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赵利根 《半月谈》2003,(16):43-45
来自青岛海关缉私局的迟黎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以45岁的“高龄”(中国派出维和警察的年龄上限),凭着在老山前线猫耳洞里自学的英语基础.硬是闯过一道道难关,成为中国海关系统中被公安部派往东帝汶维和的第一人。一年时间里,他两获联合国和平勋章,并获东帝汶海关最高荣誉勋章、东帝汶警察荣誉勋章,为在东帝汶维和的中国警察争了光。  相似文献   

2.
王然,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女民警, 2000年 9月同其他 39名中国警官一道,执行我国派遣参加联合国东帝汶维和任务。 入 选   东帝汶战乱暴发后,中国向东帝汶已经派出了 15名警察,执行维和任务。 2000年夏天,应联合国的请求,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公安部答复联合国维和部队,同意于 10月份之前,向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增派 40名维和民事警察。公安部领导指出此次增派维和民警,必须“举全国公安之力,选派精干警力,配备一流装备,力争最佳效果”。作为一名从事外事工作的女警官,王然也跃跃欲试。一天下班回家,她试探着问丈…  相似文献   

3.
今年 5月 13日,在东帝汶首府帝力举行了中国维和民事警察维和奖章颁发仪式。从 2000年 1月至今,我国共派出四批维和警察,共计 74人次。目前,中国警察中有一名同志担任东帝汶过渡当局警察副总监,还有多名同志担任了地区警察局局长、副局长等重要职务,中国维和警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为祖国争了光。  相似文献   

4.
李晓明当时就是我赴东帝汶第三批维和警察中的一员.身份是维和警队副队长。当时.他只有26岁。此前,李晓明在全国范围内的维和警察选拔考试中,凭借出色的英语水平和警务技能给公安部外事局领导和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5.
1999年9月,为维护东帝汶的和平与安全,积极参与联合国东帝汶维和行动,充分发挥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大作用,应联合国请求,我国向东帝汶派出了第二批维和民警。江西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黎光明、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杨敏同志作为我省首批维和民警被派遣到任务区。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他们克服了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等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努力工作,恪尽职守,公正执法,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并以一流的素质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荣获了联合国颁发的“联合国勋章”,展现了中国维和民警的良好形象和风采,也为我省公安民警争了光。为此,我们特别刊发了黎光明和杨敏两位同志自己采写的,在东帝汶维和时的工作生活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每当哪里发生动乱或灾难,就会出现头戴蓝色贝雷帽的维和天使,他们临危受命,热血勇敢,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天使。2012年10月21日,广西公安系统派出13名维和精英,远赴南苏丹进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这是广西自2000年以来派出12名维和警察到利比里亚、东帝汶、海地等国家地区出色维和,并受到联合国的嘉奖以及公安部的奖彰之后,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8,(2):62-62
2月11日,东帝汶总统、总理官邸几乎在同一时间遭叛军袭击.总统奥尔塔腹部中弹,总理古斯芒则逃过一劫。随后.东帝汶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引起联合国关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声明谴责叛乱分子,要求东帝汶各派通过政治与和平手段解决所有争端。2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决议,将联合国东帝汶综合特派团的任期延长一年,至明年2月26日。该特派团最多可包括1608名维和警察和34名军事联络员及其他官员。目前的特派团成员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41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覃华是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猇亭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痕检专业的副高级工程师,今年36岁。 2003年10月27日,覃华作为中国维和警察来到了遥远的南太平洋岛国——东帝汶。2004年6月24日,他圆满完成了任务,返回祖国。 覃华自幼聪颖,16岁就考上了大学。1984年,这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凭借自己渴望成为一名警察的执著以及令人羡慕的高考分数,走进了著名的中国“福尔摩斯”摇篮——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警察生涯。他在大学时代就狂热地爱好英语,参加工作以后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与生俱来的认真、好学的特点,为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扎实…  相似文献   

