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应县通过充分发掘、整理和利用本地的革命史迹、革命文物,广泛开展写史建志、立标树碑活动,深化新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和革命精神,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宝应地处苏中之“中”。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苏中区党委所在地,设有苏中党校、苏中公学、苏中造币厂、苏中医院  相似文献   

2.
罗志军 《群众》2013,(7):7-10
苏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板块概念,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本世纪初,省委、省政府在谋划江苏“十五”发展时,为了更好地加强分类指导,依据区域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的省情实际,重新界定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的范围,将南京、镇江纳入苏南板块,将长江以北的南通、扬州、泰州沿江三市从“大苏北”中划出,作为一个整体明确为苏中板块,分别提出了“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目标。此后,不断加大对苏中发展“釜底加薪”的支持力度,并在2003年启动实施沿江开发这个战略性工程,为促进苏中崛起提供动力源和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美德温馨你我他──威海市家庭美德建设侧记周高洁当“家庭美德”建设庄严地写进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时候,威海市妇联便在深化“特色”楼群(村)创评、大众读书、家庭文化与经济接轨、庭院居室绿化美化四大主题系列活动的同时,开辟了以“弘扬家庭美德”为主题的文...  相似文献   

4.
仇兵奎 《前沿》2014,(15):20-23
山西大学城存在着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下的“资源孤岛”、与地方经济组织和社区组织间的共生能力较弱等问题,并造成其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耦合度低、融合性差。太晋同城化及“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太原经济圈、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为山西大学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基于伙伴关系和治理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下的山西大学城复合治理体系,实现城内高校问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协调发展,大学城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融合式和互补性发展,是山西大学城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和爱常熟     
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熟市大力弘扬“崇文、尚和、创新、超越”的新时期城市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培育“和爱”文化为载体,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发展之美,用心铸造“和爱”常熟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6.
彭凤鸣 《湖湘论坛》2001,14(2):25-26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是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心骨”,是做好农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贴心人”。他们思想道德水准的高低,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前农村,随着物质文明的突飞猛进,精神生活的相对贫乏问题也暴露出来。有些地方宗教、宗族、迷信势力死灰复燃,有的地方偷盗、凶杀、赌博、嫖娼日益猖獗,有的地方铺张之风、挥霍之风、奢华之风不断蔓延。这些现象已严重地干扰或破坏着农村的文化道德建设,延缓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它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辛世正 《今日浙江》2008,(20):52-52
近年来,新市镇党委、政府以“创经济强镇、建文化名镇”为抓手,加大对古镇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充分弘扬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新市镇的文化事业发展。以古镇修复为平台,加强文化传承的阵地建设。新市镇专门成立了古镇保沪力吐渲,提出了“创酬虽镇建史,艺名镇”的战略口号,出台了《新市镇古镇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古镇保护规划,三年来,  相似文献   

8.
秦俊勇 《小康》2005,(11):79-79
长三角,当代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地区之一,新贵阶层崛起的集中地带,社会精英的汇聚之地,同时还是海派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一角。“酒”,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见证,有华人地区的地方就有“酒”,有“酒”的地方就有“五粮液”,有“五粮液”的地方就有“长三角”。2004年,长三角地区有了专属的文化“酒”——“长三角”。公务之酒古希腊雅典。伯里克利时期。公民都把担任公职当做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是一生的耻辱。对荣誉的执着,是公职人员公共精神和职业责任的集中体现,是当代国家公…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以创‘人民满意’为动力,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满足的地方做起,在全司上下深入开展创‘人民满意’活动,不断加强电业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服务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真正做到‘人民满意、政府放心’……”2008年6月底,在上杭县电力公司争创“人民满意单位”动员会上,公司廖总经理声情并茂地说。从一度面临信任危机到争创“人民满意单位”,上杭县电力公司服务质量的巨大改变,离不开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  相似文献   

10.
寿永年 《今日浙江》2008,(13):56-56
近年来,鄞州认真贯彻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建设“文化大省”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城乡共享型“文化强区”。在工作中,我区围绕城乡文化全面大发展大繁荣目标,坚持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文化转型,强化文化惠民,初步形成与鄞州经济实力相匹配、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深厚文化底蕴相辉映的文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曾经有过黄桥决战辉煌的苏中平原,3年前国务院新批准设立地级泰州市。在这片革命老区土地上长大的市委书记陈宝田走马上任后,率领市委“一班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牢牢记住国家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必须依赖国防实力这个真理,象当年前辈支前那样关心和支持国  相似文献   

