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诚宏 《世纪桥》2011,(24):31-34
一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画面的右侧是当年红军的一面旗帜,旗裤上标着“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11个大字;旗面的上角是一颗五角星,红旗中间是镰刀和锤子;左侧是一位年轻英武的红军号手,头戴八角军帽、腰后挎着手枪,昂首向前站立,手举军号正吹……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是和饱含战斗精神的歌曲相伴相随的。在我军历史上,战斗精神的歌曲创作与演唱源远流长,涌现了千百首出自官兵以及专业文艺工作者之手的优秀作品。由陆定一、李伯钊合写的《打骑兵歌》,即是这样一首颇具典型性的流行名曲。这首歌的歌词流畅,通俗易懂;曲调铿锵,朗朗上口,在红军中广泛传唱。它将打敌骑兵的战术动作,凝练为歌词,简单易懂;又激励着红军指战员们勇敢地同敌人的骑兵作战,极大地激发了红军指战员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不少报刊曾披露过英国人勃沙特在中国的传奇经历。早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勃沙特曾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离开红军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纪实作品———《红军长征秘闻录》(原名《神灵之手》)。1936年11月,这部作品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通译《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勃沙特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寻找勃沙特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西方人,殊不知早在1936年底,一部名叫《神灵之手》的书就已经在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早了整整一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该书的作者勃沙特是当年被红军作为"西方间谍"扣留并押上长征路的英国传教士之一。对此,勃沙特不但没有怨恨,反倒饱含热情地赞扬红军。  相似文献   

5.
正泰宁县红军街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城岭上街。1933年8月中旬,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军东方军由连城北上,到达泰宁,准备实行第二阶段作战计划。与此同时,由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总部)也从江西抵达泰宁,在此指挥东方军和红一方面军在江西抚河以东地域的战斗。总部机关设在岭上街的陈家大院里。红军总部在泰宁期间,除了指挥红军作战外,还积极开展宣传,巩固红色政权,领导当地群众  相似文献   

6.
1974年江西永丰龙冈筹办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需要征集红军缴获敌十八师电台和红军创建无线电通讯的史料。笔者因此前往北京,在中组部招待所敬访了正在休养的中央军委通信兵部第一副部长刘寅,请他追忆当年在龙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朱德总司令在领导红军创办无线电事业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一、红军缴获敌电台不会使用,朱德运用统战  相似文献   

7.
<正>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里珍藏了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红军印章,印章径长5.7厘米,高6.5厘米,章面边缘宽0.5厘米,印面篆体阳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团第一营之印”字样。长征时期,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红六师红十七团一营随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经湘江战役后转战入川,最后在扎西改编后取消建制,此枚红军印章即为红三军团红十七团一营之用印。  相似文献   

8.
1974年江西永丰龙冈筹办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需要征集红军缴获敌十八师电台和红军创建无线电通讯的史料。笔者因此前往北京,在中组部招待所敬访了正在休养的中央军委通信兵部第一副部长刘寅,请他追忆当年在龙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朱德总司令在领导红军创办无线电事业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9.
站在红军战斗过的山巅赵仁广站在红军战斗过的山巅情思奔涌浮想联翩当年的炮声鸣响在耳际当年的烽火闪现在眼前听到了红军战士冲锋的呐喊驰动雄风高歌着正义的宣言看到了先烈们血染的大旗那光辉照映着万水千山于是从井冈山遵义到延安从延安西柏坡到北京城一条红线穿过风雨...  相似文献   

10.
“朱毛红军军”,60多年前,在中国劳苦大众的眼里,她是曙光,象征着光明;今天,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她是一座奇伟的丰碑。“朱毛红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篇章。人们对“朱毛红军”,目睹者有之——当年的老红军,研究者有之——史学界的朋友,耳闻却不了解者更是有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 “朱毛红军”的来龙去脉,你可知道?王健英教授积多年苦心探踪,将《“朱毛红军”的组织沿革》奉献给广大读者,在本刊连载。这对不甚了解“朱毛红军”的朋友,应当说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60周年。我们编辑整理了当年参加长征并于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地区工作的现已逝世的部分红军人物志略,以示纪念。 ——编者  相似文献   

12.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从通江县城出发,一个小时便可到达。红军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500多亩,这是全国最大的、唯一一个由红军自己修建的烈士陵园。1934年7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由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同志负责修建红军烈士陵园,她还亲自设计碑体、题写碑名、绘制图案,当年10月顺利建成。整个陵园由红军烈士墓、红军总医院旧址和红军石刻标语3部分组成。陵园的大门横式牌坊上,雕刻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1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市行洲红军标语群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红军标语,是井冈山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原始、最完整和内容最丰富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标语群。这些历经磨难保存下来的红军标语,既是革命前辈留给后人的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也是中国共产党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解读这些红军标语,对于新时期党的政治思想与文化宣传工作有许多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红军时期,刘伯承元帅曾两次出任红军总参谋长。然而,在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与李德错误军事路线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路线作斗争的过程中,他又先后两次被罢了红军总参谋长的官职。今天看来,两度被罢官恰恰说明刘帅是一位坚持真理、党性极强、敢于实事求是、勇于与错误路线作斗争的真正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时期,蒋介石除了调遣他的嫡系及各省军队前堵后追和侧击红军外,还利用他掌握的空军优势,派飞机对红军进行空中侦察,发现前进中的红军队伍或驻地时,就用机枪扫射或投掷炸弹。有的,也向红军驻地散发传单,造谣污蔑妄图扰乱军心和民心。战斗时,则利用空军配合炮兵,先对红军阵地进行轰炸、炮击,然后掩护步兵进行攻击。当时,  相似文献   

16.
黎余 《红岩春秋》2014,(10):11-16
正土地革命时期,三大主力红军在实施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先后进入重庆境内,所到之处唤起民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红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在老区群众中广为颂扬和传播,也留下了大量的红军歌谣。这些歌谣,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发自肺腑,震撼人心,既充分讴歌了红军的丰功伟绩,又深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3,(6):33-33
<正>这枚"红军借谷票",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当时战争年代环境影响,是弥足珍贵的红色收藏品,深受收藏家喜爱和追捧。据记载,这种借谷票当年发行有两种,分面额五十斤、一百斤。这张一百斤面额的借谷票,反映了当年红军的风雨历程,也体现了红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精神风貌和军民唇齿相依的鱼水之情,是不可多得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实物教材和党史纪实资料。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7,(9)
正秋叶飘零。1934年秋,对于赣南的红色苏维埃政权,是个生死存亡之秋。红军在决定胜负的"广昌战役"中失利,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红军主力受命秘密向于都集结,准备进行战略大转移,妇孺一律不得随军。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是孩子发动的,然而每一次战争最受伤害的都是孩子。当年,红军留下了千百个孩子,大的八九岁,小的两三岁,更多的是刚刚出世嗷嗷待哺的婴儿。他们是战争最惨不忍睹的一面,他们是人们难割难舍之挂牵。  相似文献   

19.
近期,红军在南雄的革命遗址不断被深度挖掘和保护。广东南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沈荣金和高级教师马修明,收集整理和稍作改动的《当红军歌》面世,引起较大反响,使人们倍感当年党和红军时期宣传工作的成功。红军历来把宣传工作当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与头等大事来抓,本文以中央苏区县南雄为例,浅议红军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宣传方略。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历时一年之久的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终告失败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进行举世闻名的战略大转移——长征。宁化县在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前和转移期间,为主力红军提供了回旋余地,并在筹集资财给养、输送补充兵员、牵制阻滞敌人兵力掩护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