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君子”是孔子用来培养学生和律人律己的标准人格。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塑造,以修德为基础,以立志为核心,以笃行为目的。孔子的君子人格理论,对于新时期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修德是君子人格塑造的基础 孔子论君子,多指居家处国和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高尚德行的人。他认为“德”是评价一个人的主要标准。修德的具体内容就是“仁”。“仁”,一是指“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卫灵公》)这是从人际关系和行为方法上论仁,因爱亲人而爱人,因己之立达而使人立达,因不欲施暴于己而不施暴于人,因维护本族本国安宁而不侵犯他族他国。仁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克己复礼为仁”,即不断克服自己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2.
儒家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是否重利,要根据"人"与"利"的具体情况而定,儒家义利观在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儒家"利不可去"的主张,启示我们:要充分肯定人基本的利益需求,而不是相反。儒家"以义节利"的做法,启示我们:必须在道德规范的框架内追求利益,而不是唯利是图。儒家"灭人欲"的激进主张,启示我们: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在相对稀缺的物质资源面前,我们必须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领导者是群众的带头人,不仅要在工作、事业上出类拔萃,而且应该在如何做人上成为部下的楷模。领导者的做人之道很重要,较之领导艺术、管理才能、专业知识等方面,往往对下属有着更直接、更显著的影响。私心重、好虚荣者,其下属就可能多有谄媚、溜须拍马之徒;办事不公,好弄权术者,其部下就可能出现进谗言、陷忠良之贼。而象包公那样为人清正、为官廉洁奉公者,则自然上梁正、下梁也正。所以古人有训:“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商品经济很不发达,长期以来人们在自然经济和小生产的思想束缚下,形成了一些陈腐、落后的道德观念。恩格斯曾说过,一切道德观念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此,人们必须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动而不断更新自己的道德观念。当前,就是要让传统道德观念接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践的检验而决定弃取。现阶段亟待更新的道德观念主要是: 一、用“义利统一”来取代“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重义轻利”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很深,长期来人们轻买卖、贬商贾,“文革”中更大肆宣传“革命不讲个人物质利益”,把“义”与“  相似文献   

5.
儒家和道家哲学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从“性即心而显诸情”的角度理解人或人性,以“仁性”的实现为前提达成整体性的人格智慧,通过“生命实现之证成”的道德进路,实现和证立其超道德的形上本体。道家亦从人本学和文化批判的角度论“道”。就人文说,道乃即“有名”而见其“无名”之本真;就主体说,人乃在其作分别之状态中“观”道的无分别之“妙”。道家的道论,强调的是在人的修为澄汰之体证中道的全体绽出和澄明。儒道两家的不同点表现在其为学进路的差异上,而其形上境界本无不同。历史上的儒道同源说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6.
暴拯群 《学习论坛》2007,23(2):61-62
《荀子.天论》主张“明于天人之分”,目的是要求人们“不与天争职”,即不干预自然。人应做的是“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脩道而不贰”,因为人来源于自然界,要依靠自然界的资源生存,所以要“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即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造福,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归根结底,“人之命在天”。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0,(6):50-50
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隐士。庄子认为,人是自然赋予的,是自然的过程。他的人性自然说与现实社会是相矛盾的,人是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的。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状况,使人们回到自然呢?庄子提出要人们弃知绝欲,忘我无我,做到"与天为一",就是要把自己完全融于自然之中。这  相似文献   

8.
毛胜  王兵 《新湘评论》2010,(9):29-31
掌握财权、项目审批权的部门,凭其特殊的行政职能,历来被人们视为权力部门,戏称这里是“有油水的地方”。在这些部门工作的人,也凭其特殊的工作地位,被人们视为手握实权、占据“肥缺”的人,并称之为“财神爷”。这本无稀奇之处,因为多数人难免要和他们打交道,有求于他们,自然要费心尽力地将他们“供”起来,以达到好人缘好办事的效果。战国时期的齐国谋土邹忌就深谙此理。他的妻妾、客人都说他比城北徐公美,但他亲自调查比较的结论恰恰是相反的。这令其“暮寝而思之”,最后悟出原因所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间的差异耐人寻味,双方在价值旨趣上虽然都强调“社会契约”对个性价值——自由、平等、财产、安全等“自然权利”的保护,但在具体路向上却各趋一途。在洛克看来,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是一种历史进步,因此,人们订立“社会契约”有利于每个人在公共权力的庇佑下获得更大发展;最好的国家是能保障个人“自然权利”的政治制度,这当然非“人民主权”的民主政体莫属。而依据卢梭的视角,人类由“自然状态”迈向“社会状态”意味着人的“社会——理性”异化,所以人们订立“社会契约”的目的在于解决异化问题;最好的国家是符合社会“公意”并克服“众意”(人们出于私心而杂合的异化理性)的民主制度,只有它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人民主权”国家。卢棱的学说强调克服“社会——理  相似文献   

