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使命 1967年初的一个寒冷的日子,周(恩来)办公室来电说我父亲即将到来,要怀和我一起到澳门去接,然后陪他一起飞返北京。1956年以来,我们和父亲还没有见过面。 怀和我都搞不清楚他来干什么,我们猜想他可能是来接我们回去的。对他的历史我们虽然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对他的形象,尽管我搜索枯肠也还是模模糊糊。怀不无信心地预言,“我们会认出他的。”远离父亲如此之久,这时再去认他好像很别扭。 老赖开车送我到廖(承志)家去研究我父亲的旅程,在车上我尽力试图集中精力考虑必须商讨的问题,可是当我们接近廖家院子时…  相似文献   

2.
“圣地” 在我们开车穿过仰光街道时,我对怀说:“老天一直在哭。”天空阴沉,烟雨茫茫,但至少我们又顺利地到了地上,正驱车前往旅馆。想起前天晚上毁灭性的可怕梦景,那架飞机把我吓死了。 父亲最信任的两位助手乍伦和披实是我们的保护人。乍伦曾是父亲和中国驻仰光使馆的信使,传送周思来和父亲之间的来往信件。作为一个名记者,他为父亲的报纸工作了好多年。 唯独仰光的庙宇和白塔使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妇女系着桶裙,但我不知道男人为什么也系桶裙,我想还是泰国好多了。 那天下午很晚时,我们才来到仰光一家豪华的新…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张望     
王宪中 《新青年》2005,(10):7-7
离家3年的朋友要从外地回来,朋友的父亲从早晨开始就趴在窗口向外张望,一直张望到傍晚朋友进家门。朋友无意间说起此事,却勾起了我对父亲的回忆。父亲养育了我们6个儿女,在艰辛的生活中,却把我们一个个像风筝一样从偏僻的村里放飞,每个子女回家的时候,他都要像朋友的父亲一样一直站在村口长时间地张望。记得我考上师范的时候,报到的时候是个雨天,父亲打着赤脚,背着几十斤重的行李送我到十几里以外的县城坐车,到车站后饭没吃,歇没歇,就在我迷蒙的泪雨中又走进了雨中。第一年寒假,在一个飘雪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中,母亲说:“你父亲听说你要回来,…  相似文献   

4.
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  相似文献   

5.
正父亲是军人,我是1964年父亲任空军中尉时出生的。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他入伍15年,按部队规定可以把家属、孩子带到北京去生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有几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第一件就是教我学会了做饭。父母的工作非常紧张,又有了小妹妹,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父亲便教我做一些家务,起初我不太愿意,也不愿意管妹妹,只想和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6.
在台北的蒋碧微,与子女只能在照片上见面了。 徐伯阳说:“把我们儿女的情况,告诉我母亲的,是我父亲朋友沈宜甲先生。还是在1927年4月,我母亲发现她怀孕了.我父亲当时在新加坡卖画,我母亲决定回国内生孩子,她把六、七大箱书画交给航空运输公司,直接运到国内来。她一个人从巴黎搬家,沈宜甲帮了很多忙。临走的时候,我母亲很感激他,没什么好东西给他,就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孩子生下来认你做干爹。1976年沈宜甲回来探亲时找到我,就跟我讲起这段事。我们还一起在我父亲的墓前照了相,他把这张照片辗转到我母亲手里。  相似文献   

7.
母亲     
娄澜 《新青年》2005,(6):11-12
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和母亲之间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自从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和母亲的交流日趋变得稀少。也许,是我独立了。这种亲情的淡漠有时候令我自己也感到吃惊。母亲没有文化,眼睛也不是很好,和父亲是在媒妁之言下结合的。嫁给父亲后便和父亲外出闯荡。去过很多地方,打过工,也办过厂。父亲不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因此许多时候母亲必须独当一面,雷厉风行。我们3个孩子也是他们在外地生养的。父亲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因此我知道母亲教育我们吃过很多苦,这种苦我想像得到。虽然她没有读过书,可是关心时局大事,明白风土人情,会讲普通话…  相似文献   

8.
庆祝今天     
题记:我们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吗?他们总有一天要离我们而去,可是你知道吗?无论他们有多么平淡,多么普通,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曾经年轻过,曾经奋斗过,曾经浪漫过,我们不能只是仅仅继承他们的基因,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智慧。因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一个美丽的传奇,只有做儿女的我们才能把这传奇一代一代传下去。——译者1998年4月父亲刚刚脱下衬衫,我哥哥就知道了。他比父亲知道的还要早,他比我们所有人知道的都要早。格里在过去的10年里一直在医院呼吸系统急诊室工作,他以为自己已经什么都见过了,可是父亲的情况却…  相似文献   

9.
父亲是个农民,识不得几个字,一辈子靠弄田种地为生,从未出过远门,甚至连县城去的次数都极为有限。他和母亲在家乡那“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的盐碱地上拼死拼活地劳作着,用心血和汗水养育着我们兄弟五个。哥哥、姐姐们一个个长大成家后远走他乡,读高中的我便成了父母心中最大的目标和希望。1994年,我终于不负众望,考进了黑龙江大学,成为我们村建国来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被汗水和劳累浸透了一辈子的父亲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可是,我上大学的第二年,久病缠身的母亲便离开了我们。看着四壁空空的家和不时登门的债主,父亲郑重地…  相似文献   

