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月,在广州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笔者拜访了筹建“世贸”的一位执行董事、来自台湾的吴强之先生。吴先生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感到的广州速度是什么?”作为一个广州人,当时我竟回答不上来。我只告诉吴先生,在1992年12月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发展水平评价中,广州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的第三位,次  相似文献   

2.
“168××××”,拿起电话,按下这个号码,你就会听到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对你说:“您好,欢迎您收听……”服务电话,悄悄沟通了四面八方。广州出现“咸湿”电话? 1993年1月的一天,广州一位记者从朋友口中获知一个传闻:广州出现一个“咸湿”(色情)电话,只要你打通一个电话,便可以听到一些有关“性”的内容。记者不信,可朋友言之凿凿,甚至连电话号码也附上了。于是,记者拨通了那个电话。细听之下,原来所谓的“咸湿”电话,不过是一些性教育的内容。例如“怎样  相似文献   

3.
1987年8月的一天下午,拱北通往广州的公路上,一辆“日野”豪华大客车在奔驰。澳门来客X似睡非睡地斜躺在舒适的高背靠椅上。他做“水客”的营生已非一日,此行头站在拱北已经顺利得手,下一站是福建,菩萨保佑,相安无事,那将又是一条大鱼……“日野”一个刹车,惊醒了X的黄粱梦。车子已经进入广州市郊。几位先生敏捷地登车。一个小伙子摸摸架子上的一个提包,“这是谁的?”  相似文献   

4.
一样的天空     
90年代的第二个星期天,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庄严的正门,正在举行一个特殊的集会。站在正中位置的,并不是一个接一个的重要发言人,而是一位身着黑色连衣裙的小姐,她不停地比划着手势,逐字逐句为广扬上的大批“视众”进行“翻译”…… 1月15日晚,广州友谊剧院。一位从北京赶来的红衣歌星满怀激情地唱着《掌声响起》,步下舞台走向剧院两侧的通道,把一束束歌迷献上的鲜花,转赠给那里一个又一个的“轮椅人”……这“红”与“黑”的穿插,使“关心与爱心——广州市民关心伤残人士系列活动”掀起了动人的浪  相似文献   

5.
人们也许不会这样苛求想去广州酒家的人肯定不少。广州是我们国家开放、改革的一个窗口,服务行业被称作“窗口行业”,而广州酒家,这个窗口中的窗口最令人瞩目!令人瞩目的是两句话。“食在广州第一家”!会“食”的广州人都这样说。作为佐证之一,这个以经营正宗粤菜著称的广州酒家,近年来推出由108款名贵菜点组成的“满汉全  相似文献   

6.
呼唤“公共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的40亿? 又一个中原制药。又一个广州乙烯。又一个珠海机场。 40亿,相对于投资达80亿的广州乙烯和投资上百亿的珠海机场来说,这个“水漂”还不算大。只是,它那“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的悲壮命运与当年无数的“一号工程”何其相似。  相似文献   

7.
广州好城古越千年饱阅沧桑消劫烬缅怀缔造接前贤山立五羊仙这一阅《望江南》,道出了我们的老市长朱光对广州城的一片眷恋之情。人人都道“广州好”,广州到底“好”在哪里?本栏请来几位“老广州”,翻出了街谈巷议中广为传播的关于这座古老城市的轶闻、典故之类,施以“新角度,新思路”的烹调手法,唯望列位读者尝过这味特色菜后,有一种俚语所说的“翻寻味”的感觉。这样,本栏“识我广州,爱我名城”的目的便达到了。这一期先说说广州城的路和巷。  相似文献   

8.
广州人早有“爱靓(美)唔爱命”的说法,但历来却取贬意而用之。“食在广州”,自古是广州的美誉,而“穿在广州”,原是闻所未闻。早些年,听说上海姑娘上下班都是一个个花枝招展,但如窥视他们饭盒里的,却是说不得的,不是还令不讲究衣着的广州人听了颇有点安慰,甚至有点得意吗? 如今却大不相同了。举个例吧,这两年,女装高筒皮靴成了广州姑娘的宠物,实在是由于大冷天广州姑娘也时兴穿裙子,于是成了一种地地道道的“裙带”关系,便“一荣俱荣”了。实际上在寒风里穿着裙子等候公共汽车的姑娘们,都喜欢往候车亭的角落里挤,要不然就是对汽车迟迟不来尤其愤慨。  相似文献   

9.
在深圳和广州,最近出现一个词,写作“蒲吧”。估计是香港传过来的说法和写法,所以看起来有点怪怪的。如果换成全国人民都易懂的,可写作“泡吧”。在广州,酒吧的前辈大概是“红蚂蚁”。早在三四年前,听说常有本地的“文化名流”在那里聚会。作为“蒲吧”一族,我去见识了一下,但基本上没见什么“名流”,却多是老外。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位北京来客对我说:我是北京的个体户。我很佩服广州的个体户,他们居然敢在自己的家门口摆档。还那么抖(他笑了笑)。我们北京的个体户,都是‘十字军’。”世界历史上有过著名的“十字军远征”。用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远离家门口开档。何故?“在家门口,总有点不大自然。”他说:“看来广州青年的思想真够解放的。”所谓“思想解放”,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追求人格个性化的一种表现。广州青年的追求,也经历了三部曲的变迁。第一部:千人一面。这是一个令人索然无味的年代:一样的解放鞋,一样的蓝制服,一样的坚定有力的手势,一样的气势豪迈的步伐,一样的意味深长的微笑,一样的百倍警觉的眼神……第二部:盲目模仿。这是一个“热风”不断的年代。一会是录者机热,一会是太阳镜热,一  相似文献   

