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齐鹏 《半月谈》2003,(18):62-63
前不久,由10多家媒体发起的“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评选活动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评选结果显示,很多青少年眼中的文化偶像不是鲁迅、冰心、巴金这些文化巨匠,而是张国荣、王菲、赵薇等娱乐明星。这一评选  相似文献   

2.
祁建 《传承》2009,(5):58-60
偶像,是我们曾经有过的,后来又失落的那些榜样。偶像,是过去的雷锋、张海迪,也是现在的周杰伦、王菲,偶像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回顾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偶像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3.
虚拟偶像文化源起于早期二次元文化,是数字技术生成的拟真世界。作为虚拟偶像粉丝群,“90后”“00后”的媒介使用偏好从需求到动机、从媒介消费偏好到媒介消费实践存在着文化心态的代际差异。“90后”青年群体的媒介使用抉择的需求和动机更多地是以工具性动机、情感满足性动机为主,而“00后”更重视成就性动机和自我实现的价值,体现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参与形式。一方面,“90后”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展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并存的一种价值取向,在偶像文化消费过程中,他们更多的是漫步者、流浪者和观光者,是“被动的消费者”。而对于“00后”来说,倾向于后现代去中心身份认同,他们兼具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混和价值”取向,他们在生存—幸福价值、传统—现代两个维度,均表现出“双高”特点。  相似文献   

4.
虚拟偶像作为一种有着特定技术“偏向”和文化“偏向”的新媒介,催生了新的粉丝文化,承载着青年群体不同于现实的乌托邦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虚拟偶像顶流的A-SOUL,其起伏缠绕着资本方、中之人和粉丝等不同力量的共振和博弈,成为对这一新的粉丝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典型案例。粉丝和虚拟偶像A-SOUL构建了更为亲密、双向奔赴、共情共生的准社会关系,来自不同亚文化圈层的粉丝之间搭建起互联网文化的“巴别塔”,但是不同力量间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永不塌房的女团”最终走向塌房。然而,这场青年群体尝试构建亲密关系乌托邦的试验仍然有其积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鲁迅,曾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然近年来,鲁迅作为一个偶像,引发了学术、文化界诸多争鸣。如今,围绕绍兴市准备拆除“鲁迅纪念馆”,也许又将爆发一场争论。本期编发的文章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已超越了这一事件的本身意义,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周保巍华  相似文献   

6.
赵德明 《当代广西》2007,(18):53-53
地域文化特色是特定地域的名片和宝贵的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文化含量的今天,区域文化在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和工业发展方面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不开发利用,文化的潜在价值就难以体现,因此挖掘地域文化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永福县在挖掘和弘扬福寿文化同时,不断补充和丰富其内容,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十大寿星”、“十大孝星”、“四世同堂和睦之家”等评比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时下,有一股不正常的“泛文化”现象,即凡事都往文化上沾边。某些文化商贩,怀着一种猎奇心理,大写特写所谓的“名人轶事”,进行伪劣文化传播。有一篇谈名人趣事的文章,说是鲁迅先生不仅很怪,而且怪到出现了怪癖——养蝎虎。就是养那种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动物。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养蝎虎,竟被贴上“蝎虎文化”的金,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最近又看到了另一篇更为令人惊诧的文章——《毛泽东的“抽烟文化研究”》。这篇奇文很有“功夫”,它以比蝎虎文章更为“深刻、细致、丰富”的文笔,从毛泽东的烟史考证,到毛泽东的烟瘾评估;从毛泽东的香烟“品牌文化”,到毛泽东吸烟的“烟具文化”,一展无余。最后,作者的结论是:毛泽东是个伟人,伟大之处也包括他的吸烟。呜呼!这究竟是文学的枯竭、文化的悲哀,还是文人的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鲁迅宣传全盘西化,所以主张根本不读中国书,要读外国书。”这种观点是否符合鲁迅本人的实际情况,很有澄清的必要。 鲁迅关于“不读中国书”的主张出自他所写的《青年必读书》一文。该文是应北京《京报副刊》之约,对该刊“征求青年必读书十部”专栏的一篇复文。鲁迅在“青年必读书”栏内故意未  相似文献   

9.
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大省”的界定“民族文化大省”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奋斗目标,在我省正愈加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实践。但是,如何理解“民族文化大省”这一崭新概念的具体内涵,到目前为止,说法很多,却难达共识。笔者看来,若在“文化”、“民族文化”、“大”三个层面认识趋近...  相似文献   