10.
在父亲葬礼的16天后,我的母亲来和我住在一起。这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事情,事实是无法改变的。父亲走得太突然,而母亲得了癌症也使她只能和轮椅相伴。在去安养院和与我同住之间,她只能选择后者。在我生命中的45年中,我们母女二人总是不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所做的事没有一件可以取悦她,而她说的任何话对我都毫无意义。等我长大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根本互不理睬。  相似文献   

11.
妹妹     
文子 《新青年》2004,(11):13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我们.家里5口人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父亲一个人的肩上.我是家中老二,妹妹小我一岁,那时弟弟刚刚断奶,父亲只好把他送到河南的姥姥家.等我和哥哥上学的时候,父亲当上了生产队里的小队长,整天在生产队里忙碌而无暇照顾我们.那时,每当放学回来,哥哥和我就自觉地烧火做饭收拾家务,而妹妹总是用她那瘦弱的小手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12.
云山农场,在黑龙江的虎林县境内,它还有一个历史名称:农垦部牡丹江农垦局850农场。对于"850"这个数字,在我很小的时候,便深深地印记于脑海。在我刚刚记事的那个年代,"850"是父亲来信和给父亲写信的地址,至于那数字的内涵,当时的我是不可能知道的,但在我心里朦胧地感觉,那是一个遥远寒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黄斌 《新青年》2005,(5):7-8
父亲嗜酒,每餐必酌。酒不论优劣,暖了心、热了耳面便可。菜也不论丰俭,能压了酒、润了唇舌便是。有些下酒菜很平常,不登大雅,但一到父亲面前便口舌生香。韭菜炒豆芽被唤作“小青椒白娘娘”,发芽蚕豆被唤作“独脚蟹”,鸡翅鸭头鹅掌被唤作“飞、叫、跳”。父亲独酌时,全家其乐融融。母亲在厨房变招儿炒菜,转眼间便变出一款。我们几兄妹则缭绕在父亲身边,鸡雏般的欢愉,次第往父亲的腋下钻去,在他腋下探出个小脑袋,鼻一嗅、嘴一张,于是父亲手起筷落,把一块什么好吃的小菜投到张着的小嘴里。我每每不满足,还要尝一口香辣的酒。父亲因为后继有人而…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圣人、贤人、英雄、模范层出不穷,他们的思想、品质、业绩通过各种传媒教育、感染、熏陶着我,使我受益非浅。但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教育、感染、熏陶着我的是我的父亲,他用实实在在的言行展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风范,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操,一个纯粹的人的品质。他就是我心中的圣者,是我做人的楷模。父亲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全身心投入的,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他1953年从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本科毕业后准备再读研究生,但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留校任教,一直在这所大学里工…  相似文献   

15.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妮亚·斯米茨童年的时候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农场里长大的。那时候她在农场附近一个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她父亲问她为什么哭泣。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完她的哭诉后,没有安慰她,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忽然他说了一句:“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16.
问:九十年代初,我随父母定居美国.半月日年前,突然得知爷爷病危的消息,父亲匆匆回国,此后不久爷爷就病故了。父亲因为过度悲伤和旅途劳累,在返回美国不久就病倒了,二个月前也不幸病故。由于在国外全靠父亲工作挣钱养家,因此父亲去世后,我和母亲生活拮据,度日艰难.我们想到了爷爷生前留有大笔遗产,父亲应享有继承一部分遗产的权利.但是,不久前我回国后才知道,爷爷的另外两个子女即我的伯父和姑妈在未通知我和母亲的情况下,已经全部分割了遗产.他们告诉我虽然爷爷没有立遗嘱,但父亲在爷爷去世后曾表示过放弃继承权,而且,…  相似文献   

17.
2000年4月10日至4月22日,我和弟弟范力刚、妹妹范丽春姐弟三人,应邀赴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首都平壤,参加了盛大的“太阳节”庆祝活动,并进行了参观游览。在这块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上,我们受到了盛情接待和热烈欢迎。 短短15天时间,不仅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朝人民传统的革命友谊,更主要的是了却了长眠地下的父亲久埋心底的夙愿 一、朝鲜党史研究所的同志热情地伸出手来: “欢迎你们,金日成主席的客人!” 我父亲范德林是1932年入伍的抗联老战士。从儿时起,我们就从他断断续续的叙说中,知道了和他并肩作战的朝鲜…  相似文献   

18.
父爱如杉     
胡双庆 《新青年》2005,(12):5-6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冷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穿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刘德良 《新青年》2004,(2):20-21
事实上,父亲和母亲是没有爱情的,如果说有,那也只能算是一种亲情和责任,是一种自然而又质朴的情感流露。也许,父亲和母亲就像是两株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庄稼。他们相互守望,相互搀扶,然后,再一起走完那艰辛而又坎坷的一生。总之,父亲和母亲不会像现在的人那样甜言蜜语和山盟海誓。他们更不会说“我爱你!我想你想得要死!”之类的话语。在父亲的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女人,是一个能够为他生儿育女和同葬在一个坟墓里的人。而在我母亲的眼里,父亲也不过就是她的一个男人,一个能够与她共担风雨和同撑起一个家的人。父亲就像是一片天,能够让我的母亲活得踏实和知足,而我的母亲也会给我的父亲滋养和快乐。  相似文献   

20.
早期去美国修筑铁路华工留下的文物极其罕见。十数年前,耄耋之年的父亲将一个铁皮箱交给我,说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要好好地保管它。近年来,我对祖辈的历史颇感兴趣,打开那个尘封锈黑的铁皮箱,发现里面有新宁铁路股份簿、清光绪三十三年金山正埠李陇西堂百子会执照、清光绪三十三年广东钱局光绪元宝成元拾元和账簿等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