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霖 《当代贵州》2011,(28):54-54
新珍酒、新传奇! 仅用两年的时间,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就恢复2000吨珍酒产能,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的一大奇迹。  相似文献   

2.
蒙珺 《当代贵州》2011,(24):24-25
"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它使珍酒拥有了酱香型白酒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成就了一段无法复刻的传奇。  相似文献   

3.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11,(24):17-18
国内权威白酒专家认为,贵州浓香型白酒既鲜明区别于以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为代表的川酒风格,又不同于苏、鲁、豫、皖浓香型白酒共有的淡雅品位,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白酒香型的一个新流派——"黔派浓香"。  相似文献   

4.
《学习导报》2015,(2):54
2014年5月20日至23日,中国年度湘、鄂、赣、渝、闽、桂五省一市白酒质量交流检评会议在广西桂林市隆重举行,122家优秀企业带领186个酒样参加评比。其中,参评的白酒样品154个(米香11个、清香22个、浓香81个、酱香12个、兼香16个、特型9个、馥郁香3个),黄酒样品17个,果酒样品15个。2014年8月11日,检评结果揭晓。代表武陵酒业参评的酱香型53°武陵上酱、53°武陵名酱(1988)、兼香型52°芙蓉国色(6年)及浓香型52°洞庭春色酒  相似文献   

5.
杨威 《当代贵州》2014,(3):51-51
正《贵州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是我国首个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包括7个部分共65项标准,将于今年6月2日正式实施。1月9日,贵州省质监局召开《贵州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发布会,对标准体系的编制情况、技术水平、成果经验以及对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省质监局副局长孟宇光就标准体系编制工作情况进行了发布通报,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志强、冯建华、罗薇、邱树毅、吴天祥、吕云  相似文献   

6.
过去十年,国酒茅台被誉为中国白酒的奇迹。正是在茅台酒等名优白酒引领下,中国白酒迎来“黄金十年”,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成为市场追捧、资本追逐的焦点。如今,中国白酒彻底颠覆“夕阳产业”论断,在全球市场持续放量,重新缔造中国优势传统产业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与话语权。而茅台正是中国白酒产业走向国际的领军品牌,今天茅台酒广泛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已不仅仅是其中华名片彰显的文化价值,更是其不断攀升涵盖面越来越广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3,(7):I0001-I0001
2011年,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强省和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的号召,在国酒工业园、名酒工业园、酱香白酒集聚区的基础上,成功申报省级仁怀经济开发区。仁怀经济开发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一类产业园区和千亿级开发区。产业定位为名优酱香型白酒生产、酒类产品包装、包装物生产、仓储及物流配送等。开发区按"一区三园"布局,现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涉及坛厂、鲁班、茅台、三合、二合、合马、大坝、沙滩、火石岗9个乡镇(街道)的40村(社区)。仁  相似文献   

8.
正茅台、郎酒、习酒、国台、珍酒、劲牌、钓鱼台7家酱酒企业共同发起并签署《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企业共同发展宣言》,意味着酱香型白酒正式走上产区化与国际化进程。中国酱香,赤水河谷。6月8日,在酒香四溢的"中国第一酒镇"茅台古镇,奔涌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茅台、郎酒、习酒、国台、珍酒、劲牌、钓鱼台7家重量级酱酒企业负责人齐聚,  相似文献   

9.
麦家 《当代贵州》2010,(13):55-55
我一向把白酒视为毒药,立誓断喝。以生命和尊严的名义拒绝白酒,包括茅台酒,包括50年陈酿的老茅台酒。而我去茅台镇的目的不是为酒,是为了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于勤 《当代贵州》2011,(24):52-52
在白酒市场竞争加剧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鄢文松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把贵州醇酒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到白酒行业大型企业。他开发的35度优质浓香型白酒,更开创了中国优质低度白酒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酒劫·毒殇     
刘科 《党课》2013,(2):125-127
一天时间里,中国白酒业就坐了一回过山车。2012年11月18日,在一向被视为“经济晴雨表”的2013年央视广告招标会上,白酒企业可谓风光无限。一天后,一则“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消息捅破了白酒产品普遍含有塑化剂成分这层窗户纸。食品中塑化剂超标将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人们担忧的是,很可能这次的塑化剂事件会如同当年奶粉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一样,毁掉整个正在蒸蒸日上的酿酒行业。  相似文献   

12.
万兴贵 《当代贵州》2011,(24):55-55
自1995年"乡巴佬"品牌创办,到持续7年的商标官司于2010年11月12日,由贵州乡巴佬酒厂集团最终获得商标归属权,"乡巴佬"品牌的塑造经过了15年的历程。贵州乡巴佬酒厂集团董事长张方利以一种工业精神,完成了"乡巴佬"在中国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的产地布局。目前,贵州乡巴佬酒厂集团已经拥有包括茅台镇、鲁班镇、  相似文献   

13.
近日,本刊收到黔南州长顺县刘亚军读者的来信。信中写到:"我是一名品酒爱好者,对贵州白酒的发展十分关心。近年来,贵州通过举办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进一步打响了贵州白酒的知名度,贵州白酒品牌正逐步复苏,这对关心、关注贵州白酒发展的我们来说很是欣慰。我想了解一下,未来推动贵州白酒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才能延续这样的发展势头,进一步提升贵州白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本刊专访了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陈泽明。  相似文献   

14.
仁怀市白酒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白酒产业是仁怀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因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壮大,仁怀作为一个绝少有烟囱的县级市,占据着贵州省经济强县(市)的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15.
郑德忠 《当代贵州》2012,(28):24-25
在“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全国最大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等诸多光环照耀下,贵州名酒产业的核心区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的飞速发展,向世人展示出诱人的醇香,彰显出令人惊奇的“仁怀速度”。  相似文献   

16.
自汉代始,"黔人善酿",便成为共识。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伴随着茅台的辉煌之路,董酒、匀酒等一系列黔酒的复兴之举,昔日善酿的贵州人已成为今日中国白酒行业瞩目和惊讶的焦点。"到2015年,全省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力争100万千升,占全国白酒市场份额的10%左右,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打造贵州酱酒的整体品牌优势,实现中国酱香白酒贵州产区概念的有效传播,助推酱酒产业发展,3月20日,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指导,当代贵州杂志社、当代贵州杂志期刊传媒集团与新食品杂志社联合主办,以"好酱酒、出贵州"为主题的中国酱酒(贵州)产区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当代贵州杂志社、国家酒检验中心、新食品杂志社负责人,与茅台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等著名酱酒企业的多位高管以及来自贵州和全国各地的数百位酒企代表和经销商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中国酱酒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18.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1,(24):13-14
"茅台的生产工艺是我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季克良说。在一年时间里,将粮食中的淀粉不断发酵,经过多次蒸煮,慢慢"逼出"其中的酒精和其他有机物,这是酱香型酒与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仇和牌浓香型白酒,为江苏省沭阳县醉亦思酒厂与江苏古城酒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虽然同样名叫仇和,但白酒仇和显  相似文献   

20.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11,(24):34-35
6月29日至30日,一个令人瞩目的产业发展大会在赤水河畔召开。召集方——贵州省人民政府,所议产业——白酒。目标——跨越式发展。会后,贵州白酒产业在未来五年的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