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实践中所彰显的伟大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脉相通的.无论是抗震救灾精神还是奥运精神,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本质上,奥运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息息相通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都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中升华伟大的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通过奥运精神这一独特的视角来理解我们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奥运精神丰富和重铸着现代的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以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里约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而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中国奥运军团展现的为国争光的拼搏奋斗精神,依然久久激荡在国人心头。当女排精神超越体育层面,成为鼓舞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当"里约奥运会内地奥运精英代表团"访问香港,市民们在酒店门口高喊"中国女排"……女排精神,成为一种豪情的抒发、志气的高扬、自信的挥洒。"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  相似文献   

4.
人文奥运:从理念阐释到实践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基本内涵包括: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运动员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实践人文奥运理念,就要深刻认识到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是文化交流的奥运,是文明向善的奥运,是追求和谐的奥运。在这四个方面坚定推进人文奥运战略,是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文学与民族精神的相互作用中,民族精神可以为文学创作灌注原生的活力,文学创作又可以不断地蓄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因而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繁荣发展中国当代文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第29届奥运会将是一次展示中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极好机会。通过普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奥运筹办工作已进入非常关键的时期。全市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奥运筹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市委关于办好奥运的工作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加聚精会神,更加主动自觉地把自身的优势、力量和作用,充分体现到促进和保障奥运会筹办工作当中;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黄克宇  赵涛 《新视野》2006,(5):68-69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是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奥运会志愿者是奥运会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也是奥运会筹办工作中社会参与程度最高的部分。志愿奥运精神与和谐社会理想具有内在统一性。志愿奥运有助于凝聚和谐社会的灵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积极推进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首善之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在经过16天的角逐后圆满落幕,1万多名运动员挑战极限、攀越新高,一项项世界纪录在竞技场上被创造,"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所体现的追求超越的精神,一次次彰显。同时,奥运精神和华夏文明交相辉映,不仅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30  相似文献   

10.
孙文营 《世纪桥》2009,(13):146-147
当今世界,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民族精神,更要坚定不移地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华民族精神。为了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开展文化外交,坚决抵制自由化思潮,从容应对国际矛盾和冲突。同时,为展示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还必须讲求一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08,(8):10-11
2008年4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考察北京奥运会设施时强调: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是13亿中国人民对全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目前,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我们要发扬连续作战、勇攀高峰的精神,协调配合,扎实工作,圆满完成筹办奥运最后阶段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01,(8)
中国人的“奥运之梦”终于实现了! 在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举办一次全世界、全人类的盛会——奥运会,是我们几代人的理想,是中华民族长久的期盼。申办奥运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回顾过去百年的耻辱历史和艰难岁月,我们有理由为今天的胜利而庆祝,为今天的成功而自豪。 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是北京也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也是中国在新世纪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举办奥运会不仅会进一步增进我国…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作为人类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建党85周年之际,回首中华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革命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精神是2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主要象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动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需要进一步挖掘、诠释、提升中国精神的内涵。毛泽东精神不仅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源泉,亦是构成当代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我们要在全面继承毛泽东精神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国精神,使之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伍发明  张婷 《前线》2010,(Z2):44-49
<正>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170万名奥运志愿者带动社会各界公众,在赛场内外用热情真诚的微笑、专业周到的服务,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风尚和时代风采,有力地促进了首都城市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和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果,充分体现了志愿服务在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参与方面的巨大优势。奥运会后,市委市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08,(8):50-51
作为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之一的“科技奥运”,既是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保障,也是落实“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重要支撑。“科技奥运”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多渠道地嵌入奥运会,通过广泛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让科学精神、思维和科技成就渗透到奥运会。同时,促进北京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趋向和谐。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7,(4)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事业的全过程,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全过程。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继承者、真正代表者和有力创新者,她有力地承载、支撑、丰富并升华着民族精神,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和复兴民族昌盛的重大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开创的系列革命精神对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奥运的内涵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线》2001,(9)
科技与奥运实际上早已紧密关联。例如,电视技术的应用使奥运会展现在世人面前,对弘扬与普及奥运精神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电视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奥运。 奥运与科技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已成为全人类的财富。正因如此,奥运会成为了人类的共同节日,成为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们共同展示人类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类梦想的场所。科技已使许多远古的人类梦幻成为现实,而现在人类的理想又是未来科技创新的源泉与动力。像奥运一样,科技不断追求创新。科技与奥运又是互动的,正是科…  相似文献   

19.
陈华 《前线》2007,(9):24-26
近日,刘淇同志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筹办工作报告会上提出,要进一步促进奥运精神与中华文明的融合,为奥运注入新的精神内涵,增添新的时代特色,丰富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特遗产。为了解读这一深刻阐述,我们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教授。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9,(2):I0002-I0003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市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是全国性文化机构聚集地之一,传统文化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外知名的商业中心。作为唯一独立承办奥运赛事和奥运会、残奥会两个总部所在地及20多家签约饭店的中心城区,在浸染光荣与梦想的奥运日子里,东城人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奥运,用优质的服务保障奥运,向中外宾客打开了一扇了解首都的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