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1986年以来,笔者用比赛可林治疗牛胎衣不下13例全部治愈。使用方法简便、经济,减少了剥离胎衣时对子宫造成的机械性损伤,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2.
黑神散治疗母猪胎衣不下母猪胎衣不下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好期缺乏运动,气血运行不畅或亏损,瘦弱而元气不足,产后无力排出胎衣;或因分娩时间过长,身体倦怠,胞宫收缩、产后阵缩无力,使孕角和子宫交界处发生粘连。笔者用中药黑神散治疗胎衣不下,效果很理想。症状分...  相似文献   

3.
试用麦角新硷注射液,行后海穴注射治疗胎衣不下58例(其中牛42例,羊16例),用药后1~6小时胎衣即可自行排出。 治疗方法 将患畜站立保定在六柱栏内,于后海穴(肛门与尾根之间凹陷正中处)向前上方与尾荐椎平行刺入4~6厘米,注药2~3毫克,用药1~2次可排出胎衣。 病例 商丘地区良种场,1头4岁奶牛,1980年6月21日来院就诊,该牛产后胎衣不下,不吃不反刍,精神沉郁,弓背频频努责,口腔滑利,结膜淡白,后阴部污染,有少部分胎衣脱出阴外,排出腥臭粘液,站立不安,回头顾腹,后躯不时摇摆。 治疗 麦角新硷注射液2毫克,后海穴一次注入,0.1%高锰酸钾水冲洗子宫, 1小时胎衣自行排出。  相似文献   

4.
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病,过去曾采用手术剥离,操作不慎易损伤子宫或引起局部感染等。近三年来,笔者运用我院已故祖传四代名中兽医李骏业老先生遗留下的辩证施治牛胎衣不下的中药验方,配合西药,疗效甚高。临床收治14例产后3~6天胎衣不下的奶牛和耕牛,一次用药后4~7小时胎衣均能自行完整脱落,无副作用,无后遗症。 中药处方 党参150克、酒炒车前子150克、蝉蜕25克、益母草100克、红糖200克,共为细末,开水冲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来,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70余例,取得满意疗效。临床症状 奶牛胎衣不下分两种,一种是全部胎衣停留在子宫腔和产道内;另一种是部分胎膜残留在子宫内。无论全部或部分胎衣不下,患牛都表现有弓背、努责、阴门排出腐败恶臭的液体,甚至发烧不吃等全身症状。治疗方法 ①子宫放置土霉素40片或洗泌汰栓10枚或宫得康栓剂3枚,一次徒手放入胎膜与子宫之间。②后海穴注射缩宫素:用穿刺针从后海穴(牛尾巴根下凹陷处)与水平成15度向上刺入6~  相似文献   

6.
从1980~1984年,笔者在注射子宫收缩药的同时,又在子宫内投放呋喃西林,共治疗8例牛胎衣不下,收到满意效果。经治疗的母牛发情正常,配种后全部怀孕、正产。 治疗方法 首先将呋喃西林粉1.5g,装入6个空胶囊内备用。在向子宫内投药前,用0.1%新洁尔灭溶液把阴门周围及垂于阴门外污染的部分胎衣清洗干净,再用一些清洁的消毒液清洗手臂。然后左手牵拉胎衣,右手握呋喃西林胶囊沿胎衣伸入子宫壁与胎衣之间的深处,分2~3处放入胶囊6粒,隔日1次,一  相似文献   

7.
贵刊1982年第6期刚接到手,一看目录上有一篇“治牛胎衣不下的新方”,我还真以为是一篇新的报道,翻开看后并非如此,原来是篇已经第三次报道的材料,只是在标题和文字上稍有更动而已。 我曾经看到1981年某期《河北科技报》上刊登过这篇材料(标题是“治牛胎衣不下的妙方”),  相似文献   

8.
1981年笔者在公社兽医站按常规治疗牛咽部放线菌病11例,8例痊愈,其中3例咽部肿胀顽固不消,后用滴通法(即药液直接滴至患部)治愈。 方法 取站立保定,头稍高,选70厘米的一软胶管(可用猪输精器代),清洗消毒后,在体表量准鼻孔至咽部的长度,再将胶管从鼻孔插入,将所量胶管长度插完为止。助手固定胶管,术者用注射器抽取先备好的10%碘化钾液,从胶管外端徐徐注入。每10分钟20毫升,边注边前后左右稍移动胶管,使药液浸润整  相似文献   

9.
笔者应用中药生化汤加大戟治疗山羊和牛胎衣不下各5例,除一例灌后24小时以后胎衣才脱落外,其余均在5~10小时内自动脱落。方剂为:当归、川芎、桃仁、大戟、炮姜、益母草、香附。其中,大戟羊10~15克,牛30~45克,其余各药均按常规用量。服药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水牛胎衣不下的中西医治疗多年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水牛胎衣不下10余例,均收到满意效果。治疗方法中药可选用催衣散加减,即穿山甲60g,大45g,滑石60g,海金砂45g,急性子50g,草木灰水适量,煎汤取汁候温1次灌服。如用中药没有效果,可...  相似文献   

