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几年,烟台高新区新引进集聚两院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国家杰出青年1人,省"泰山学者"24人、省杰出青年3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坚持政策引才与强化宣传并举,着力形成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强大磁场。研究出台了《加快"人才特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蓝海英才计划"  相似文献   

2.
正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关键在人,首要靠才。近年来,寿光市始终秉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省"泰山学者"6人,"鸢都学者"和潍坊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人,与企业合作的"两院"院士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抓好县域人才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县级处在招才引智梯  相似文献   

3.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烟台市大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全市现有创新型人才3.5万人,其中,院士2名,享受政府特贴人员188名,省泰山学者设岗单位11个,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省首席技师25名。一、牢固树立人才强市战略改革开放30年,烟台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GDP从1978年的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威海市文登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发展之本、突破之要,加强工作机制和政策创新,推动全区人才规模不断壮大、层次结构不断提升,为推动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0多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省泰山学者5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省首席技师5名、齐鲁文化之星4名,先后三次被评为"山东省  相似文献   

5.
高安市自2004年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及宜春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谋求发展,紧紧抓住育才、引才、用才等环节,努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体制,挖掘人才资源,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增添人才活力.目前,全市人才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辽宁省决定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双千计划"。从2013年起,计划用10年时间遴选2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优秀专家、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辽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暨"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相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按照3个层次7类人才研究制定辽宁"双千计划""1+7"配套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寿光市坚持转型升级、人才先行的发展理念,大力创新政策机制,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了人才与产业发展互动融合、互促共赢。目前,全市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人,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8人,合作院士17人。以人才为支撑,近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列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第24位,连续5年被评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是河北人才工作快速发展的30年.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以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体系,为全面建设经济社会强省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长子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有关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人才工作稳步推进,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实践,探索出一套"培训+使用+激励"的三联动工作法,创新开展人才工作的做法,在全省推进人才强县座谈会上作为典型进行了交流,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全县人民发展致富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为推进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一是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了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首先,  相似文献   

10.
江宗禾 《江淮》2011,(8):18-19
我省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党政人才队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1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89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2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1.3万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发挥人才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1.
黔风 《当代贵州》2010,(14):1-1
<正>近年来,贵州各级各部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四个一"人才工程、"双五百"人才工程、"公推直选"、"公开选拔"……一系列举措使我省形成了良好的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和格局,人才梯队结构更趋合理,层次脉络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2014,(2):35-36
人才资源,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跨越发展最需培育、最具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省以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以创新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抓学习研究工作水平有新提高以专题学习谋划工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们发挥济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倾力打造儒学人才高地和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推动两项特色工作融合发展,实现了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一、充分发挥儒学人才作用,强化儒学研究传播"话语权"。发挥20余名儒学大家、泰山学者和尼山学者的作用,围绕"四个讲清楚",产生了一批影响广泛的研究成果。支持省特聘儒学大家安乐哲开展"翻译中国"活动,对《论语》等儒家经典进行外文编译;由省特聘儒学大家陈来领衔举办专题讲座,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促进儒学研究成果向民间传播。引导儒学人才将儒家文化精髓融入干部政德教育课程设计,新打  相似文献   

14.
正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省科学院党委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全球化引进人才,系统化培育人才,创新机制用好人才,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都实现了快速提升。近年来,引进培养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0名泰山学者,全院具有博士学位科研骨干达到300多名,并且在广泛的科技合作中积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借力京津,协同发展,必须要实施"人才优先"战略。一是优先创新人才政策。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出台接地气、真管用的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省市县分别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措施》,加大改革力度,加强部门协调,打包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12,(12):35-37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千人计划",深入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北京市努力把握海外人才发展规律,抓住人才工作关键环节,坚持"知寻引用"的人才工作方法,为海外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吸引了一大批首都发展亟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知"——知道北京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使用,"知"是前提。北京市注重掌握经  相似文献   

17.
盛竹轩 《新长征》2012,(4):13-15
省九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不断创新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大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着力打造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工作,把我省建设成为高端人才聚集地。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愈来愈成为地方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一极。为此,青岛开发区提出并实施了区域综合性人才开发计划——"智岛计划",努力打造人才特区、形成人才高地,把贯彻落实省  相似文献   

19.
李小中 《唯实》2014,(5):72-73
<正>近年来,江苏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中,结合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积极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和对象,以人才高地建设争创江苏发展新优势。南京市江宁区依托南京创建"紫金人才特区"和辖区内科教资源禀赋优势,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双基地为重大契机,大力创新人才政策和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人才特区",连续多年荣获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区。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10,(10):4-4
9月15日上午,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我省人才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会议提出,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努力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