12.
据报刊介绍,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将历时10年,将建成我国最大的珠宝古玩经营区、传统工艺品集散区、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和古旧书籍及文化用品名家名店聚集区。琉璃厂是什么证之以历史,琉璃厂首以古旧书籍经营发迹并为根基正宗,继而环以碑帖字画、古玩及文房四宝。它被人们广泛赞誉为“免费的图书馆”、治学的“资料库”,甚至怀着崇敬、珍爱而称之为首都北京的一片“文化沃土”。从乾隆年间皇朝的“修四库”,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导致琉璃厂文化街的形成至今,220余年间,文人学子们来琉璃厂逛书摊  相似文献   

13.
陈传善 《群众》2006,(2):30-3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同样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而“三创”(创业、创新、创优)精神正是构建“和谐江苏”的精神支撑和动力之源。正如省委书记李源潮所说:“如果所有的人都充满着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都竞相开展创业创新创优的实践,‘两个率先’的事业就会活力无穷,江苏的未来就不可限量。”构建“和谐江苏”必须弘扬“三创”精神。文化与经济历来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纯粹的经济活动,也不存在纯粹的文化活动,一切经济领域无不包含着文化,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4.
文明花开     
199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实施“以会促创,典型示范”精神文明建设战略以来,每年召开一次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这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形势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成为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在总结前十年“以会促创”战略经验的基础上,全区两个文明建在形式上更加注重示范性、直观性和时效性,在内容上更加突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加突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使“以会促创”战略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实践证明,“以会促创”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符合内蒙古的实际。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三创三先”的江苏精神,是江苏抢抓战略机遇期,更加自觉地推进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行动的生动诠释.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江苏新时期以“创”、“先”为核心的精神具有不同于江苏的文化传统,也不能仅仅作为口号性的解释.而应当从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历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工业文化的角度加以理解,才能更好地诠释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思想文化底蕴,从而使之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力推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在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在实践上进行新探索,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要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对经济欠发达的滨海而言,必须坚持“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评论,实践作结论”的道理,按照“现代型、跨越式、超常规、快节拍”的要求,立志创业,勇于创业,创发展之业,创崛起之业,创小康伟业,在艰苦奋斗中成就大业,真正让滨海出…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联结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键层次,是强省强市、富民安民的根本所在。最近,我们就苏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感到苏中地区要实现快速崛起,其重点、难点在县域,潜力、动力也在县域。现状与特点苏中县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人口1483.2万人,分别占苏中地区总量的91.5%和85.4%。2002年,苏中县域G D P为1354.7亿元,占苏中经济总量的69.2%;有3个县(市)入围“全国100个最发达县”。近年来,苏中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工业建筑业强势扩张。苏中各县(市)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已形成了机电、化工…  相似文献   

18.
安义县发展文化经济的思考魏念福我县文化事业建设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投入,文化单位缺少经济来源,被人称为吃“皇粮”的“清水衙门”。发展文化经济、增强自身活力、加快“小康文化”建设进程,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文化单位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类型,有其...  相似文献   

19.
根据16位扎根大陆发展的台湾文化创意从业者的调研资料,结合福建省相关文创案例,可以归纳总结出现阶段台湾文创业扎根大陆的主要发展模式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讨现有发展模式的完善方向及路径。研究发现,目前台湾文创扎根大陆发展主要有“开设文创工作坊或公司”“本业+文创”“融入在地乡建乡创”“参与两岸乡创研学”四种模式。台湾文创扎根大陆发展亟待地方政府针对性地加强对台湾青年建筑师和文创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从两岸文化理念深度融合的高度制订长期的公众美育计划、两岸企业携手共创中华地方文创品牌,并朝向“成立优秀台青乡村振兴联盟”等模式升级。  相似文献   

20.
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五大以来,江都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着力构建“在苏中率先崛起”的人才高地,坚持不懈地抓基础、抓规范、抓创新,为加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