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尽管马克思本人没有直接写过国际关系理论方面的文章,但他对资本主义的研究给了许多国际关系学者以启示。后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国际关系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世界体系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出发点,对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和评述,但由于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遗产态度的不同,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山东师范大学李爱华教授主持撰著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书,于2006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新作着力考察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斯大林关于国际关系问题的重要思想,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做了积极的探索。在当前有关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的情况下,这部书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江泽民对现代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论述是其国际关系思想的重要体现。这些论述主要收录于《江泽民文选》第一至第三卷,主要反映在时代主题、和谐世界、综合国力、新安全观、大国关系和多边外交六方面。江泽民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国际问题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准确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最好教材。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教授李滨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一文中,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一些作品和世界体系论、依附论以及考克斯、海默等人的理论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应以四个要素为共性:(1)冲突的和动态  相似文献   

5.
微观层次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以人格化的视角观察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行为、探寻国际冲突的根源,成为传统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切入点.现代意义上微观层面的国际关系研究十分注重个体的认知能力,强调政治领袖和决策精英的外交理念、才能、素质以及外交家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应变能力在国际关系演变中的特殊作用.因此,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已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综合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为进一步理解政治精英在国际关系和外交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独特的理论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6.
张建新 《外交评论》2009,26(2):114-122
拉丁美洲国际关系理论的知识谱系,既深深扎根于欧美国际关系理论传统,又对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这与拉美各国在政治经济上既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欧美中心”,又不断探索自主性发展道路的现实状况是相一致的。虽然欧美国际关系理论在拉美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本土化理论(发展主义和依附论)却为拉美国际关系研究赢得了世界声誉,不仅成为发展中国家国际关系理论的典范,而且为拉美地区国际关系理论向更高水平迈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构建中国国际关系学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中国国际关系学体系应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和平与发展具有恒久性、普利性、人本性的特征,以此作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主题,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要求,能够反映国际关系演化发展的历史规律,能够明确评析各种国际关系现象的价值标准,能够形成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向度涉及人的交往活动和人的认识活动两大方面.前者主要包括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和世界历史的研究,后者则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和哲学史的研究.而文明史的研究可以将上述两大向度最有效地结合起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多向度,意味着从业者必须努力拓展学术视野,积极建构更为宏大、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使自己在理解和解释复杂的国际关系事实时具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掌握着国际关系研究的话语霸权,塑造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范式并从学理层面论证其霸权合法性。冷战结束以后,出于理论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政治现实的挑战,国际关系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欧洲国际关系研究在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研究议题、理论流派等方面与美国展开了积极的话语权竞争,成就了"欧洲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美国的话语霸权。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与地缘政治重心的东移,国际关系研究的亚洲意识也逐渐觉醒,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自主性建设已初见成效,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有所提升。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在话语权建设上存在诸多不足,应进一步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推动理论创新;寻找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突破口,挖掘新的研究支点;拓展话语平台,为外交话语体系提供学术支撑。只有制定正确的话语权战略并付诸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面对女性一直是处于国际政治"竞技场"以外的失语者和不可见者的境况,众多女权主义者们提出了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这个理论以它独特的研究视角重新审视国际政治的理论与现实,"社会性别"成为了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随着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不断成长与成熟,此理论也形成了众多流派,即女权主义经验论国际关系理论、女权主义立场论国际关系理论和女权后现代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关系学作为一种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历史学对其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历史学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资料来源;为国际关系理论提供历史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国际关系研究不局限于历史学。它必须借助其它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重新整理,从而找出通则性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国际关系学界正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学术研究,这是学科发展繁荣的又一可喜现象。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应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实事求是精神为指导思想,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我国几代领导人、政治家、外交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外交实践中提出的国际理论、战略和方针政策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3.
楚树龙教授的近作《国际关系基本理论》首先从外交政策和世界政治经济两个层面解读国际关系,然后用中国学者特有的眼光观察世界并在一些领域作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始终贯穿着对人的关注,它显露的人文关怀意识和揭示问题的角度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进行梳理和类归,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重视以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及其所隐含的价值论体系为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在呈现流派繁荣和学科成熟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科学与伦理、必然与偶然对立割裂等一些哲学意义上的重大缺陷。认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需在哲学层面加强基础性探索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应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参照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谱系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强调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应更具鲜明的实践品质,并尝试提出了“和谐的国际社会”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概念和命题。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中国视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引进介绍和借鉴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有中国的角度和中国的视野,只有两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做好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和中国外交的研究。在国际关系历史的研究方面,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的思想与实践;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面,有必要挖掘中国思想家们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的外交实践中,许多问题也有必要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的视野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6.
《外交评论》2017,(1):1-22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当下总体上呈停滞状态,既有理论无法全面有效地解释现实国际关系,在预测方面更是有心无力。为了提升国际关系研究的学术水平,维护国际关系学科的独立性,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亟需再出发。为此,应当寻找可靠路径,以开辟新领域,写出新篇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特别是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使其能够成为推动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发展的可靠路径之一。依循这一路径,研究者应当从当今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趋势出发,立足跨国关系性状态这一逻辑起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汲取传统研究方法的精髓,不断发明新的研究方法,努力实现人文和科学两种方法的融和,在系统深入地研究当今国际关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新命题、新范式,积极开展学科内部各范式间对话和跨学科对话,高度重视各种地方性国际关系理论成果,努力实现国际关系理论的包容性、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时空问题》一文(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4期)中,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力平教授通过考察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提出了自己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定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刘教授肯定斯坦利.霍夫曼的说法:"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陈玉聃 《外交评论》2011,28(3):120-134
在国际关系学中,文化研究虽然已成为重要内容,但对于各种具体文化形式的考察仍然相对缺乏,并且学者们也倾向于仅仅从外交和权力角度来研究文化。本文对音乐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尤其注重其复杂性和独特性。音乐在表达上具有抽象性,形式上具有国际性,同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因此,音乐既被各种国际关系行为体用作工具来建构认同、服务外交、促进和平,同时,其本体在形式和内容上又可以相对独立地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关于音乐与国际关系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我国实行文化外交政策和构建和谐世界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惠耕田 《外交评论》2006,50(3):96-103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属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其理论基于人类解放的认知旨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中产生了不仅注重批判,更加注重建设的建构主义理论。应用沟通行动理论研究国际关系成为欧洲建构主义的特色,这种以理解具体行动意义为目的的阐释学方法不同于美国建构主义对行为的实证研究。沟通行动的应用研究解决了结构与行为体互构机制的难题,避免了建构主义经验研究中的结构偏向,使行为体的施动性重回研究视野,奠定了规范内化的微观基础,从而回归了建构主义的实践本体论。国际文化的制度化,国际制度的合法化以及国家的社会化都离不开国家间的沟通行动。另外,国际关系中公共领域和生活世界的存在也使得国家间沟通行动成为可能。但是,虽然沟通行动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科学传统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但是对于国际体系中的突现现象,仍无法予以有力的解释,这也显示了沟通行动理论应用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关系理论合成是学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国际关系理论合成的内涵、动力、路径与限度.不同于综合解释模式和折中方法,理论合成作为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式,其目的是构建新的理论.因此,在国际关系学科中,成功的理论合成是稀少的,其应用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