10.
义利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仁智互见,莫衷一是。而为世代认同并沿袭至今的则是“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这种传统的价值观不失其双重命运:被批判和被运用。而矛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们又如何才能走出这理性和情感的“二律背反”呢? 人们对“重义轻利”价值观持否定态度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将义利对  相似文献   

11.
李贽的思想比较庞杂,不是很严密,严格说起来,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体系。但其基本思路还是有的,那就是在心性问题上,提倡“童心”,肯定“私心”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强调“人欲”的合理与必然性;在个人行为上,推崇“率性而为”;在社会伦理上,倡导男女平等,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德性、智能等方面的平等,要求不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这些思想中要求个性解放的基本倾向是显而易见的,因  相似文献   

12.
魏征论廉政     
道德之厚,莫尚于轩、唐;仁义之隆,莫彰于舜、禹。欲继轩、唐之风,将追舜、禹之迹,必镇之以道德,弘之以仁义,举善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为人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者,只以取诮,将何益乎?齐桓好服紫...  相似文献   

13.
共享,即共同享有。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水平上,对共享发展的认识和诉求也会不同。古人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苟富贵,勿相忘”。这是古代中国人关于共享观念的朴素认识。  相似文献   

14.
谋位与谋政     
古人有言:“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够,而耻智之不博。”纵观历史,正是这种患德不崇,耻智不博的思想情操,铸成中华民族谦恭礼让、贤德厚道的优良传统美德。   半个多世纪前,陶行知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一品百姓”的口号。他毕生以此自勉勉人,“想老百姓,做老百姓,爱老百姓,学老百姓”,是一个光彩照人,彪炳史册的“一品百姓”。鲁迅先生一生无品无级,却常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为睡狮猛醒摇旗呐喊,“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陈嘉庚先生无位无爵,为支援抗战,不惜毁…  相似文献   

15.
诚 实 守 信 是 中 华 先 哲 们 推 崇 的美德 。孔 子 曰 :“人 而 无 信,不 知其 可也。”墨 子云 :“政 者,口 言之 ,身必 行之。”这 些 名 言 警 句,口 传民 颂 ,流 传至 今 ,足 以 表 明 ,诚 信 ,是 自 古 以 来人 们 所 共 同 认 可 的 立 身 处 世 之 本 ,治国 为 政 之 道 。 在 历 史 上 , 我 国 虽 有 “君 子 爱财 ,取 之 有 道 ”的 说 法 ,但 诚 信 与 社会 经 济 活 动 的 联 系 并 不 紧 密 , 主 要表 现 为 人 们 立 身 处 世 的 原 则 。 而 在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今 天 ,诚信 已 经 渗 透 到 社 会 经 济 …  相似文献   

16.
《新湘评论》2010,(8):27-27
“和”,就是恰如其分。中国的儒家经典著作《中庸》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人的感情和欲望都应合乎分寸,不走极端,这样社会才会和睦、安定。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0,(8):27-27
“和”,就是恰如其分。中国的儒家经典著作《中庸》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人的感情和欲望都应合乎分寸,不走极端,这样社会才会和睦、安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说的“老庄后学”即通常所谓的“庄子后学”。以下着重从人学角度,略论老庄后学的思想特点及其对老子和庄子的继承和发展。 一、人性自然——老庄后学的人性论 老庄讲道与物的关系,讲人之得道,是从道与德的分别上加以论述的。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德是道在主体之中的呈现;庄子讲“泰氏……其德甚真”(《应帝王》),也是道见之于主体的展示。但老庄都未明确地论及“性”的问题。老庄后学则对“性”所论甚多。如说:“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自然无问,谓之命;留动而生  相似文献   

19.
曾凡朝 《理论学刊》2007,(6):104-107
杨简的易学视野下的工夫论以人心自明自灵为前提,强调“不起意”。它以“毋意”为纲,以止绝意、必、固、我为内容。杨简所谓的意不仅仅是指私欲和从个体之“小我”出发的意念,而是指游离于本心自然发育流行之外的一切思维,一切不合乎道德本能的意识活动或意向状态。必、固、我是意态的表现。意起欲兴,人心始昏;意起而私,物我裂分。明心显道,惟有“毋意”一途。毋意就是顺循人所固有的灵明良心善性,“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这样,工夫和本体在此得到了完美而有机的统一,心学的本体论和工夫论在内在理路上得以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20.
包家新 《探索》2006,(3):180-183
墨子的治国法律思想主要围绕着平乱求治,欲构建秩序社会。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之进行了阐述。一是从法哲学层面分析社会动乱的总根源是“不相爱”、“罪生于别,乱息于兼”,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方案;二是从礼法制度层面分析社会动乱的原因是“异义”、“无政长”,提出“法天”、“尚同”、“明鬼”的社会控制三法,维护原始宗教信仰,建立强力政府以“一同天下义”;三是从吏治层面分析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为政者不贤达,提出创建“尚贤”为政的新社会秩序;四是从法的价值取向“利民”角度分析社会动乱的原因是民之“三患”,提出“强力非命”治“三患”的民生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