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凯 《长江论坛》2015,(4):34-37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就武汉目前的情况来看,重中之重的战略举措有二:一是通过改造升级重振制造业,使之成为武汉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重要基础;二是大力发展有特色的、能够与制造业育机融合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武汉转型升级的主要依托。  相似文献   

2.
《台声》2020,(5)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重灾之地,武汉以"封一城、救一国"成为疫情防控最前线,武汉与武汉人民坚强勇敢的付出与壮举,无不令人动容。台湾布农族群中学校长脉树·塔给鹿敦,为表达对武汉的敬意,创作一首新诗《致勇敢的城市——武汉》,见证了两岸人民共同致敬武汉之情,传达了台湾少数民族对武汉的深深敬意。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战略已经成为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政策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中部崛起,就必须积极培育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武汉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武汉城市带建设,可以使之形成中部地区强劲的增长极,并通过加强与中部各城市带的联动协作,进而发展成为全国第六个增长极。  相似文献   

4.
武汉大会战从1938年6月初日军攻陷安庆始,至1938年10月27日武汉彻底沦陷为止,为时4个多月。中日双方在此次会战中投入的兵力之多、作战规模之大、战线之长以及死伤之众在八年抗战中皆属罕见。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等数千里国土皆成为我军进行民族圣战之辽阔战场,可歌可  相似文献   

5.
自1987年底两岸开放探亲以来,辛亥首义之都武汉已接待了来自海峡彼岸的数十万游客.这些台胞中的一部分人出于故土难离,或是钟情于武汉的投资环境,摇身成为武汉的投资者,在三镇投资兴办了大大小小400多家台资企业.余明进,这位台商投资武汉的先行者,他的名字是与“拉斯维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90年,结伴来内地旅游的台湾青年丁万、余明进来到武汉.他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地位的飚升莫过于近代。1908年日本驻汉领事水野幸吉在其所著《汉口》一书中说:“汉口者,贸易年额1.3亿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视察者艳称为东洋之芝加哥”,为什么穿过了漫长的时间隧道的武汉,会在近代实现它的崛起,并在城市的近代化中成为广陵  相似文献   

7.
武汉乃九省之通衢,雄楚之重镇,饱含着中国人民御外辱、争发展之艰辛,见证了新中国的伟大业绩。而熟知武汉的人都知道,六渡桥乃武汉的中心和黄金地带,也是武汉之标志性城区,它南临长江和汉水,东邻江汉路,西接著名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北边则为武汉的腹心地带,孙中山先生铜像一直矗立在此。六渡桥的地位就好像重庆的解放碑、南京的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地位的飚升莫过于近代。1908年日本驻汉领事水野幸吉在其所著《汉口》一书中说:“汉口者,贸易年额1.3亿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视察者艳称为东洋之芝加哥”,为什么穿过了漫长的时间隧道的武汉,会在近代实现它的崛起,并在城市的近代化中成为广陵绝响?她的未来应该怎样发展?这也许正是皮明庥先生研究武汉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动机。皮明庥先生的新著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创意产业发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武汉独特的人文魅力和文化资源,是发展武汉创意产业的不竭源泉。为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武汉不仅应成为“制造业大市”、“现代服务业强市”,还应率先建设“创造大市”,构建未来的“创意之都”。  相似文献   

10.
去年第2期,本刊曾刊发了《聚焦武汉新世纪发展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文章;今年的人大、政协会上,“如何提升武汉的综合实力和地位”成为代表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刚刚召开的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罗清泉在报告中强调,将努力增强武汉城市竞争力作为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面对东部城市率先发展,西部城市大力追赶的夹击之势,武汉如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确实是新世纪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的宝贵"资本".应该牢固树立城市竞争最终是城市文化竞争的观念,立城市之根,铸城市之魂,强城市之基,扬城市之韵,走"文化武汉"发展道路.基于武汉地域文化资源的合理运用对武汉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对武汉地域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25)
正孙中山对武汉有着特别的感情,在其所著的《建国方略》中对武汉做了充分的展望,他提出武汉是"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拟将武汉‘首义之区,变成模范之市’"。"武汉三镇一共有几座孙中山铜像?""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曾预言‘大武汉不一样’,有哪些都变成了现实?"10月24日,武汉中山舰博物馆在武昌举办《孙中山与武汉》图册首发式,中山舰博物馆工作人员还举办了一场有趣的"孙中山与武汉"专题知识讲堂,让社区近百名听众获益良多。中山舰博物馆馆长王瑞华告诉记  相似文献   

