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6,(3):F0003-F0003
“十二五”,中央对水利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水利战略行动,使贵州水利进入了历史以来的辉煌时期。在国务院批复的《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的引领下,省委、  相似文献   

2.
大抗旱     
水,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三位一  相似文献   

3.
<正>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补齐水利建设这块短板刻不容缓。日前,黔中水利一期工程即将开闸蓄水的消息振奋人心,这一跨越半个世纪的水利枢纽工程,承载着众多责州水利人的梦想,也见证了贵州近半个世纪以来水利建设的艰难奋进。长期以来,交通和水利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交通落后,水利不兴,导致贵州经济社会长期欠发达。近年来,在贵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贵州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大为改善,交通这个瓶颈率先打破。与交  相似文献   

4.
一、贵州旅游文化建设的机遇和优势(一)省域战略升格为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升格为国家战略。2月,国家发改委编制、发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把黔中经济区纳入西部重点经济区的经济布局,明确其目标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烟草  相似文献   

5.
2012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12—2020年)。这是国家优化全国区域生产力发展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大背景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实施的重要区域规划之一,对于促进全省区域优化协调发展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黔中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标志着我  相似文献   

6.
<正>截断黔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贵州首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将正式下闸蓄水。早在上世纪5 0年代,水利专家就提出"引乌江上游三岔河之水润泽黔中"。如今,这个承载着贵州水利人半个世纪梦想的生命线工程终于梦圆,黔中大地有望告别水困。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是贵州水利建设的终点,而是吹响了贵州水利"三大会战"的冲锋号角,贵州水利建设再次提速。水利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于因水受困、  相似文献   

7.
<正>一、对贵安新区发展阶段的新判断贵安新区是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现全国共有19个国家级新区),处于黔中经济核心地带,规划控制面积1795平方公里,现辖21个乡镇,人口100万。2012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  相似文献   

8.
更好更快发展贵州牧草产业,可实施石漠化治理和“黔草北送”战略。这样,既可发展贵州牧草产业,推动畜牧大省建设工程,又可实现石漠化治理,建设生态大省;既可改造利用荒山草坡,推动农户致富,又可用牧草产业支持西北畜牧业发展,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  相似文献   

9.
水之利     
杨骏  晏青  彭奇伟 《当代贵州》2009,(15):19-22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战略性工程,其兴建不仅使黔中地区500万父老乡亲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可能,而且将多方面、多角度地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0.
赵开运 《当代贵州》2016,(41):40-41
正普定县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抓好产业升级、生态建设、易地搬迁和民生事业四方面工作,促进脱贫攻坚,确保到2017年末实现现行标准下的扶贫对象全部脱贫。位于黔中腹地的普定县,总面积1091.6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占84.26%,总人口48万人,人口密度高达430人/km~2,是贵州乃至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最典型和人地矛盾最尖锐的县份之一。现有贫困人口6.91万人,贫困发生率15.14%,系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脆弱、贫困突出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按照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战略  相似文献   

11.
正安顺市林业系统按照"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穷拔穷根"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走出一条"多绿多财多彩"的林业发展新路子,为绿色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大生态"纳入三大战略行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而林业生态建设则成为"大生态"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安顺市地处黔中,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脆弱,这也成为山区群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全面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石漠化治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一个个从石头缝里"抠"出的脱贫产业,带动一大批群众脱贫致富。2月22日,贵州发布"贵州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即2011年至2016年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情况)。数据显示,5年间,贵州石漠化面积减少830.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贵州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绩评价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贵州定位为“全国扶贫攻坚示范区”,并对如何推进扶贫开发做出详细部署,省扶贫办将如何贯彻落实这些部署?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贵州农业发展提出了哪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龙里县人工种植刺梨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范本,成为山区老百姓"点绿成金"的经典案例。图为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村民采收刺梨果。(龙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龙里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10多年前,地处黔中腹地、苗岭山脉中段的龙里县石多土少、生态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发展基础差。生态环境最恶劣时,大面积的土地呈现石漠化状态。提起那时的生活环境,当地百姓纷纷感慨:"有些高山上都见不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贵州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如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富民兴黔宏伟事业步伐,建设和谐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一直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经济频道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热议不衰。本刊就《大国崛起》引出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综合概括,供读者参考,以期对如何加快贵州跨越式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贵州应如何抓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的重大机遇,谋求新跨越?刘远坤:《意见》是国家为我省专门制定的全面系统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以前是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贵州政府法制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贞丰: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成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是全国乃至全球土地石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喀斯特地区干部群众艰苦探索,在土地退化防治、恢复植被、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逐步掌握了一些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和方法,取得了石漠化治理的突出成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学习借鉴石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省委党校第36期中青一班全体学员赴贵州省55个石漠化试点工程县之一的贞丰县调研,重点考察学习了北盘江镇石漠化治理项目、氓谷镇石漠化治理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贵州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