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如何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提高土地产出率,既解决人口吃饭问题,又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最近,记者在江苏南通市调查中看到,该市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发展“三高”农业的实践,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难题。弱质产业成了优势产业南通市现有耕地703万亩,人均0.88亩,不到全国人均的四分之三。这一基本市情,决定了该市农业必须走出一条既能解决782万人口吃饭问题,又要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小企业发展与“三农”问题缓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在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过程中长期实行工业倾斜和城乡隔离政策,造成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这是“三农”问题日益严峻的制度根源。“三农”问题的缓解有赖于农村小企业的发展,在农村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要着力解决好小企业布局分散及与农业相脱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举措。要建设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不仅需要加快自身产业化、市场化的步伐,走现代农业的路子,而且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还必须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协调,即要将农业的产业化纳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之中。因此新农村建设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通过政府和农民的努力逐步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4.
耕地、人口、粮食——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三大因素谌民柴在建设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中,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解决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耕地、人口和粮食问题,这是三个彼此相关并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地...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信息化和工业化应该协调发展 ,但目前我国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坚持“市场引导、统筹协调、前瞻求实、体制创新、实现跨越”的二十字方针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 ;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教育 ,努力培育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 ;要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形成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关于发展农业经济的论述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针。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国的粮食生产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特别是改革  相似文献   

7.
《瞭望》1988,(4)
骆遥:最近刚从下边回来,几乎到处听到人们谈论粮食、猪肉、蔬菜,由此推及当前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战略,可谓议论纷纷。 吴昂:这是个热门话题,大家议论很多,而看法又很不一致。 骆遥:建国将近40年了,应该说,我们党是一直重视农业的,始终抓住不放。但实践表明,至今我们还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是个耕地少人口多的大国,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别的就无从谈起。既然我们一直抓农业而至今仍没有很好解决农业问题,是不是说明我们在认识上还不够透彻,或者说在指导思想上、理论上还有待深化?为什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我和几位同志在美国参加了“中美经济发展战略抉择讨论会”,就我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运筹自己的经济发展时都要碰到和解决的问题。概括地说,有两个  相似文献   

9.
处于城市化阶段的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业现代化问题,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城市发展的阶段演进。二元社会制度不仅固化了农业的小农经济格局,从而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而且使得我国的农民问题无法像其他国家那样不断向城市转移,并以“城市病”的形式存在,而是在农村长期积累,形成“三农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实际上首先面临的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是继续在农村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经,还是接受“城市病”,通过城市化将“三农问题”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出发,立足世情国情农情,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与途径选择,不仅是国内热点,也已成为国际论坛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我们以中国农业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强的人口,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引以自豪的同时,更要充分地认识到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如农业资源稀缺,自然环境恶化,社会环境偏紧,农业弱质性与农民素质低并存,等等。中国能够将一个什么样的农业带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能否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整个人类作出重大贡献,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关键取决于如何处理好所要面对的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城乡统一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对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农业强国有重大指导价值,农业合理化、农地规模化、农户合作化、农村工业化、农民主体化、农政公共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姜帆 《学理论》2008,(14):30-32
进入新世纪,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和“三农”的新老问题,党中央实事求是地定位我国“三农”的弱势地位,确立了城乡统筹的发展道路。从多方面制定了新的农业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在理论认识表客观实践中,切实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以往我们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发展的规律性,创新发展了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充分吸收国外发达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经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87,(29)
我国耕地面临的问题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关注,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最近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几位专家座谈了这个问题。 把握耕地建设的战略大局 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从各国所走过的道路来看,解决耕地问题一般有三个途径:节约占用耕地、扩大耕地面积、开发现有耕地潜力。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耕地的后备资源较少,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  相似文献   

15.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笔者认为,应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关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问题。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键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们有计划、有步骤、有阶段性地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步一步把该项工作引向深入,正是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期目标任务的一项重要手段。事实上,过去一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一些事关农村发展的根本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有些问题,虽然解决了,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矛盾和问题,将不断出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关乎全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一、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基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一些不容忽视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主要表现为农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弱等,而这些都是“三农”问题中的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是一句空话。由此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基础,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变革农业经营模式,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继新农村建设战略后着眼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着眼于解决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大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而且需要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和建设目标。一、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关键是要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的逻辑关系。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6,(4)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着重解决的八大问题。如果对这八个问题作点概括,其核心是两个,一是“真正把农业放在首位”的方针及落实这一方针的有关问题;二是“切实解决好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对于前一个问题,本刊已多有论述,这里只来谈谈第二个问题,即有关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农民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没有农民高涨而持续的积极性,发展农业便无从谈起。说起农民的积极性,我们都会想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19.
晓亮 《理论视野》2004,(3):15-17
我已经写过一篇《从战略高度看“三农”问题》的文章(见《经济问题》2001年第8期)但是,仍感到有些思路讲得不够明确,因此再写一篇。 一、“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来就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根本性问题、任重道远的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和解决,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考虑和办法。 从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讲,“三农”问题核心是要解决我国城乡经济从二元结构到一元结构的转化问题,真正实现国民经济整体上的工业化历史任务,使“三农”问题纳入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这就要有新的思路、改革开放的思路、市场经济的思路,而不是计划经济的思路。计划经济的思路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承担着特殊使命。要实现规划确定的"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目标,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论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要原则落到实处,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快推进区域乡村全面振兴,为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