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商庆平 《实践》2009,(1):24-25
鄂尔多斯模式,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结晶,是中国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成功探索。中国西部地区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生态脆弱,在这一地区搞发展,每前进一步都要受到生态的严格拷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摆在了第一位。鄂尔多斯模式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成功探索,关键的一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曾经是内蒙古贫困地区之一."十六"大以来,全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振兴、文化繁荣、生态改善、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成为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典范,被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归纳为"鄂尔多斯模式".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叉务教育保障制度经历了"以乡镇为主"、分税制背景下的"以县为主"、税费改革下的"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四个发展阶段.义务教育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折射出我国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三十年来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苏永清 《实践》2008,(5):23-25
2001年撤盟设市,开启了鄂尔多斯历史的新纪元.全市各族人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奋勇争先,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破解了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他们立足市情、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积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动参与区域合作和竞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鄂尔多斯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社会稳定,人民安康,经济快速发展,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李晶 《实践》2010,(9):51-52
<正>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西南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盟市。自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迅猛,连续几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全区第一,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其发展的特征被称为"鄂尔多斯模式"。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曾是内蒙古贫困地区之一,在12个盟市中长期处于后列.十六大以来,全市上下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跃成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通过调研我们感到,鄂尔多斯闯出了一条西部地区科学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认真研究和分析鄂尔多斯模式,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太平 《实践》2008,(Z1):42-43
三十年风云激荡,三十年改革创新,三十年锐意进取,三十年日新月异——人们用波澜壮阔、翻天覆地来形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革与变化。这三十年,是我们国家、我们自治区经济社会变革与变化最为深刻深远的三十年,这三十年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最为光辉绚丽的篇章。回首三十年,每一个国人的心中都会有说不完的感受、感慨和感动。为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本社于2008年10月31日召开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邀请了部分盟市旗县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代表参加。代表们作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历者、建设者和研究者,畅谈三十年来我国、我区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本期将代表们的发言摘要刊发于此,与广大读者共同纪念、共同感受三十年的光荣与自豪,感悟三十年的探索与启迪,感奋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号角与激情。  相似文献   

9.
<正>三十年风雨,一路高歌;三十年征程,创新探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鄂托克前旗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旗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崛起、开放带动、集中发展"三大战略和"科教强旗、文化塑旗、生态立旗"三大工程,解  相似文献   

10.
杨政益 《当代贵州》2008,(24):67-6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黔东南州交通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交通厅及省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交通工作目标任务,为黔东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苏永清 《实践》2008,(6):11-13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鄂尔多斯人民成功走出了贫困落后地区反梯度推移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走出了资源富集地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出了生态脆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道路,走出了地广人稀地区收缩转移的集中发展道路,走出了西部边远地区自主增长的内生性发展道路,走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统筹协调的和谐发展道路,归根结底,  相似文献   

12.
陈晋 《党的文献》2015,(4):96-102
经略西部,解决东西部地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难题,近代以来已逐步凝结成为一种"西部梦",成为了中国梦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经略和开发西部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特别是1964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开发得以加速。三线建设这根"扁担",确实挑起了国防战备和发展西部这两个战略要求的重担。改革开放后,随着"两个大局"战略构想、西部大开发战略,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近代以来积累的西部梦想,就这样一步步向我们靠近,一步步在我们眼前落实。毛泽东等在50多年前提出和实施的三线建设战略,恰如西部梦想实现途中承上启下的里程碑,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牢牢记住了。  相似文献   

13.
谢志强 《学习月刊》2009,(2):4-4,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迅速发展的三十年.是思想大解放的三十年.思想的大解放是中国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领导干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推动者.其思想解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开放的速度.过去是如此.今后也会如此。因此。寻找、梳理三十年来领导干部观念演变的轨迹.将十分有助于全面回顾总结三十年.有助于认清未来中国发展的走向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经略西部,解决东西部地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难题,近代以来已逐步凝结成为一种"西部梦",成为了中国梦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经略和开发西部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特别是1964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开发得以加速。三线建设这根"扁担",确实挑起了国防战备和发展西部这两个战略要求的重担。改革开放后,随着"两个大局"战略构想、西部大开发战略,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近代以来积累的西部梦想,就这样一步步向我们靠近,一步步在我们眼前落实。毛泽东等在50多年前提出和实施的三线建设战略,恰如西部梦想实现途中承上启下的里程碑,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牢牢记住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标志,是近三十年回荡在神州大地上最响亮的主旋律。三十年前,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靠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勇气,凭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实干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实质内容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三十年的历史,解放思想是先导,改革开放是动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李文 《实践》2010,(7):40-42
<正>从2002年到2009年,鄂尔多斯地区总产值增长近8倍,每年以26.45%的速度递增。2009年,面临全球金融风暴,鄂尔多斯从容应对,全年财政收入仍增加38%,创造了逆势而上的奇迹。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鄂尔多斯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几年均保持在90%以上。鄂尔多斯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努力走出一条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结合的大环保之路。"断尾求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改革开放30全国18个重大典型之一的鄂尔多斯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内外风起云涌的发展浪潮和激烈竞争,面对中央、自治区和鄂尔多斯人民对又好又快发展的更大期望,面对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对鄂尔多斯经济的巨大冲击,在继续解放思想中,大胆创新,化危为机,再创奇迹.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并且正在努力推进"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4,(1)
<正>2007年3月24日,鄂尔多斯机场正式通航,由此拉开跨越式增长的大幕。通航6年来,这个坐落于自治区西部的支线机场,成为镶嵌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耀眼新星,以年均55.6%的增幅,一举成为国内民航业发展最快的支线机场之一。6年,对于一个新建机场来说可能是初创发展的阶段,也可能是奋进发展的阶段。但对于鄂尔多斯机场来说,6年意味着从新建5280平米的航站楼转入10.03万平米的航空港,意味着旅客吞吐量从2015年的27万人次设计规划到2012年的180万人次。6年,在民航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鄂尔多斯机场来说,经历了其他同层级机场甚至干线机场需要几十年以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征程。6年,鄂尔多斯机场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支线机场的领头羊,先后获得"华北地区奥运安全、正常、优质服务先进集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三十年中,美学领域同样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革,其复杂的发展样态和所具有的学术意义足以使美学研究者频频驻足.杨存昌教授主编的<中国美学三十年>即是这样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美学发展状况的著作.就目前来说,研究三十年中国美学发展的文章已有不少见诸报刊,但专著却尚未出现,杨存昌的这部著作是具有开创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