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在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开始积极改善与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广泛参与东亚合作进程。俄罗斯东亚政策的实施并非畅通无阻,其参与东亚合作的进程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尽管近年来俄罗斯不断加强了参与东亚合作的力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外交重点已经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俄罗斯的欧洲属性为其融入欧洲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历史基点,发展同亚洲国家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俄罗斯作为欧亚大国在客观上所采取的一种平衡举措。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出了"欧洲选择",将"融入欧洲"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虽然俄罗斯对"回归欧洲"充满渴望,也付出了努力,但总体来看"欧洲选择"是失败的,在事关俄罗斯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欧盟并没有与俄罗斯相向而行,俄罗斯也未能实现"融入欧洲"的目标.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终止了俄罗斯"回归欧洲"之路.希望、失望、争执、对抗一直伴随着俄欧关系发展的始终.俄罗斯认为,欧盟应承担俄欧关系恶化的主要责任,欧盟在东扩过程中无视俄罗斯利益、双方关系中置俄罗斯于不平等地位、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人为制造分界线、排挤孤立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制造政治动荡等等,都是导致俄欧关系发展不畅的重要因素.目前俄欧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水平,尚不具备实现正常化的条件,俄罗斯与欧盟握手言欢仍路途遥远.  相似文献   

3.
脱离轨道 2006年7月,当普京总统在圣彼得堡准备八国峰会时,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分歧就已经不再是秘密了.关于俄罗斯融入西方社会以及莫斯科和华盛顿战略伙伴关系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欧洲一些官员也公开表示了他们对俄罗斯国内政治形势及其与原苏联国家关系的关切.例如,2006年5月4日在立陶宛的一次演讲中,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批评克里姆林宫"不公正地限制公民权利"和把能源作为胁迫、勒索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俄国家利益,普京政府从俄罗斯国力衰微的现实出发,一直将俄罗斯与欧洲实现一体化,视为俄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但是由于诸多负面因素的存在,俄融入欧洲的道路仍然艰难而漫长.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总统与总理的宪法地位与权限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3月俄罗斯总统大选后,按照普京的政治设计,梅德韦杰夫将担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任政府总理.以强势总统著称的普京改任总理后,新的梅一普关系模式将会引起人们的广泛议论和揣测.本文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宪法性法律和联邦法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俄罗斯总统与总理的宪法地位、权限划分及其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俄罗斯总统与总理在执行权力体系方面的隶属与协调关系,普京未来在俄罗斯政治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将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梅普组合"的出现与普京八年俄罗斯的形势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当前"梅普组合"权力运行机制已经正式形成,这标志着俄罗斯政治进入一个新时期.俄罗斯政局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并因此引起俄罗斯政治的新特点.普京总理掌握了俄罗斯的权力基础,但目前俄罗斯政治体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梅普组合"与俄罗斯政治稳定、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梅普组合"的前景需要多角度审视,其中"统一俄罗斯"党在政权体系中的发展变化是重要观察点.  相似文献   

7.
出于国家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今天的俄罗斯迫切地要求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去。2002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提出了在2004年之前加入世贸组织的目标。了解俄罗斯入世谈判的进程对我们正确处理对俄政治、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上经历了“亲西方”、欧亚并重和全方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等三个阶段。从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的前景看,俄罗斯虽然一直表现出强烈的融入欧洲的愿望,但近期内不可能实现。普京政府调整对独联体政策的新趋势是加强双边合作和“次区域合作”来促进独联体一体化的发展。俄罗斯在取得了与亚太地区国家进行经贸合作的主动权后,跳入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将多面发展的侧重点放在了东北亚地区。  相似文献   

9.
历经8年的两届总统任期,普京给自己的总统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普京在8年总统任期内实现了使俄罗斯经济由摆脱危机到恢复性增长再到逐步振兴的发展历程,其治理经济的突出业绩得到俄罗斯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本文着重对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性质与基本特征,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与隐忧,后普京时代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呈渐进提升之势,这是经济发展、外交平衡、地缘安全乃至重振大国雄风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普京的新任期内,俄罗斯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以欧洲为主的外交战略定位,但会继续强化对亚太地区的重视与介入,并有可能推出全面的“亚太战略”.  相似文献   