9.
李晓萍 《人民公安》2006,(11):40-42
“亲爱的周先生:我十分高兴写信给您,以东帝汶任务区总警监的名义推荐嘉奖中国警队的队员余炜婕。炜婕在任务区参与了多项警务行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她能与多个国家和当地的同行建立起出色的工作关系,并总是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去完成每项任务,表现出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时整个任务区指今的执行。我相信她已成为你们国家和警察队伍中一名优秀的大使。我这里毫不犹豫地支持她参加其他任何一个任务区的维和行动……”  相似文献   

10.
杨应辉,云南保山人,2003年12月入伍,一级士官。2006年3月随部队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担任扫雷犬训导员。维和期间工作表现突出,被维和工兵营党委评为“维和标兵”,被联黎司令部评为“优秀训导员”。联黎部队司令克劳迪奥把仅有20次赠送纪念牌机会的其中一次给了他,称他是“训导神手”。  相似文献   

11.
他在2005年到2008年3年时间1095天里.395天在维和集训营.513天在维和任务区:他先后两次带队出征苏丹维和任务区.两次获“联苏团特别贡献奖”、两次荣立二等功,所带分队均获“联苏团集体特别贡献奖”:他是战斗在维和一线职务最高、时间最长的中国维和军人,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年初,通过广东省公安厅 的资格考试和近4个月的强化培训以及 最后的联合国甄选考试,36岁的刘大 海取得了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的资 格,“能成为一名防暴队员是我无尚的 光荣和荣耀。”刘大海兴奋地说,大学 毕业后一直当刑警的他,现供职于深圳 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刑警大队。今年内, 他将兼任另外一项工作——中国维和警  相似文献   

13.
“我是发言人。请提问!” 两会上,在追逐李肇星的记者中,一名外国记者说:“李肇星是全世界的‘外交明星’。以前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现在他在两会上重放光芒。”那么,这位“铁嘴外交官”是怎样炼成的呢?  相似文献   

14.
倪峰 《时事报告》2010,(3):63-66
2010年1月13日,海地强震,8名中方维和人员罹难。他们用生命践行了联合国宪章中“免后世再遭战祸”的誓言,谱写了一曲中国维和行动的赞歌。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辽宁省公安厅组建警队赴东帝汶执行民事维和任务,省公安厅将此警队培训重任交付于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这是我省第一次单独组建警队执行维和任务。作为此次为何警察英语培训教师,特将此次英语培训思路、方法及内容作以介绍,并就相关内容进行思考,旨在总结此次英语培训任务,为进一步完成好积累维和警察培训工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周国升 《创造》2008,(9):37-37
本刊向简光洲约图片,意外发现他与云南的深厚情缘。他是东方早报“雪域童年”支教活动的随团记者,同时也是支教志愿者。在云南的大山深处,他与孩子们结下了深深的不了情。由此,我们得以通过他的这段与三鹿事件貌似毫不相干的经历,从一个侧面了解简光洲“为什么要点‘三鹿’的名”。  相似文献   

17.
我是新闻人,朱镕基当总理时,我关注他每一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那确是很重要的节目。中国总理答记者问的精彩一页,就是在朱镕基手上开创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不仅收录了他五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还收录了他“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在境外的演讲和答问”、“接受香港记者境外随行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石洁 《人大论坛》2007,(3):17-18
“从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替他们说话,为他们办事,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这是记者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采访省人大代表班福元时他所说的话。  相似文献   

19.
平凡是福     
鲁钟鸣 《政策》2009,(1):60-60
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时.许多记者采访他的家人。有记者问杜鲁门的弟弟有何感受?他一语惊人:“我为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但我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农夫,用自己的手养活了自己,照顾了父母。”听罢此故事,我为杜鲁门的弟弟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20.
我是2000年9月24日第二批从北京出发去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的。我被分到了罗思帕罗思省,那是东帝汶最东边的省,距首都帝力市228公里,并在那里一直工作到任务结束,有三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令我至今难忘。这是我第一次真枪实弹的经历第一件发生在2000年12月20日晚上。那天我和一个马来西亚警官、两个当地警察上夜班。12点多钟,我正开车在镇中心巡逻,省警察厅指挥中心的塞内加尔值班警官用电台通知我说,有11个身穿迷彩服的人正在袭击澳大利亚民事警察的住房,他们踹门,用石头砸窗户,企图冲入屋内,让我们马上赶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