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首先要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检察权的属性及检察权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按照公正高效和有利于监督制约的要求,通过检察机关内部的机构调整和职权配置,整合现有资源,更有效地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  相似文献   

2.
《政法学刊》2022,(1):97-104
检察官的职权配置是构建检察官责任制的前提和基础。在检察一体化下,检察权兼具司法与行政双重属性,检察官的职权配置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与特点。检察官的问责应以违法办案行为或违法监管行为为依据,排除案件处理结果(或错案)作为问责的标准;检察官的问责范围取决于风险的分配以及注意义务的分担。检察官的问责程序应同时包括司法问责程序与行政问责程序,我国当前的问责程序与检察权的司法属性明显不相适应,应根据权责统一原理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宋凯利 《法制与社会》2013,(33):151-152
检察职权内部优化配置是检察机关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按照公正高效和有利于监督制约的要求,通过内部的机构设置、职权配置和调整职权4-i-~的具体方式,整合现有资源,更有效地行使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权。论文从厘清检察机关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二者关系入手,在分析“分散型”和“集中型”两种职能配置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适度分离型”模式配置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的合理性及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明确了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一元论"视角下的检察机关诉讼职权和监督职权均具有法律监督属性这一共性,是法律监督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检察权在横向上分为侦查权、公诉权和监督权;纵向上则关系到检察权能如何在检察院之间、检察官与检察院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合理完善我国检察权之配置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使命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主办检察官负责制是一种新型执法办案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其制度框架遵循检察工作一体化规律与执法办案司法规律的有机统一,着眼于改革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组织体系及其管理模式,改革执法办案审批模式,规范执法办案程序,凸显主办检察官团队的主体地位,健全执法办案监督制约机制;其核心要素包括组织形式、选配和考评、职权设定、审批流程、责任划分、监督制约、履职保障等几个方面;其改革的预期收益在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执法效率,保证办案质量,促进检察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6.
日本检察官素有“刑事司法脊梁”之美誉,不过,2009年发生的邮费优惠案中检察官大量滥用侦查权力的行为,使得日本检察机关遭到广泛质疑,声誉扫地.该案反映出,检察侦查过程中的非法讯问难以遏制、内部监督在防止侦查权滥用方面乏力等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与日本检察官“成果主义”司法文化、法官对检察官的顺从等深层次原因密切关联.中日两国在司法传统、诉讼文化、检察侦查权配置及其监督制约方面有诸多共性,这使得日本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及其实践对我国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主任检察官制度是为弥补当前检察活动和检察制度中的诸多不足与缺陷而开展的一项试点改革工作。检察机关要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执法效果,必须在总结之前主诉检察官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使检察活动的模式架构更加符合司法办案规律和检察工作规律的现实需求。主任检察官制度正是一项对检察机关现行办案组织框架的具体化设计和检察职权的科学配置。有必要从当前主任检察官制度实践的现实情况出发,进一步深入探讨主任检察官制度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8.
建立主任检察官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确认主任检察官在法律上的地位;以主任检察官办案组取代科层制,实现扁平化与专业化管理;探索不同模式下检察官办案组织的办案责任制;完善检察一体化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检察官的职务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的公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公诉制度雏形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曲折的发展完善过程。我国公诉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在执法思想上,从"重打击、轻保护"向"打击和保护并重"的转变;在职权配置上,从偏重"职权主义模式"向"混合型模式"的转变;在执法过程中,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转变;在与其他政法机关的关系上,从"重配合、轻制约"到强化诉讼监督职能的转变。我国的公诉制度体现世界诉讼文明和司法工作规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完善我国公诉制度,要进一步强化公诉职能,强化公诉权的独立性,强化公诉裁量权,强化对公诉权的监督制约和加强专业化公诉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主诉检察官制度的施行激发了主诉检察官的责任意识,使案件高质量的完成有了基础。当前主诉检察官制度存在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缺乏一定的竞争机制,不利于主诉检察官制度的长远发展。主诉检察官制度的未来建构在于建立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引入竞争轮换机制,建立一定职务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石磊 《法制与社会》2011,(14):42-43
检察机关的职权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检察机关能不能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职务犯罪侦查权既是法律监督权的一部分,也是国家法定侦查权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从实体角度对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进行重新分析,以求得对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主化的进程,台湾地区刑事司法改革的实质内涵,几乎就是以检察职权的改革为其核心.强势美国司法文化的侵袭、审判制度长期扭曲的觉醒、政治力量的推波助澜、司法效能不彰错误的祭品等因素直接影响了检察官的职权的修正和变迁.只有在扫除黑金,打击重大犯罪上永不止步,通过树立检察官的司法公信形象,贯彻追诉犯罪角色功能,做"法治国"的守护人等方面加强力度,方能展现刑事司法制度全新的面貌与姿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强调的是人民检察院的集体独立,即便授予检察官权力,也是为了保障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法律并未规定检察官独立行使检察权;而其它许多国家或地区则更多地强调检察官的独立,甚至在十分强调检察一体、上命下从的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是如此,意大利甚至将检察官独立类同法官独立。作者认同检察一体、上命下从的制度建构,这里所主张的检察官独立只是一种与检察一体调和下的相对独立,对于两者如何调适下文将作专门论述。对于是否应当给予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首先,主体转换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民事行政检察案件的三级审批制存在着行政管理色彩,不完全符合司法应有的属性,但在尚未配置主诉检察官的民检部门,三级审批制仍有存在的必要。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克服了三级审批制的缺点,但其强调主诉检察官个体独立行使职权并承担责任的特性与民检抗诉权行使的慎重性不完全一致,故而需要对主诉检察官责任制进行必要的改造,使之符合民事行政检察的特点。为此,笔者提出对主诉检察官有限赋权和必要的控权,建立主诉检察官领导下的集体评议制。  相似文献   