11.
2001年的俄罗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是普京执政的第二年,也是其加快实施大国复兴战略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中,俄各领域呈现出良好势头:政局保持平稳,府会关系融洽,中央政权加强;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增加,失业率下降;俄美关系实现突破,与北约关系取得进展,中俄关系平稳发展,俄的大国作用有所恢复。这为俄今后全面振兴奠定了基础。但俄仍面临诸多困难,各领域的良好局面具有相当的脆弱性,普京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还将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2.
论印度对俄政策的态势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俄关系是印苏关系的继承和发展 ,围绕国内需求、地区安全和大国关系三个层面展开 ,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 ,印度调整了态势 ,完成了从“盟友”到“伙伴”的过渡。“9·11”后印度抓住机遇 ,推进与俄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同时奉行积极的对美政策 ,获得左右逢源的地位 ,为印度跃上大国舞台创造了条件 ,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不容忽视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14.
近代的中、日、俄 3国文化 ,代表了东北亚国家文化现代化的 3种类型 ,也代表了东北亚国家现代化的 3种类型。日本文化的近代转型是 3国中比较全面、比较彻底的。同日本相比 ,俄罗斯的近代文化转型受俄国旧传统的制约只是半转型 ,而中国的文化转型虽然与俄罗斯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却比俄罗斯的上层文化转型更为狭窄。这正是 2 0世纪前半期在文化上 ,中国先学日本、后学俄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Conceptualizing the EU as a postmodern cooperative power that “transcends realism” provides ideological scaffolding for an exclusive conception of “Europe” and veils a zero-sum geopolitical project as “European integration”. Neoclassical realism considers assigning morally opposite political identities to the EU and Russia to be “rational” to the extent it strengthens internal cohesion and mobilizes resources to enhance secur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lance of power logic. Yet, the artificial binary construction can also produce a Manichean Trap when compromises required to enhance security are depicted as a betrayal of indispensable virtues and “Europe”. The ability to harmonize competing security interests diminishes as the conceptual space for comparing the EU and Russia is de-constructed. Competition is framed in uncompromising terms as “European integration” versus Russian “spheres of influence” and democracy versus authoritarianism.  相似文献   

16.
Defining Russia     
Russia is a state stretching over the Eurasian land mass and with a mixture of both East and West cultures. During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its shaping, particularly sea changes took place, Russian leaders and the elites as well have always asked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bout the defin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ir country: ““Who am I?““ ““How to do?““ and ““Where to?““  相似文献   

17.
安兆祯 《西伯利亚研究》2008,35(2):23-26,89
俄罗斯加入WTO的谈判尽管仍存在困难,但迟早会正式成为WTO成员。俄罗斯加入WTO后必须遵守WTO规则要求,投资环境进一步趋好,扩大市场准入,将为我国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俄罗斯加入WTO并不意味着对俄投资风险已完全消除,我国对俄投资仍将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当前俄罗斯开始重塑投资形象的新形势下,我国应合理调控对俄投资规模,优化对俄投资主体,强化对俄投资管理,构建对俄投资风险评估体系,努力实现对俄投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19.
Peter Gross 《政治交往》2013,30(1):117-119
In the fall of 1994 a nonpartisan and nonprofit voter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Project Vote Smart-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n education project for "atrisk" voters in northern California. The Project Vote Smart (PVS) effort was a systematic attempt to provide typically nonvoting groups both information and incentive to participate in the November general election.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suggest that the receipt of PVS materials did not directly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voting or election interest. However, the receipt of PVS materials did make voters feel better about the resources they had to bring to bear on electoral choices.  相似文献   

20.
2013年8月20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俄中投资合作常设工作组第4次会议上,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和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签署了《关于落实<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对于改变过去20年来经济合作的传统形式,将其转变为更加高级和更具创新性的合作模式,中俄双方业已达成共识。《纲要》不仅涉及"合作",同时,也涉及俄罗斯东部地区参与中国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发展俄中投资合作,包括新型区域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必须倾听双方意见,尊重双方国家利益。投资合作项目应该成为两国毗邻地区经济共同的增长点。为了避免对俄罗斯东部地区及其当地居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应对《纲要》进行不断调整。建议中方将新型合作的重点放在建设生态清洁区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