11.
生化汤对绵羊胎衣不下子宫电活动的作用况玲,姜萍,张红,王振华丁庆伟,潘瑞萍(新疆八一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乌鲁木齐种牛场)生化汤在临床上常作为治疗产后瘀血不消诸症的基础方剂。本文利用生化汤加减探讨对绵羊胎衣不下子宫电活动的调控,作为临床疗效的...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是严重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两大产科疾病。中兽医认为奶牛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均是“血瘀证”的一种临床表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制的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的“清宫液”、“胎衣净”经几年来的临床应用,分别对治疗化脓性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探讨“活血化瘀”治则在上述两种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我  相似文献   

13.
牛赤白带下     
本病多发生于乳用牛,其它家畜少见。系由于胎衣不下、子宫淤滞、流产、或因处置难产剥离胎衣时手术不良而致。有的也可因种公畜交配而受感染。其它如长期缺少运动、光照不足等因素,均能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京、南通三个国营奶牛场1982~1991年8635个分娩胎次的调查,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平均为18.38%。不同奶牛场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差异极为显著,其中南京甲场最高平均为25.78%(75/2936),南京乙场次之。平均为17.89%(658/3678),南通场最低,平均为8.51%(172/2021)。奶牛胎衣不下与其年龄、胎次、产犊季节、异常分娩(流产、早产、双胎)、妊娠期、既往胎衣不下病史及产奶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奶牛生产中可根据妊娠期、既往病史等因素作出胎衣不下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自1977年以来,我们用鲜柞木嫩枝煎汤,治疗母畜产后胎衣不下,均获良效。 方法 采新鲜柞木枝顶梢2~3寸长的嫩枝,一头母猪每剂1~2斤,耕牛3~5斤,切碎捣烂,加水文火煎之,分早晚灌服或任自食。如果13~24小时仍不见胎衣排出,再灌服一剂。 效果 共治疗母畜产后胎衣不下:猪10例耕牛5例,均痊愈。  相似文献   

16.
胃状膨大部便秘是难以治疗的一种便秘疝。近几年我们用浓盐水隔肠肠内注射法治疗此病,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两年来共治疗16例,除一匹老龄马死亡外,其他全治愈。 (一)药品工具 15厘米长的14号封闭针头一个,硬质胶管一米(猪的投药胶管也可),100毫升注射器两具(连续注射器更好),10%浓盐水500毫升3~4瓶。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78年以来使用高渗盐水和液体石蜡从直肠直接向秘结点内注射的方法,治疗胃状膨大部阻塞32例,全部治愈。 方法是将患畜用六柱栏保定,经直检确诊为胃状膨大部阻塞后,用16号或18号静脉注射针头,接上一米左右的输液胶管,手握针头进入直肠内。将针头刺入阻塞的胃状膨大部秘结点,胶管的另一端留在体外。助  相似文献   

18.
邯郸市峰峰矿区兽医院用酒和车前子治疗牛胎衣不下13例(奶牛11头、黄牛2头),服药后最多两天即可衣下。 方法是:车前子250~300克,酒(市售白酒、兽用75%酒精均可)适量,以拌湿车前子为度,药酒掺拌均匀后点火烧,边烧边搅拌,酒烧完为止。放凉后碾成药面,加温水成稀汤样,一次内服。  相似文献   

19.
猪、羊,也不能粗暴地将其摔倒,以免引起膀胱破裂。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牛可先通过直肠内穿刺,对猪、羊先作腹腔穿刺排出部分尿液,然后再行探诊。对猪、羊除通过腹壁触诊外,亦可将其前躯抬高,进行直肠指诊,以确定膀胱积尿的情况。对膀胱破裂的病例,要做腹腔穿刺(腹水混尿液不易闻到气味,可装在试管内加热到沸点时即可闻到明显的尿臭)。对公牛进行直肠检查,即可触到积尿的膀胱,紧张而膨大。  相似文献   

20.
奶牛在产后12小时内不能排出胎衣者,一般认为是发生了胎衣不下(Retained Fetal Membranes,RFM)。与其他家畜相比,牛容易发生RFM。在无布病流行地区,正常分娩后RFM的发病率为3~12%,平均7%,在异常分娩后的母牛及患布病的牛群,RFM的发病率高达30~50%,甚至更高。由于RFM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对奶牛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关于生殖激素水平变化与RFM发生的关系,Agthe和Kolm(1975)报道,RFM牛产前孕酮(P_4)水平低,而雌激素水平在产前12小时明显升高。Chew等(1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