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国家公务员队伍。高素质首先是政治上高素质,就是要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公务员本质上是人民的公仆,同时又是人民建设新社会的组织者。公务员手中的权力本质上是属于人民的,同时这个权力又要通过公务员来行使。特别是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更有必要实行依法行政,不但做到办事权限合法,而且做到办事程序合法,使其既不能失职,又不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政府应是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集合体,要建立这样的目标,政府必须明确自己在权力、职能和责任方面的边界。在权力界定上,政府权力次于公民权利。责任政府的首要问题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受人民监督。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职能的本质,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职能界定上…  相似文献   

3.
《正气》2000,(2)
沁县纪委副书记郭广恩、县委党校副校长李林秀撰文认为 ,目前正在开展“三讲”教育 ,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解决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 ,将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运用权力 ,使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得以贯彻。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理所当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和动力 ,也就是说权力来自人民又服务于人民。而党的领导干部是被人民群众推选 ,受人民群众委托 ,代表人民群众来行使权力的 ,因此领导干部本身必须明确 ,手中的权力 ,从本质上…  相似文献   

4.
《前线》1998,(11)
公与私的考验是当前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主要考验。能不能经得起这个考验,尖锐地摆在我们共产党人的面前。公与私的考验首先表现在如何对待权力。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你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权力姓“公”而不是姓“私”,因此必须用它来为人民...  相似文献   

5.
权力是什么?权力就是责任。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共产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首先,要正确的认识权力。我们各级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权力的目的就是要求干部用权力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利益的工具。在我们党的干部史上,曾经涌现出了像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他们之所以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而名垂青史,其核心问题是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充分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为人民的幸福谋利。同时,也出现了像成克杰、胡长清之…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同时又是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引领者。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本质上属于人民,为人民所赋予。秉公用权,用权为民,是人民对各级领导干部最根本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进  相似文献   

7.
邵东云 《发展论坛》2002,(12):22-22,3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干部在如何对待权力、如何使用权力等问题上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把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当作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摆正权力与人民的关系。权力是政权的具体化,政权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层建筑是由特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因此,权力的归属最终是由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又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领导干部处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岗位上,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只有深入群众,做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模范,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赖。   第一,实践“三个代表”,转变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围绕农民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领导干部要重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掌权执政,因此,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我们共产党人和人民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二重性,权力也是这样。一方面,党政干部有了权力,可以扶正压邪,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一些思想道德素质差的人,也可以利用权力做坏事。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  相似文献   

10.
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些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变成统治人民的工具,更不能用来欺压人民,牟取私利。能否树立服务的观点,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键取决于对人民群众有没有深厚的感情、真挚的感情。有了这样一份感情,你就能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当前,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首要的是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着手,从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做起,速议速办,“言必信,行必果”,以此来取信于民。在实际工作中,凡事多同群众商量,倾听群众的呼声,特别…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己创造而来的,而是来源于人民群众。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这是我党依法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树立以下五种意识,才能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当好人民公仆。 第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邓小平同志曾说过:“领导就是服务”。因此,不应把手中的权力当成  相似文献   

12.
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国家主人和权力主体的观念,坚持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个人手中的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还要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性修养,防止权力的腐化。  相似文献   

13.
权力,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责任,但更多的时候更是一种服务。因而在对待权力问题上,一定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并力求做到“两要”与“两不要”。即: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要以权谋事,不要以权谋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对权力的责任意识,也才能更进一步用好手中的权力。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而利用权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人民办实事、办大事的同时,更要规范自己掌管的权力,并做到不滥用。因此,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这是对每一个共产党人最起码的要求,这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要立志做大…  相似文献   

14.
本届政府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国务院组成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斗志,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上有一个大的转变。我提出几点要求,与大家共同遵循。第一,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对党和国家负责,用好这个权力。每个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诚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不能搞特殊化。要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坚决改变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恶劣作风,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  相似文献   

15.
也谈权力     
怎样掌权用权是当权者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产党人,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值得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深思。权力是什么,权力来自哪里?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首先必须弄明白的问题。党和人民让我们拥有一定的权力,是对我们的充分信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在权力问题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白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只有为党为人民尽职尽责的义务,没有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权力。共产党是执政党,离开了人民的信任,党就会失去执政的基础,就会亡党…  相似文献   

16.
田兆阳 《新视野》2006,4(4):40-42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应是从管制型为主政府向服务型为主政府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公职人员首先要弄清我国政府管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源权力的真正来源,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动员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忠实地为人民办事实,做“社会的负责的公仆”。  相似文献   

17.
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首先应在认识上明确腐败的源头在哪里。腐败的源头与腐败的本质有着直接关系。从本质上看,腐败行为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就是说,我们党政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本来是一种公共权力,可是,有些干部在使用这种公共权力时却把它变成了私人权力,以权谋私,由此产生了各种腐败现象。因此,公共权力是如何异化的,才是腐败的源头问题。当然,形成这一源头有多种因素,但是最根本、最主要、最重要的还是体制因素。因为体制是人们建构起来的公共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公共行为规范体系,是一种具有合法强制性的客观力量,个人只是这个体…  相似文献   

18.
对权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一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作为领导干部,每个人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如何使用好权力,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搞清的问题。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搞清你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来自于哪里?在我们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因此,人民的权力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真正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做好事,做好对大多数人有利的事情。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民本思想,解决好为谁当官的问题,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利益上考虑群众,在行动上联系群众。其次,要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用好权,解决好为谁用权的问题。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不正当的利…  相似文献   

20.
灵石县纪委蒋生旺撰文指出,权力腐败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制造分配不公,剌激不正当竞争,严重污染社会风气。同时,也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对现代化事业的信心,造成对党对政府的怀疑、不满和离心离德。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遏制权力腐败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加大治本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对待权力腐败首先要狠抓治标,努力遏制其蔓延势头。在治标的同时,还必须加大治本力度。首先要加大教育力度,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