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龙子午 《中国发展》2013,13(2):9-12
该文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资源定价偏低、产业布局不合理和发展理念不科学等,建议借鉴德国鲁尔地区的成功转型,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指出,推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一个地方,某一方面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就全国来说,阜新只能算是煤矿资源枯竭。阜新转型思路不能局限于地理空间上,应该转变那种认为自己资源枯竭了、没有前途了等观念,要学习温州人走遍世界的能力和精神,从全球化、国家大战略的角度,考虑怎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第一次地方视察就来到徐州、亲临贾汪,称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提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既是对贾汪转型发展实践的肯定,更是为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我们备受鼓舞备感振奋。贾汪区作为江苏唯一资源枯竭城区和徐  相似文献   

4.
资源枯竭型城市缺乏创新能力,其在市场分工中往往只涉及到初级产品的生产,却强化了对资源的路径依赖,从而导致其产业结构不断低级化恶性循环。资源枯竭型城市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加快城市经济转型,重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摆在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利兵  葛孜 《人民论坛》2014,(11):209-211
资源枯竭型城市缺乏创新能力,其在市场分工中往往只涉及到初级产品的生产,却强化了对资源的路径依赖,从而导致其产业结构不断低级化恶性循环.资源枯竭型城市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加快城市经济转型,重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摆在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音乐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你没有迷上,是因为你没碰到它,没有接触到它;如果你碰上它并迷上它之后,就完全没有必要用理论来分析它,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它可以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感受到用语言不能表述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昌江被确定为我国第三批重点支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虽然昌江具备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定经济基础,但总体上来说,昌江仍属于省定贫困县,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2011年三次产业比例仅为21:62:17。工业产业独大但链条短,突出表现为地表开采的富铁矿资源已趋于枯竭,矿产综合利用能力和深加工水平亟待提高,矿区深部和周围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不够、工作程度不高等。此外,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第三产业发展缓  相似文献   

8.
瓷都变局     
陈勇 《小康》2009,(5):24-26
千年瓷都景德镇“终于挤入了”资源枯竭城市之列。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这是一个不太光彩但却很有实惠的身份。然而,从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它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和忧虑。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红 《前沿》2010,(10):198-200
较之其他类型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的超强度开采和资源型工业为主的产业模式,给本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损害。在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应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构建,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有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告别工业化的同时也迎来了富裕社会(affluent society)的许多新挑战,其中,资源枯竭、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早已成为大众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非政治和政治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非政治问题,是因为它们的普遍性,有着  相似文献   

11.
李雪晗 《人民论坛》2013,(11):230-231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战略转型,就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市科学发展.文章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念、新型城镇化概念、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推进新型城镇化意义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转型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是指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迅速崛起,又随着资源的渐趋枯竭而走向衰落的城市.为避免资源型城市走向衰竭和衰退,需要寻求和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成功之路.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解决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循环经济这一全新理念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2002年以来,辽宁省阜新市结合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一)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人类,水与人类同在,江河与人类文明同行。从历史上看,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从希腊到埃及、巴比伦,从中国到印度,都首先发祥于江河流域。而历史上几乎所有衰亡的城市和民族,都是因为水源枯竭或水环境污染,最后消失。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人类文明,水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倍受鼓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有发达的农业。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也是因为它的农业不发达。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收入问题。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数量,这是一条铁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可以说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大动力。没有工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2003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这一观点再一次得到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一次次被实践检验过的客观真理。然而,科学技术始终离不开“人才”这一载体。由此看来,人才不仅仅是第一资源,它还是第一生产力的惟一载体。要开发好第一资源,要释放最大的生产力,就离不开对人才的培训和  相似文献   

16.
人们把当今社会称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 ,是因为历史发展到今天 ,现代化使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前所未有。但是 ,人们在充分享受自己创造出来的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并没有感觉生活得美好和幸福。诸如战争的威胁、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枯竭 ,诸如竞争的伤害、工作的压力、精神的空虚 ,如此等等 ,并没有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在递减 ,反而越来越让人感觉这个现代化社会的异化纷呈和危机四伏。———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能用的现代化武器几乎全都用上。一面是伊拉克儿童无助的哭喊声 ;一面是这块焦灼土地上的战火烽烟。—…  相似文献   

17.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昭示人们:宝剑之所以锋利无比。是因为它在打制过程中经受了成千上万次的打压和磨砺;梅花之所以清香怡人,是因为它能经受住严冬的侵袭。我们对待军事训练也是如此,要提高军事素质,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树立正确的苦累观,在刻苦训练中实现一名合格军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刚 《中国发展》2013,13(3):19-23
该文基于对黄石市资源枯竭形态的分析,阐述了资源枯竭城市黄石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开展环境专项整治、严格环境准入、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等对策,以实现对黄石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过程中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阜新、抚顺、盘锦是辽宁省三个典型的资源城市,都面临着资源枯竭,城市艰难转型的困境。如果把城市比作人的话,他们都因为几十年过于辛劳的付出,现在都是一身的伤病,行走蹒跚。但是,这几个城市并没有放弃,在振兴东北的历史机遇下,他们重新抖擞精神,希望能在涅槃中重生。他们坚信:希望,就在前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与交流》2001,(6):38-39
不要只关注产品,而要竞争“商机”。商机为什么能够成为竞争的焦点?这是因为竞争都与资源的稀缺性密切相关。人们最早认识到经济活动听必需的资源主要是土地、劳动力和资金,以后发现技术、信息、时间等也是非常重要又很稀缺的资源。特别是“时间”,由于它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