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东区人大常委会把监督和支持区政府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优化群众生活环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努力提高监督实效,促进全区城市建设管理得到较快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伊萌 《公民导刊》2006,(7):43-44
在全社会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垃圾的处理力度,日益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使得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目前医疗垃圾废弃物增长速度仍然十分惊人,已经成为影响老百姓周边生活环境的一大公害,人民群众要求有效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葛洪泽 《小康》2013,(1):75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强调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发展我国的休闲产业和建设休闲城市。我因此提出,文明休闲、创造休闲、廉洁休闲三个概念。文明休闲,就是合乎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通过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文明的层次。创造休闲,就是体现创造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通过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断进行文化和科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探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变,这一改变已经渗入到政治领域引起政治环境的革命性变革。互联网在极大地促进了公民参与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张志哲 《山西政报》2006,(20):33-33
2006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我市将突出抓好深化改革、创优环境、开放引进、大项带动、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六大工作重点,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确保“十一五”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6.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腾飞,农村、农民的需求也在攀升。农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科技内涵、生活质量,转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创建生态文明村已迫在眉睫。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场伟大革命,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举措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7.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长期战略任务。社区作为承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型微观公共空间和重要日常生活领域,既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形成的平台,也是落实管理、服务和设施建设基础,在"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和基础的作用。"两型社区"建设重在推动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从武汉市"两型社区"创建的实践经验来看,"两型社区"已显示出了一种新社会行动的框架:在社区建设目标上,从以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建构为目标到以构建新的生活方式为目标的转变,在社区建设动力上,从政府主导的社会行动,转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8.
教师生活方式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教师文化,是一种自在文化.师德建设与教师的生活方式是自觉文化与自在文化的关系.建设高校师德的有效路径就是从教师日常生活方式入手培育爱岗敬业的品德;从教师工作方式入手培育教书育人的品德;从思维方式入手培育为人师表的品德.  相似文献   

9.
葛翔宇 《群众》2008,(2):57-58
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否则,就会出现上热下冷现象,再好的计划方案都有可能落空。因此,建设新农村要选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从转变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入手,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来武装农民群众,用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改造农民群众,进而实现改变农村面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生活方式的异化是引发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构科学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内含着这一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确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实现美丽而富强的"中国梦",必须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无论是汲取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还是摆脱建设"美丽中国"遭遇的现实困境都要求我们不能再沿袭现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和契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兵者,国之柱石;民者,国之根基。军民结合,乃胜利之本,军民融合,为发展之要。军民融合是全面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决策,也是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力举措。豫军的《军民融合兴中原》,立足中原、胸怀全国、放眼世界,阐释了什么是融合,分析了为何要融合,说明了要怎么融合。豫军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越走越给力、越走越辉煌的军民融合之路。军民融合之情一定会持续融合融在亿万老百姓的心坎上、融在人民子弟兵的血液里、融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上、融在转变领导方式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从道路建设到限价房,从改善人居环境到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关心的焦点.2003年,各级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实事、好事.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应当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谋福利,民生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 《群众》2011,(10):4-6
9月中旬,省委、省政府在常州召开全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城乡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部署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全省城乡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夏末初秋,我赴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石头坡村进行有关撒拉族的民族调查,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循化县也不例外。这里主要居住着撒拉族、藏族,还有部分汉族,早在元朝时,撒拉族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到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撒剌”、“沙剌”、“萨拉”、“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撒拉族。任何民族的生活方式都是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撒拉族先民之所…  相似文献   

16.
叶斌 《群众》2018,(12):50-51
"城市双修"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双修"是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2017年3月,南京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我有幸用五天时间在贵州做了一次深入的访问。在这短暂而又充实的访问中,热情好客的贵州人用醉人的美景和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热情地迎接着我们,也向我们展示了勤劳勇敢的贵州人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取得的骄人成就。特别是:贵州,这个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省份之一,近些年来在加快城镇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这并不是建立在冷冰冰的数字上得出的结论,而是此行我们亲眼见证、亲身经历,确确实实感受到各级政府以及有责任感的地方企业为提高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土地扩张导致大量农地的征迁,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离开了农业生产开始寻求新的生活方式,由此带来户籍身份、聚居方式、经济来源以及工作方式、日常互动上的明显改变,但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只是外在形态上脱离了传统的农村生活,在内核上某小区目前仍旧是形变质不变,是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复制,城乡之间巨大的鸿沟让他们游离于两种生活框架中,市民化进程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美丽中国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与实践层面的深刻革命。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要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为前提,从变革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入手,以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以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绿色生产方式的变革,切实将美丽中国建设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农民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真正转变,许多林草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因此,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有效保护林草植被资源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