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著名经济学家黄苇町在苏联剧变十周年之际撰写的回顾与反思文章,是《苏共亡党十年祭》的续篇。该文提出,苏联剧变的最大悲剧之一,是苏共的掘墓人来自苏共领导层本身,读来令人触目惊心。对照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其深刻性前瞻性,我们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8月24日,是苏共亡党(宣布解散)10周年。经济学家、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黄苇町撰写了题为《苏共亡党十年祭》的文章,深刻地剖析了苏共亡党的教训。他指出:“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将文章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尹辉 《当代贵州》2011,(13):18-19
“甲秀视线——热点问题解读系列讲座”近日在贵阳开讲。首场讲座上,《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作了题为“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几个深层次问题”的专题报告。会后,黄苇町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4.
书讯     
好书不厌百回读。 《苏共亡党十年祭》最早面世是作者在2001年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的一篇纪念文章,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作者撰写的这本书在2002年4月印制了第1版,两个月后便不得不第2次印刷以满足读者需要。 作为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黄苇町先生早在1982年便供职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撰写思想评论,多年致力于  相似文献   

5.
1975年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82年调入《红旗》杂志社当编辑,著有《当代中国的消费之謎》、《中国的隐形经济》、《失落的尊严——惩腐备忘录》等书。本书是黄苇町同志于2001年苏共亡党十周年之际,在清华大学等高校及一些中央部委和省市机关所作的一系列反思苏东剧变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篇目有:苏共亡党十年祭、谁是苏共的掘墓人、俄罗斯改革、历史在这里沉思。  相似文献   

6.
尹辉 《当代贵州》2010,(13):18-19
"甲秀视线——热点问题解读系列讲座"近日在贵阳开讲。首场讲座上,《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作了题为"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几个深层次问题"的专题报告。会后,黄苇町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30日,《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应省委领导邀请,在省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上作了"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专题报告。会后,黄苇町就如何认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群众工作的时代特征、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8.
黄苇町,男,1947年生于山西省泽州县。著名经济学家、党建研究专家、反腐理论研究专家。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的消费之谜》、《中国的隐形经济》、《厚望》、《世上有真情》、《失落的尊严:惩腐  相似文献   

9.
黄苇町 《党史纵横》2004,(10):30-32
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之际,本刊特约中国党建党史专家、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为本刊特撰此文,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中国需要着力破解哪些难题?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沈杰等三位专家,对此进行了梳理和点评.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11,(10):56-56
黄苇町在8月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核心是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民生投入,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各级党和政府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不能有居高临下的“恩赐”思想。更不能以“办实事”为名,  相似文献   

12.
徐舟 《党史纵横》2004,(7):42-44
徐舟,徐特立的外孙女,16岁就参加革命。在她80岁高龄时,她写下这篇纪念父亲黄宪章老人的文章。当我们有幸从徐舟的长子,当代著名党建学家、经济学家黄苇町那里得到此文时,黄苇町说:“母亲对自己一生的近于苛刻的反思是令人感动的。当时稿纸上泪痕斑斑,可见她对于自己在那隔断亲情的‘左’的年代曾出现的偏激充满追悔。”这篇文章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也是徐舟老人如月之皎、如水之澈的品质和人格的映照。本刊特将此文荐给读者,愿徐舟老人和更多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3.
反腐观点     
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经济学家黄苇町近日指出,处在政府管理监督之外的隐形经济已呈减缓趋势,但规模仍然巨大,其发展不容忽视。黄苇町说,“灰色经济”在隐形经济中占了大头,“灰色经济”主要指没有纳税的收入。一部分是在国家监控之外的非法经营,这种经营活动对社会没有危害,但却在国家税收、工商部门的监管之外。另一部分是在职职工的非工资性收入,比如,工作之外干“副业”、公款私存、挪用公款炒股等。通常,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容易出现管理和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这就为隐形经济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已经胜利闭幕。全会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需要着力破解哪些难题?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沈杰等三位专家,对此进行了梳理和点评。  相似文献   

15.
张树华 《党课》2014,(20):107-112
1991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20年前的苏东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严重挫折,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历史表明,苏联解体是苏共后期丧失党魂、蜕化变质的结果。而戈尔巴乔夫盲目的政治改组和匆忙的民主化正是这一过程的加速器和导火索。2009年,美国苏联历史问题专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拥趸者史蒂夫·科恩在《苏联的宿命与失去的抉择:从斯大林主义到冷战》一书中写道,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进行的“民主化改革”,最终导致了国家解体和政权的瓦解。  相似文献   

16.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颇多的深刻教训,其中最大的教训就是:在应当进行改革的时刻,没有及时而正确地进行改革,突出表现之一是长期拒绝改革。  相似文献   

17.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颇多的深刻教训,其中最大的教训就是:在应当进行改革的时刻,没有及时而正确地进行改革,突出表现之一是长期拒绝改革。  相似文献   

18.
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为更好地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系列"新",记者采访了《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4,(10):51-5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解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内涵 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促中国五大积极变化 黄苇町、谢春涛、张志明、辛鸣解读:执政能力建设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执政新路——强调合力强调协调 中央党校教授张志明:党的执政方式如何科学化 中央党校博士辛鸣:依法执政的全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叶再春 《前线》2011,(4):35-35
今年是苏联共产党亡党和苏联解体20周年。日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主编出版了《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这个被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会鉴定为优秀的研究成果认为,苏共垮台并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苏共垮台,而是背叛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