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亚宁 《求实》2005,2(Z1):48-49
9·11事件点燃了阿富汗战争的导火线,新世纪的第一场战争在世界上两个实力十分悬殊的国家--美国和阿富汗之间展开.美国以反恐为名向阿富汗发起战争攻势,这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暴力)的继续,并加以发展.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1]因此,不管这场战争的进展如何,结果怎样;不管人们如何定位或是评价这场战争,这场战争都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思索这场战争对国际安全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总结从苏联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怎样认识苏联的模式,研究从列宁到斯大林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把握和比较他们的基本思路,并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搞清楚他们思想变化的原由和实践的得失,对于加深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现实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点燃了阿富汗战争的导火线,新世纪的第一场战争在世界上两个实力十分悬殊的国家———美国和阿富汗之间展开。美国以反恐为名向阿富汗发起战争攻势,这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暴力)的继续,并加以发展。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1]因此,不管这场战争的进展如何,结果怎样;不管人们如何定位或是评价这场战争,这场战争都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思索这场战争对国际安全的启示。阿富汗战争不仅仅关系到美国和阿富汗这两个直接当事国,而且关系到整个世界格局的走向;给全世界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人们…  相似文献   

4.
1925年12月17日零时,上海滩。 一辆没有鸣笛没有开灯的黑色囚车,驶到南市蓬莱路嗄然而止。几个军警从车内推下一个气宇轩昂的年轻人,夹拥着朝荒野奔跑。年轻人据理抗争着,军警忙捂他的嘴,断断续续的抗辩声仍在旷野间回荡…… “不管你们把我怎样,都达不到你们的目的!” 年轻人握紧的拳头高  相似文献   

5.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曾有过一次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段话的核心意思很明确,就是肯定列宁在苏俄初期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即新经济政策的思路"比较好".那么,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个评价?是不是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6.
夏学民 《求实》2012,(Z1):46-47
部队基层中(连)队的两个主官通常是基层党支部的正副书记,他们之间团结与否,不仅关系到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强弱,而且关系到基层全面建设的好坏。一、基层主官不团结的主要表现一是分工分家。就是说,两个主官分工太清楚,军事主官只管军事,不管政工;政治主官只管政工,不管军事。相互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斯通认为,归纳性的“科学的历史学”已经式微,计量史学也已衰落,叙述史学正在复兴,其原因应归结于基本经济决定论模式的幻灭和知识分子对意识形态信仰的逐渐冷落;出于对史学危机(实质上是僵化的史学叙述模式的危机)的回应,叙述史学集中“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环境”,即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窘境。从僵化的史学理论中突围,新的叙述史学以宽广的视域、多变的视角,把目光投向社会的低层,从历史的表象伸入到思想的岩浆中——这才是历史的源泉,真实、鲜明、强悍,富有激情和活力。李云峰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就是从僵化的史学叙述模式中…  相似文献   

8.
从哪条路真正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现阶段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的立场,阐明全面深化改革决不能"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出创新性回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弄清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阐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科学界定;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和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两个方面,阐明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沈宝祥 《唯实》2001,2(12):3-6
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对这些变化怎样认识,是当前思想解放的焦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与时俱进.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书本上的某些个别论断或原有的观念和做法,思想认识就会不合时宜、脱离实际、陷入僵化.  相似文献   

10.
农民的联合之路邹涣德农民和土地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农民和土地之间,以怎样的一种生产关系才能使这两者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不管如何,最终还必须是联合起来,不仅仅是土地的联合...  相似文献   

11.
执政考验,首先是领导干部经受考验。保持先进性,首先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先进性。从实际情况看,我认为,领导干部主要应做好七个方面的表率:一、既要坚定不移,又要与时俱进,做忠于信仰的表率。坚定不移是“坚信”问题,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不管遇到什么风浪,马克  相似文献   

12.
《红旗文稿》2012,(22):4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讲,"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指改革开放前的传统社会主义路子,当然也包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路子。改旗易帜的邪路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完全放弃社会主义的旗帜,走资本主义的路子。还有一个也是指我们不能照搬现在一  相似文献   

13.
林丕 《新视野》2000,(5):24-24
从1997年10月至2000年7月,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已连续出现了两年零10个月的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也已连续出现了两年的负增长(从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对这一现象应当怎样认识呢?它是不是通货紧缩呢?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认识。一  首先,我认为它不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有三个标志:(1)货币供应量显著减少;(2)物价持续负增长;(3)经济出现衰退(负增长)。  这三个标志并不是平列的,在三者之中,第一个是基本的、决定性的标志。这是因为,所谓通货紧缩,其基本内涵就是货币(即通货)供应量的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4.
在2003年3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最后通牒"式的电视讲话后,全世界的人都意识到,不管各国怎样"反战",战争还是来了.伊拉克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阿里度里说了一句话,令人十分感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国家的总统命令另一个国家的总统离开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后,怎样选出"成熟"的领导人和领导集体呢?邓小平讲了五条标准,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一文中。选改革者。改革大业不半途而废,改革巨轮顺利航行,必须选坚定的改革者。邓小平强调:"如果我们摆一个阵容,使人民感到是一个僵化的班子,保守的班子,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4,(5):54-54
这是一部可以源源不断给人补充内在能量的书。不管你想成为怎样的人,面对世间何种烦恼,你都可以从加措活佛对人生的加持与开示中获得改变的力量,把自己变得更好。世间一切苦乐都只是一步之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更有力量的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七五”计划的重大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好“七五”计划,以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激励斗志,用愚公移山精神和五年的扎实努力,使“七五”计划由蓝图变成现实。“七五”计划是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地提出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这是学好“七五”计划要紧紧抓住的一个关键问题。改革已经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僵化的旧体制,开始转向充满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真正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为它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新的特色。 (一)、邓小平正确处理了“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在“破”的基础上“立”、在“立”的基础上发展,把人们从“左”的僵化思想束缚中  相似文献   

19.
朱继东 《红旗文稿》2013,(18):34-37
深刻反省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我们发现,本来应该是与党同呼吸共命运的新闻媒体,在苏共亡党过程中竟然起了推波助澜甚至反对党的作用,被称为压倒苏共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应该如何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从中又该得到怎样的时代警示呢?一、新闻宣传战线的主管领导思想"僵化"导致了新闻宣传工作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20.
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当前人们普遍议论的热点。但要实行党政分开,一个首要问题则是更新思想观念。克服陈旧过时的僵化观念,为党政分开扫清思想障碍,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一、更新观念是党政分开的关键九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以更新观念为先导。经济体制改革如此,政治体制改革也同样必须如此。围绕党政分开的问题,僵化观念的困扰恐怕较之经济体制改革更为严重。这不仅因为这种僵化观念积淀极深,而且还有更为深层的复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