15.
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高检院加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旨在强化法律监督、更好完善办案责任,实施以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权责比以往有了更清晰地界定和区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案效率,强化了办案质量。但是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主诉检察官的选任还缺乏相对统一明确的程序、主诉检察官职责范围还不能够清晰地界定、制度上还没有对主诉官完善的考核机制、实施主诉检察官制度还缺乏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本文从对主诉检察官制度产生的背景等方面认真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并根据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健全对主诉检察官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主诉检察官办案的执法档案、建立健全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健全主诉检察官在办案中的权责机制、建立健全职业收入保障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以期能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检察机关内部,检察权行使的主体是检察官,建立科学合理的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保障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提升执法公信力、防范冤假错案的必然要求。1999年起,最高检在全国推行起"主诉检察官"制度,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运行规范,各地具体实践不尽相同,又由于缺乏足够的权力制约和职务保障机制,造成实践中主诉检察官作用有限,且队伍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主任检察官"制度应运而生,并频频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现行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本文将从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价值评估、组织体系的构建、对主任检察官的监督制约和职务保障等方面做一综合思考,以期把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脉搏。  相似文献   

17.
要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为政法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致力于强化监督制约,进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确保司法公正。要致力于提高打击能力,更加有效地打击  相似文献   

18.
主任检察官制度是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核心。当前在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点建设中主要存在主任检察官主体地位不明职权不清等一系列问题。在一系列问题中,如何实现主任检察官权责利的有机统一,以及如何避免该创新性制度重新陷入"行政化"的老旧窠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克服以上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明确树立主任检察官相对独立行使检察权以及"权、责、利"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严格选任制度;积极探索配套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健全立法。本文试图通过以上合理化建议,为顺利构建我国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搭建科学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刑事诉讼中,检察官享有广泛的职权,其权力行使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普通公民都有重大影响。笔者认为,对检察官的权力,一方面要注意避免权力的滥用,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其积极行使权力,并留有一定的责任豁免空间。这种责任豁免,不是赋予检察官逃脱法律制裁的特权,而是要着重维护社会稳定和打击犯罪。对检察官来说,"责任承担"与"责任豁免"之间  相似文献   

20.
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行刑事诉讼法凸显了人民检察院的地位,而作为实际操作者的检察官在刑事诉讼法中却隐而不显。在刑事诉讼中应当保障检察官独立行使检察权。当然,这种独立是与作为检察体制建构基础原理的检察一体原则相调和的产物。对于检察事务,应当贯彻法定主义,规定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范围,严格防范上级对于下级权力的侵分与限制;对于检察行政事务,应当贯彻检察一体、上命下从的原则。为了防止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所带来的弊端,应当建构相应的诉讼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