收益。民事没收可以在没有刑事案件的情况下没收财产,即便被告人已经死亡或者在逃,甚至即便还不知晓谁实施了违法行为。民事没收适用民事诉讼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要求那些声称对财物享有合法权利的人员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并且只要求法官"根据优势证据"的标准证明裁断有关财产是否应被没收。我国应当借鉴外国的民事没收制度以及相关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针对犯罪所得或者违法行为收益的、独立的财产没收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党的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十七大报告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劳教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一、十六大以来劳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新时期劳教工作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劳教工作始终围绕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针对犯罪附随物规定了三种处置方式,即违法所得财物,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予以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予以没收。  相似文献   

20.
正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该程序是我国为了严厉惩治腐败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并与我国已加入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有关反恐怖问题的决议的要求相衔接而设置的创新程序。增设独立没收程序,主要是为了建立一种缺席审判程序、一种对物诉讼,授权司法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逃匿或死亡而缺席审判时,没收其违法所得以及其他涉案财物,解决实践中因"贪官外逃、自杀"等造成的诉讼障碍问题[1],从而有利于有效打击犯罪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