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一贯非常珍惜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并努力开展和发展两国之间的邦交。但当筹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SO周年之际。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对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侵华罪行不但没有悔过之意,反而制造谎言、歪曲历史,大肆制造美化侵略罪行的舆论,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自存自卫战争”、“解放亚洲人民的正义战争”。对此我们不能不严重关注。请看日本《赤旗报》和美国《纽约时报》的报导:1994年12月1日,以日本最大政党自民党为核。G成立了“终战五十周年国会议员联盟”,它的“成立意向书”公然亘称:“日本今日之和平繁荣是建立在二百多万战争殉难者…  相似文献   

2.
梁国扬 《台声》2005,(4):34-35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一贯立场,体现了全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共同意志,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台湾同胞的关心和爱护。这部法律的通过让所有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深受鼓舞。我们坚决支持《反分裂国家法》反对“台独”、反对分裂的立场。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中国,是包括两岸同胞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家园。维护家园的完整,既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也是共同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岛内分裂势力少数人为了一己之私,…  相似文献   

3.
<正>安倍的民族派民族主义已经基本上脱离了日本的国情和实际,而怀着虚妄而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精神,很容易将日本带入歧途日本亲美、反共的民族派民族主义一枝独秀日本的民族主义多种多样,有主张日本民族自立,反美的左派民族主义(革新民族主义);也有亲美反共的民族派民族主义;还有反美反共的新右翼民族派民族主义;赞美战前民粹型民族主义等。2013年,日本其他各种类型的民族主义势力表现都不太明显,唯独亲美、反共的民族派民族主义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4.
《时代潮》2003,(16)
本刊发稿前夕,又闻日本内阁的3名大臣表示将于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参拜靖国神社。8月5日,由日本防卫厅提交、并且在内阁会议获得认同的《2003年度防卫白皮书》公开亮相。此类事件的上演,不能不令人深思。本刊“对‘对日关系新思维’之质疑”系列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发表各自看法。  相似文献   

5.
张焕利 《时事报告》2012,(11):66-67
日本非法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的行为,其实并非简单一场“闹剧”,而是蓄谋巳久的。日本多届政府很早就想把钓鱼岛“国有化”,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日本政府借机公然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国际法效力,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公开挑战。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制定对日战略的基础之一,就是通过美日联盟来保障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美国这一决策始于战后《旧金山和约》的对日安排,其次是《美日安保条约》的签署。60多年来,美国的亚洲战略始终紧锁着“把日本变成美国的附庸”这一设想,其目标是“使日本在战略和行为上与美国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从表面看,“脱亚论”和“亚洲一体论”有很大不同,但其目标却惊人的一致,即都主张日本首先控制中国东北,进而统治整个中国和亚洲。这两种观点,不仅在日本民间很有市场,而且成为明治维新以后历届政府看待亚洲的基本态度,是其疯狂侵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实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的基本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4月20日晚,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公然决定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给“台独”分子李登辉入境签证。4月22日晚,“台独”势力的总后台李登辉搭乘亚航班机,兴冲冲地跑到了日本。这一严重的政治事件又一次暴露了岛内“台独”势力与日本右翼相互勾结、妄图破坏中日关系、分裂中国的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论坛网站2003年5月30日发表了余杰先生的《作为“文化摇头丸”的书法》一文,笔者拜读了余先生在文中提出和引用的一些新鲜观点:中国书法是一种“文化摇头丸”,书法是中国人“掩耳盗铃”式的自慰,是中国文化阶层自愿服用并已经上瘾的、最没有文化的“文化摇头丸”,“中国人对书法的迷恋,说到底也就是对权力的迷恋,这是一种无聊的假文化”,作者认为在下一代中进行书法艺术教学是“荼毒下一代”的行为。对此,笔者就余先生的观点进  相似文献   

9.
日据时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 ,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环 ,它与祖国大陆的文化民族主义 ,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主题、表现形态和话语形式。如对西方人种优良和中国人种低劣的论调加以批驳 ,树立自强保种的思想 ;通过大陆纪游诗文作品表达对祖国山川地理的无比热爱和自豪感 ;探究中国语言文字优于西方语言文字之所在 ;强调历史对于凝聚民气、宏扬民族精神之重要性 ;探寻西方科技、思想、制度等在中国“古已有之”的证据 ,以说明东西方文明各有所长 ,国人不必妄自菲薄 ;揭露殖民者挟“文明”之名 ,以殖民宗主国为模式对其“属地”实行改造等行径的殖民主义实质。  相似文献   

10.
李登辉先生主政台湾以来,曾经多次信誓旦旦地表示,台湾人是中国人,他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他并一再说,中国必须统一,中国必定会统一.在他主导下,台湾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制定出“国家统一纲领”.按理说下一步李登辉先生该拿出实际行动.然而,从最近李登辉先生与日本人司马辽太郎的对话看,人们已深深地感到失望了.李登辉先生与司马辽太郎的对话,是他心底秘密的一次“大暴光”,这里似乎已看不出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应有的感情了.他大谈所谓“台湾人的悲哀”,并把悲哀的根子引向中国大陆,指国民党为“外来政权”,质疑“中国” 的概念,甚至明白无误地表示,北京的两岸统一之念“是奇怪的梦呓”.他还以 《旧约》圣经里《出埃及记》的摩西自况,要带领台湾人,像犹太人摆脱异民族的奴役、压迫那样,建立台湾人自己的国家,“让子孙们不再有老一代同样的遭遇”.难怪此言一出,两岸及海外的许多中国人都为之震惊不已.  相似文献   

