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卢晓明 《北京观察》2009,(12):27-28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由.最初的电子一条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发展为“一区十园”的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中国创新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完成了从中国科研中心向中国创新中心的转化。中关村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关村地区聚集了全球最密集的科教智力资源,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海淀区坐落着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在这个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地方云集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最顶尖的科技企业。在高楼林立的中关村清华科技园区中,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和历史地位中关村是以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主体的区域 ,从80年代开始 ,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历史应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然后经历了从电子一条街到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再从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到今日之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两个成长阶段。现在 ,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处于一个关键性的新阶段 ,即加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0年10月 ,以陈春先为首的15名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4.
好莱坞动画片《狮子王》中的土狼有一句“名言”:“我恨在食物链的底层晃来晃去。”这是当年很多初涉IT业的中国年轻人憋在心里的念头,在胡欣看来,“中关村这些年的变化好像是‘土狼’打了一场翻身仗。”目前,中关村已经成为北京市一块极具活力的地带,也成了北京纳税最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当今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这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新世纪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快速高效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为高新技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因此,世纪之交的中国如何发展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如何使中关村经济成为中国知识经济的先导,不仅关系到中关村科技园区和首都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在新的世纪里是否能够成功地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冲击,完成战略宏图,立足于世界强国之巅。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中关村经济》一书系…  相似文献   

6.
正中关村科技园区,准确的名称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于1988年5月10日。之后,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改名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1988年5月至1989年底,技工贸总收入32亿元,到2016年超过4.57万亿元。已成为一区多园的新技术新体制的国家创新基地,北京市以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引领区,一个创客活力四射、新技术新产业层出不穷的创新超级"孵化器"。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开始,中关村人有了自己的节日--电脑节1980年以前,中关村只是北京市西北部的一个普通的街区,因为靠近中国的名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所以提起这里会让人想到一丝“书卷气”。80年代,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的成立,使中关村初具“电子一条街”的构架。此...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坐落在北京具有龙脉之称的昌平区。她北倚太行、燕山山脉,南连中关村知识密集区,东邻首都国际机场,西接京张高速公路。区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众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1991年1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经市政府批准成立;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整体建设规划,成为首都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我创办的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简称中经大)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崛起的。她是一所民办公助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新型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智力密集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的中关村。  相似文献   

10.
扫黄,在人们印象中是打击嫖娼、卖淫。然而黄色毒流正以新的面目出现,且在全国各地漫流。 大江南北,“黄流”泛起 ——中关村,黄色交易形成黑色市场。中国计算机产业最集中的地区,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大肆兜售黄色、盗版软件,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地下交易黑市。这里公开兜售  相似文献   

11.
薛刚 《北京观察》2023,(3):54-55
<正>在平谷建设现代畜禽种业产业园,在种业振兴方面破解一批“卡脖子”难题,这是新时代推动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2021年10月,北京市和农业农村部签署了部市共建“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议定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中关村。2022年8月,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北京市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6)》,明确了农业中关村未来发展目标、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公开招聘进入中关村1988年5月,《北京日报》头版刊登了一个关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招聘的广告,这在当时是比较新鲜的事。具体内容是通过公开招聘,考核择优录取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工作人员,一个主任,三个副主任。招聘领导小组组长是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小组成员包括市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13.
五月是青年与劳动者的节日。13年前的5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破土而出,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片热土激发了多少青年才俊的梦想。 这里是中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有“中关村村长”之称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段永基介绍:在园区方园百公里之内,有237所国家级科研院所和68所大学,容纳着数十万年轻学者和青年学生,而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各类孵化器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目前,园区内拥有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清华科技园等孵化器。 “世间有这样一群人,对于他们而言,创业是一种情结,一种使命,所以无论何等艰辛,他们都欣然面对,因为只有如此方感不枉此生。”蛋壳破碎,一只大鹏展翅高飞,年轻的创业者在中关村的创业园孵化着他们创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五月是青年与劳动者的节日。13年前的5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破土而出,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片热土激发了多少青年才俊的梦想。这里是中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有“中关村村长”之称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段永基介绍:在园区方园百公里之内。有237所国家级科研院所和68所大学,容纳着数十万年轻学者和青年学生,而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各类孵化器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目前,园区内拥有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清华科技园等孵化器。“世间有这样一群人,对于他们而言,创业是一种情结,一种使命,所以无论何等艰辛,他们都欣然面对。因为只有如此方感不枉此生。”蛋壳破碎,一只大鹏展翅高飞,年轻的创业者在中关村的创业园孵化着他们创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15.
10月31日,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隆重举行天安门地区保安队成立仪式、表彰708案件立功人员暨辅警工作先进事迹报告会。这是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进一步落实“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工作思路,按照北京市公安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保安系统实际,深入学习天安门地区分局精神,深化和促进首都保安队伍建设,促进首都保安工作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发挥保安辅警作用的,服务公安工作,服务首都经济发展,建首都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高煜、政治部副主任徐利京、中国保…  相似文献   

16.
各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决策部署,打造前沿科技创新高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京政办发〔2023〕2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10月24日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银发〔2023〕98号)等要求,为加快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在未来社会竞争中,谁拥有高新技术,谁就能赢得主动。发展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国内各兄弟省市地区为了抢占21世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并纷纷圈地盖楼办起了形形色色的高新技术发展园区,目前全国已有50多家科技园区,它们都想争当未来中国的“硅谷”。其中,由国家认定的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可谓“龙头老大”。但是,“中关村”能不能成为中国的硅谷至今仍是个未知数,因为硅谷的形成有其自行发展的规律,它并不决定于有多少土地大楼等硬件设施,也不决定于国家的行政指令,关键在于园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吸收和容纳能力;在于园区的软环境建设。这已成为关心中关村发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 ,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趋势怎样 ,这是广大企业和企业文化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弄清这一问题 ,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 ,增加工作的前瞻性 ,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推向前进。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见解 ,21世纪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一、高新技术产业的文化建设将越来越呈现更加蓬勃发展之势从我们对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一些高新技术产业 ,如联想、方正、时代、清华同方等调查看 ,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搞得都比较好。从势头看 ,已走在全市其他各行各业企业的前列 ,成为…  相似文献   

20.
北京《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约700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0.2%。2006年3月,北京市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并着手编制《“十一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布了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