13.
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百湖之市"美誉,本不该缺水。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已遭遇10多次干旱之年,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为何"丰水之城"屡遭"大旱之痛"?笔者回顾了武汉农田水利建设的演进历程、基本现状和存在困难,并对加快武汉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部地区自古就是一片富庶之区,它占据全国10、7%的版图,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着全国23%的GDP。伴随着“中部崛起”的号角,它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无疑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武汉,在中部崛起的进程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台商投资而言,又有哪些机遇呢?武汉,中部崛起的“引擎”有人说,“二十年前的机会在深圳,十年前的机会在上海,今天的机会在武汉”。更有人预言,武汉城市圈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区之后,中国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区,有可能成为中国第四经济增长线。回溯过去,武汉有着十…  相似文献   

15.
董玉梅 《世纪行》2007,(2):44-48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这百湖之市的武汉,必定是不缺桥梁的。从唐代开始,武汉的地界上就有各式各样的桥梁存在。由于时间的久远,很多的桥梁随着河流湖泊的消失而消失了,没有给我们留下可以寻找其踪迹的印痕。明清时期,随着地方历史文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6,(12):F0002-F0002
黄陂区是武汉市版图面积最大的新城区。文化底蕴深厚,境内距今3500年的盘龙城被认定为“华夏文明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和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出生地。区位优势独特,与主城区五桥相连,境内的天河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门户机场之一,正在建设的武汉北铁路编组站为亚洲最大铁路编组站,毗邻长江黄金水道,构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展空间广阔,形成南部经济发展带、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东部农业综合开发区、西部庄园经济示范区和中部前川卫星城五大强势经济板块,着力建设成为武汉重要的新型工业区、都市农业区、…  相似文献   

17.
武汉是我国内地的特大中心城市,位置居中,通江达海,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国家开放开发由沿海向内地推进,国家经济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武汉日益成为台湾大财团、大企业瞩目之地。有30多家台湾大财团、大企业来汉考察过,其中11家已有投资,2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政治运动或革命战争 ,都会有伟大的文化运动与之配合 ,与之呼应 ,为之呐喊 ,为之服务。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为抗战服务的革命文化也便成为五彩缤纷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湖南是中国伟大抗日战争的重要省份 ,因而也是当年抗战文化运动蓬勃繁荣的省份 ,抗战初期尤其如此。众所周知 ,抗战初期的武汉 ,是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及其军委所在地 ,也是中共中央长江局所在地 ,是国统区的抗战指挥中心。因而当年的武汉 ,抗战文化运动极为兴盛 ,如火如荼。长沙的抗战文化运动也蓬蓬勃勃 ,有声有…  相似文献   

19.
“九省通衢”常用于比喻武汉市交通之便利,地域之广阔。而今,武汉已不再满足其“九省通衢”之誉。 1997年4月16日,经国家验收批准,武汉航空口岸(即天河机场口岸)对外国籍飞机开放。这标志着武汉航空口岸由地区性航空口岸升格为国际性航空口岸。从此,地处中国内陆的武汉,不仅从长江走向了世界,而且从空中跨出了国门。武汉水运口岸:经国家批准,1980年对航行国际航线的国轮开放;1992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航空口岸:原南湖机场口岸1987年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环境质量退化,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建设,武汉已由一座以商业为主的城市逐步成为轻重工业并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态势。1979年至1990年期间,武汉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8%左右。进入90年代后,经济呈现快速增长之势,1991年经济增长10.8%,1992年开始步入快速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