11.
提起华侨新村,人们一定会想起广州文化假日酒店旁边那西式洋楼、中式庭院、绿树垂荫、鲜花吐艳的地方。不错,那是广为人知的华侨新村。但你是否知道,广州正在兴建另一个“华侨新村”?这个新村居住的虽然都是华侨或其家属,却没有一个是活人。广州的另一个“华侨新村”坐落在市东北郊,它的名字叫——广州中华永久墓园。“在这里谈恋爱也可以”提起墓地,人们脑海里往往浮。现出一派荒凉凄清的景象:乱石岗上,杂草摇曳,一座座小土坟……但闻说中华永久墓园却非同一般, “象一座公园那么漂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久前,  相似文献   

12.
去年11月,广州市举行了一次金融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咨政会。当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开枝见到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和肖灼基时,他感慨万千地说:“我们是做梦都想搞金融中心啊!” 金融梦,梦金融,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广州魂牵梦萦的,是成为一个金融中心。 童大林在他的发言中,对广州的金融梦且喜且忧:喜的是“广州终于说话了”,忧的是这个话说得还很不够,这个梦做得还不  相似文献   

13.
广州,一座华南地区的大都市,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经济活剧。有人说,“广交会”永远都不会落幕,一年到头,广州各式各样的展览、展销、展示会、娱乐节、欢乐夜,令人目不暇给,谁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1988年12月至1989年2月,广州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灯会热。 1991年8月31日至9月11日,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书市”,使人惊呼广州人搬走了一座书山,创历届书市之最。随之而来,就有了“法律书展”,“艺术书展”、“科技书展”,……广州又有了书展热。……广州真热,展览真热。然而,您是否知道,在广州的另一角,一些展览却是冷冷清清的。  相似文献   

14.
6月20日,在广州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称:“以目前的广州楼价,有七八成广州市民买不起房。”他还以自己为例说:“广州很多房子价格超过2万元,平方米了。我是副厅级干部,每月工资8000多元,两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相似文献   

15.
半年前,在广州发生一件盛事——英国女王访穗的一些轶闻,也许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传播呢! 那么,读者是否记得当时曾经报道广州少年宫一个美术教师把一幅女王肖像画送给女王的新闻?你们知道它背后的一个动人故事吗? 一对夫妇的戏言与愿望人们叫他“大卫”。他没有告诉我们,是什么时候,又是什么原因,人们开始这样称呼他,反正,谭继霖,他这个本来的名字都没有多少人叫了。他与他的职业、事业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真正充满艺术气质的“大卫”。一天,大卫似乎有点神秘地对  相似文献   

16.
“到深圳来吧,这里有另外一种生活!”郭万达,南开大学博士,现任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研究部主任。每当他的四处找工作的朋友和师兄弟向他征询安身的好地方时,他总是不加思索地说这样一句话。郭万达1992年初次南下,先到的是广州。但他发现,在广州,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外地人”。语言不通,环境陌生,这个江西客家人不愿在广州“客居”下去。而在深圳,“本地人”成了稀罕之物,随处可闻的普通话让“外地人”的感觉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下过“海”,又平静地上了岸。一切都那么从容、自然。关键  相似文献   

17.
金秋十月,1992年杂志的征订期又到了。明年,将满七岁的南风窗,又将为广大读者送上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呢?不久前在广州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书市,书山人海,热闹非凡,导致多年绝迹的“排队抢购”现象又在广州重现。来自全国各地400多家出版社的“招牌菜”,汇聚成“东西南北精品屋”,使近百万广州书迷有了品尝、挑选的机会。精品的追求,可以说是现代文化消费的一个新趋势。“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从都市“精品屋”的流行到近几年各种期刊“精华本”的走俏,可以证明消费者的需求正向精、尖、高转化,正进入一个新档次。本刊今年上半年于全国首创杂志“包退”服务,就是着眼于提高质量、琢磨“精品”的。大半年来的实践证明,今年本刊的质量确有显著提高,许多读者称赞为  相似文献   

18.
1993年3月,乍暖还寒的广州街头,一个话题,一个联系着千家万户的话题,街谈巷议.热火朝天。从普通工人到专家学者,从家庭主妇到市委书记,几乎人人都卷进了这一场讨论。一个月后,在广州市副市长石安海的办公室里,他和我们谈起了“交通整治”这一话题。“我每天都在绕路走”记者:厂州前段时间突然爆发了一场“交通辩论大赛”,对此您怎么看。石安海;我认为是好事,一来反映了广州市民对广州市政建设有了更多的参与感:二来也反映了广州市政府的开明和民主。广州市历来有这个传统,还记得你  相似文献   

19.
广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策源地;广州,当代国际大都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这里,从来就不是什么“文化沙漠”;这里,正在营造新世纪的文化“绿洲”。 最近举行的广州市第五次文化战略研讨会,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广州举办的一场“八方荟萃——优化‘大珠三角’营商环境研讨会”上,香港大学教授迈克尔·恩赖特先生讲起,他在广州考察的时候,多次听到人们眉飞色舞地谈到广州新机场,说它建成后将会如何如何雄伟、壮观,到时候珠三角就会有一个真正的国际机场。迈克尔很惊讶:“人们似乎忘记了,香港与澳门都各自有一个国际机场,而且也是在珠三角。” 迈克尔向《南风窗》记者求证,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