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沛良 《唯实》2015,(1):13-15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发达地区在这方面一定要带好头、领好向,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真正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为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明确了工作定位,指明了前进方向,完全符合国情省情农情,江苏有条件有责任担当起引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勇于探索、率先示  相似文献   

2.
“老龄农业”已成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当“3899”(指妇女和老人)构成的“末代农民”成为传统农业的主力军,未来谁来扛起农业大旗?粮食之根如何延续?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郭晓鸣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红旗文稿》2012,(21):41
江西省万载县是农业大县,有机农业是万载的传统主导产业。近年来,万载县以"发展有机农业,奏响富民凯歌"为主题,致力于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2010年起,全县农业系统广大干部和农技人员,坚持深入到有机农业产业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有机农业基地在全县遍地开花:马步乡郭村建成了200亩百合示范地;三兴镇闹坪村、罗城镇南垣村建成  相似文献   

4.
夏树  黄朝武 《党建》2013,(8):36-36
农业系统与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打交道最直接、服务最具体,最需要了解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最需要对农民有真感情。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三农工作者就是要从农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真知,到基层去寻找真经;先下田头再回案头,做出的决策才更有准头。"带着技术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让干部受教育,让农民得实惠。"农业部要求全  相似文献   

5.
周连华 《发展论坛》2001,(11):43-44
调整农业结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和实践,闯出了许多有成效的路子,但一些地方政府的推动措施和群众的意愿不合拍,调不动、调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目前看,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农民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游离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外。因此,解决好农民进入市场问题,已成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一、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进入市场困难是影响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这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首先…  相似文献   

6.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中懿 《唯实》2015,(3):17-19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江苏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已成为江苏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基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在江苏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禀赋不足的省份,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步伐,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率先走出一条与"两个率先"相适  相似文献   

7.
规模高效农业意味着有规模、高效率农业,它不仅指直接农业生产过程的高效率,而且指农业的产前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后农产品加工与运销的高效率。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土地面积为10-3平方公里,人口7600万,属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的省份。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农业是江苏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从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其发展前景非常美好,虽然眼下“星火”还尚未“燎原”,但其中的亮点颇多,趋势非常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8.
宣恩县农业资源丰富,立体生态农业特征突出,拥有丰富的茶叶、水果等资源,享有“中国贡品之乡”、“中国白柚之乡”等美誉。近年来,宣恩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优质烤烟生产县、生猪养殖调出大县、全国民族民居建设示范县”,基本形成了以烟、茶、果、畜、药、菜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体系。农民从特色农业中获取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9.
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先运 《发展论坛》2001,(10):54-54,64
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各地实践看,关键是要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以此来推动企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一、农业龙头企业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这是因为,它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可以告诉农民应该种什么,使他们比较放心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它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它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龙头企业要保持和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就要不断引进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0,(1):63-64
<正>近日,新华社记者赴农业大省河南,走村串户,倾听民声。带着农民反映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国"三农"问题专家、知名经济学家温铁军,从经济学角度回答普通农民的增收困惑。对话农民:农民刘大华,河南省上蔡县蔡沟乡东陈村  相似文献   

11.
他走到哪里就把科学技术宣传到哪里,为农户想办法、找出路,依靠科学技术引领农民踏上致富路。他每天的生活内容和主要精力就是调查、走访、培训农民、试验、示范、推广农业科技,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开发农业资源 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宁市咸安区大力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8年农业总产值达23.5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629元,比上年增加728元,增长18.7%,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年份。  相似文献   

13.
王惠生 《奋斗》2007,(10):43-43
通俗是农业科技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所谓通俗.就是适合农民的水平和需要,容易被农民理解和接受。那么,乡镇成职技术教育怎样才能把农业科学技术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广大农民呢?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南川市农业局紧紧围绕南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大战略”、“五化进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心任务,以重庆市近郊型特色农产品基地为目标,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为动力,坚持非均衡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导向、主导产业优先、多元发展、互惠互利、尊重农民意愿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力实施优质稻、优质瘦肉型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4,(12)
<正>曾任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镇江农科所所长和党委书记的赵亚夫,始终践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诺言,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了一条适合丘陵山区农民致富的高效农业之路,带出了一批既懂技术又能实干的科技专家与农民骨干,被誉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当代活雷锋"。江苏茅山革命老区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要想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  相似文献   

16.
李嵘 《奋斗》2004,(4):30-31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全省大力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25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自1998年农业进入新阶段以来的最好时期。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制定了促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西部地区的特色经济,发挥西部地区优势产业作用,其主要着力点,是要下大力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农业大开发。面对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民,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情况,笔者认为,西部各级党委、政府在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开发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韩国农协是农业协同组织的简称,由农民出资自助组织起来的生产性团体的协同组织机构,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建设高收入的福利农村、提高农民的经济及社会地位为宗旨的分级网络型经济组织。韩国农协一直致力于农户生产经营的指导业务、销售农产品和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农用设备等的经济业务和为农业提供资金服务的金融业务等各种业务,与农民同甘共苦,一起奋斗。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     
《当代党员》2013,(4):3-3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0.
农业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建设的优秀人才。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要求。但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着投入严重不足,教学模式封闭落后,教育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发展农业职业教育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保证,同时也需要农业职业教育自身的改进与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