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继锋 《求索》2011,(8):172-173,67
马克思恩格斯对民主法制的产生和历史发展有过系统完整的论述。研究他们关于民主法制的产生和历史发展的论述,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性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性的论述在其整个著作中所占篇幅不大,但内涵却很丰富,包括了承认和尊重民族性的客观存在,民族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民族性要服从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要求等多个方面内容。本文试图探析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性的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对解决当今我国民族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语言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对民族语言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肯定民族语言对民族认同的影响,强调民族语言是历史具体的,反对将民族语言作为服务帝国侵略的工具以及始终强调从无产阶级革命利益的角度看待民族语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民族语言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深化对语言文化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国论坛》2004,(5):F002-F002
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相似文献   

5.
杨希 《人民论坛》2012,(23):182-183
通过系统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意识理论,文章认为马恩在用经济标准分析社会结构时,还使用了意识形态的标准,强调共同的阶级意识对形成阶级集团的重要性。根据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对工人阶级的研究应增加全球性的维度并运用马恩的阶级意识分析方法考察全球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找到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格力量是理论创造的内在动力。当前,在马克思主义产生条件的研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格力量的作用研究还不够充分。马克思主义这个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创立的伟大理论,不仅是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人格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中蕴含着创立者的人格魅力,马克思恩格斯崇高的追求是他们理论创造的价值引航,他们的人格力量成为推动他们在理论创造的过程中克服一切困难的最根本的内在力量源泉。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其创立者人格魅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经典作家现实地提出了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理论,并成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学说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奠定了哲学和社会学基础;其蕴含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卫军 《前沿》2008,(12):156-157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变革现存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相似文献   

9.
宋周尧 《岭南学刊》2006,3(3):18-22
生态文化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内含: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的价值观、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统合的生态实践观、利用自然与复活自然一体的生态制度观、享用自然资源与节约自然资源互动的生态消费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在讨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思想时,人们多是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卡夫丁峡谷”、“殖民理论”等方面入手,很少关注他们所论技术对东方社会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对中国、印度、俄国等东方社会的影响,技术打破了古老中国的封闭与停滞状态,技术引起了印度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技术制约着俄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与前途.  相似文献   

11.
陈平 《岭南学刊》2011,(2):127-130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论及人的社会化问题并明确了人的社会化的依据、被加速的动因、理想目标三个基本问题。人的社会本质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在依据和必然要求,劳动、生产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加速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化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过大量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其中蕴含着独具特色的道德与法律关系思想。他们主张阶级意志是道德与法律两种社会规范的表象,而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物质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道德上亦是如此,“不被撕裂的良心”构成最为基础的道德权利;无论道德主体还是法律主体,其思想与行为都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道德与法律各有各的自律和他律,对自律要求的程度以及出于习俗舆论抑或刑罚威慑分别构成两种规范在自律和他律来源上的区别;不谈自由意志、人的责任能力、自由与必然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把握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自由与秩序由此成为两种规范关系之范畴论的落脚点。以上五对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思想中的核心范畴,并构成他们道德与法律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和谐社会既不是一种既定的社会状态,也不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诉求,而是一种辩证的自然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作为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体智之间和谐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14.
宋卫琴  岑乾明 《求索》2012,(11):244-245,226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旧式分工是人全面发展的桎梏,并导致了城乡对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较为集中地论述了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的思想,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和产业教育来消除旧式分工给人们造成的畸形发展,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最终消除城乡对立。  相似文献   

15.
袁媛淑 《求索》2011,(10):163-16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和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权的权利主体,必须通过国家的积极作为去促成其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既关注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又加强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明确,任务艰巨,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风险。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风险思想,尤其是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文化风险,以及生态风险等思想内容,对于我们批判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正确应对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国际法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国际法基本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对战争与武装冲突法提出新见解;对指导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原则有新看法;主张建立体现公平正义的国际法律新秩序。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比较,大都局限于对他们具体哲学观点方面的比较,往往忽视了他们哲学观方面的比较,而哲学观作为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本体论承诺,如果不深入比较他们的哲学观,就很难深化他们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本文就是在这方面作一初步的尝试,比较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观方面的共同点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致包含了四大方面的主要内容: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深入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是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人类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从近代国际社会的"世界历史性"、资本主义统治的国际性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国际性出发,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提高应对国际事务能力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基本要求:要"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要揭露、监督和反对本国政府的外交活动;要以各国工人的兄弟联盟来对付各国资产阶级的联盟;要声援和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要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要努力构建和平、正义的新世界。其当代意义在于:无产阶级政党要有世界眼光,要善于把握世界大势,努力提高国际事务能力;要坚持不懈地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斗争,推动国际社会的民主化发展;要广泛联合一切进步力量;要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为构建和谐世界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