11.
《台声》1999,(12)
本刊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猎赈灾的名义,应李登辉的邀请到台湾访问,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发表严正声明,对李登辉趁台湾这次大地震的机会搞“地震外交”,勾结日本反华势力企图破坏两岸和谐,表达强烈的抗议。声明说,台湾发生“九二一”大地震之际,大陆人民基于两岸同为中国人的血浓于水的情感,立即自动自发捐献,官方也表达捐款之意,结果为当局所拒绝。但对石原这样军国主义的政治人物却是由台湾最高领导人出面邀请,不能不使人质疑李登辉的居心。“统联”认为,李登辉勾结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破坏亚洲和…  相似文献   

12.
此报告的作者孙冉,是《较量》的作者孙云晓的女儿。作为“新生代”的一员,对父辈的观点提出质疑,颇有意味。身为一名普通高中生,调查之专业,观点之鲜明,论证之严密,文章所达之水准也令人惊叹。“被比较者”、“被警告者”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权。让我们放下架子与成见,用心倾听来自新生代“自我调查”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日俄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一是俄日首个外交条约《日俄通好条约》签订150周年;二是关于日俄战争的《朴茨茅斯和约》签订100周年。前不久日本首相小泉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庆典活动,而普京总统也曾表示在年内访问日本。人们认为这可能会为长期处于僵持状态的两国关系创造一些缓和的机会。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近日俄罗斯已经将日本从其亚洲外交重点国家的名单上划去,打入另册。俄罗斯从经济关系亲疏的角度,将亚洲国家分成两类,一类是外交重点国家,另一类是次要国家。长期以来,日本与中国、印度和印度…  相似文献   

14.
昌文彬 《前沿》2013,(4):155-157
1936年,日本企欲在成都设置领事馆,图谋将其势力扩张至中国西南。日之图谋危及蒋介石把四川、大西南作为民族生存基础和复兴根据地的对日战略,触及蒋对日妥协退让之忍耐底线,这是蒋对日逐渐转向强硬的起点;在中共帮助和川人坚强抗日意志震慑下,刘湘从设领问题上“联日”和“反日”的矛盾中走向反日。这个反日方向在四川的初步确立是全民族抗战兴起的一缕晨曦。  相似文献   

15.
台湾问题作为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举行的台湾地区“3·20”选举被闹得沸沸扬扬,5月20日,陈水扁在其当选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受到多方质疑的情况下,又强行举行了就职仪式,并发表了措辞含混的演讲,两岸关系前景令人堪忧。随着“台独”势力的猖獗,台湾海峡局势日趋紧张,毫不夸张地讲,今天的台湾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地区乃至于整个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焦点,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相似文献   

16.
第三届亚洲排球锦标赛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九日至十二月一日在日本举行,中国男、女队和中国台北男、女队共同参加. 互相加油女子组预赛,中国队分在第二小组,比赛地点在北九州;中国台北队分在第一小组,比赛在福冈进行.十一月十日,中国台北队首战日本队.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钱家祥,中国队副领队魏纪中、王英兰,专程从北九州乘火车赶到福冈市民体育馆观看比赛.钱家祥副主席对台北队领队郑焕韬先生说:“我们是给你们加油来了!”郑先生连声说:“谢谢!谢谢!”十一月十一日,中国队在北九州市综合体育馆迎战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7.
<正>如若没有经济支持,民族主义就会因失去民众支撑而走向衰微;如若没有民主支持,民族主义走向独裁统治也不是没有可能;如若没有个体支持,民族主义也就会失去最原子化的落实之处。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可以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民族主义新路,也就是内外都走"复线式"发展之途。  相似文献   

18.
一“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我们需要发挥更为积极的影响力,一只伸出的手臂总是比紧握的拳头要好得多。”2000年5月24日,美国众议院批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后,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如是说。2000年9月19日,美国参议院批准这一法案后,他又以稍微不同的措辞重复了这一点:“我相信,我们将会发现,如果采取友好姿态,而不是挥动铁拳,美国会对中国具有更大的影响。”尔后,9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克林顿写的文章《中国的机会,我们的机会》。其中,他再一次强调:“通过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我们已经作…  相似文献   

19.
默言 《台声》2001,(4):1-1
最近,日本右翼人物小林善纪的漫画书《台湾论》中文版在台湾出版。此书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借李登辉、许文龙等“台独”媚日分子之口,宣扬“皇民化”意识,鼓吹台湾“去中国化”的分裂言论,遭到了海峡两岸有识之士的同声谴责。   《台湾论》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小林与李登辉个人的访谈,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奢谈台湾的认同、民族主义、台湾的大血统及台湾的历史等。第二章“李登辉对日本的爱”是让日本右翼人士最感“欣慰”的部分,也是李登辉汉奸嘴脸的大曝光。在书中,小林不但将李登辉视为日本遗产的保护者,还希…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并且有着二千多年交往的历史。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印象,似乎中国人对于日本是既知的,或者说,日本是中国人了解得最多的国家。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对日本的实际了解都是有限的,其中存在着值得正视的误区.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从《汉书·地理志》中关于“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的记载,到“汉倭奴国王”金印在日本的出土,说明早在公元初中日之间就开始了交往。之后,我国历代官修史书均有对日本及中日交往的记载.然而,交往不等于了解.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