10.
在港台歌坛,偶像型歌手一向有着巨大的市场与良好的人缘,但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偶像歌手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今,从谭咏麟、张国荣到四大天王,从周华健再到张信哲,港台偶像已经经历了好几代。那么,厂一个领军偶像会是谁呢?台湾媒体一向称王力宏为“健康、聪明、帅气的优质偶像”,说来这并不算太过分。因为他不但是当红的偶像歌星,更是当今台湾乐坛炙手可热的创作人和制作人。这位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年轻歌手从小就展现了极高的音乐天赋:3岁学小提琴、6岁学钢琴、15岁开始作曲写歌……现在仍在美国攻读音乐项士的他精通钢琴、…  相似文献   

11.
<正>十大文体特色项目:体现公共文体服务传承性、融合性和多样性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中,拱墅因河而兴,拥有丰富多样的运河文化遗存。因此在公共文体建设中必须传承与发扬好本区域的市井文化、工业文化、漕运文化、码头文化和民俗文化。通过评选,拱墅区首批“十大文体特色项目”应运而生,分别是:上塘街道“浙江诗人之家”、祥符街道“悦读之家”、半山街道“民俗文化”、康桥街道“青春排舞”、米市巷街道“米市文化  相似文献   

12.
周琼 《人民公安》2013,(4):53-53
王菲从小就是邓丽君的歌迷,并靠翻唱邓丽君成名。从1985年的《风从哪里来》开始,王菲至少出过4张翻唱邓丽君的专辑,其中最出名的是1995年推出的《菲靡靡之音》。在这张专辑中,王菲全盘翻唱了《但愿人长久》《初恋的地方》《南海姑娘》等13首邓丽君经典歌曲。王菲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我没有想过,也不认为自己可以超越邓丽君,她是我从小的偶像。"1995年,  相似文献   

13.
关公“忠义”精神与三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庆 《前进》2003,(11):32-34
一“关公文化”是依托三国名将关羽事迹而演绎、塑造的以“关公崇拜”为主题的历史文化现象。作为关公文化之主体的“关公”,是兼具“人”(关羽)、“圣”(关公)、“神”(关帝)三者于一身的复合体形象。不单是历史人物形象或文学艺术形象,而是依托历史人物的真实,经由文学艺术的演绎、塑造,极致地提升为“百代帝王之准则”、“千秋神圣之规模”、“独为妇孺所称”、“百世所崇”的神圣偶像。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关公崇拜现象实质上属于“英雄崇拜”文化范畴。在中国古老的英雄崇拜文化林苑中,关公崇拜现象的辐射力度,即其影响力的广深…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是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省”战略的省份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实施和努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发展迅速,全省民族文化建设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七大后,根据大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省委、省政府又适时作出了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决策,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近期利益往往驱使人疏忽了维护文化健康发展的关注,人们不能辨识“时尚”和现代化的深刻差异,不能洞察文化逆流对国民素质和文化发展前途的危害。当此之际,关心中国文化的人们必须时刻牢记鲁迅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6,(5):36-37
安陆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历史上曾在这里设置郧子国、安陆郡、德安府,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里隐居十年。这里还是全国闻名的“足球之乡”、“漫画之乡”、“银杏之乡”。近年来, 安陆市突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的主题,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不必奉人杰为偶像中国纺织大学副教授郭太风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社会文化,以犀利的笔锋剖析病态弊端,称为一代文豪,鲁迅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不必将人杰奉若偶像,似乎已是时代赋予人们的共识。而今做文章,整段整段抄录马恩列斯毛的语录已经不时兴了,抄摘鲁迅语录的风气...  相似文献   

18.
王启泉 《世纪行》2013,(10):5-7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精品纷呈、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强省。荆门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文化荆门”的战略部署。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积极响应.为“文化荆门”建设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19.
一 近两年来,长江文化及其研究已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1995年8月中旬在武汉举行的“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更是在国际文化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那么,长江文化研究作为一门“新学”,何以能迅速崛起? 我以为,长江文化研究,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要,它的迅速崛起,实为势有所不得不然。 其一,在国际大文化格局中,流域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建设已成为世界性潮流。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河流文化,如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尼罗河、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大河流域文化,正日  相似文献   

20.
蒙乐生 《今日海南》2009,(11):46-47
去年金秋,“海南十大文化名镇名村评选活动”拉开序幕,从民间“海选”全面启动,到上百个参选单位崭露头角,本乡本土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历史遗存竞相展现,精神家园的文化韵味、文化影响、文化认同逐日提升。真没想到,澄迈老城一座古村,像骤然升起的一颗新星在乡土文化星空中格外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