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些年来,省内外不断曝光了一些腐败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的说腐败分子纷纷被查处,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反腐败非常坚决;有的说曝光的仅仅是一小部分,没有公开曝光的腐败分子还很多。隐藏较深至今没有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还不知有多少;有的说这些腐败分子真是胆大妄为,贪心不足,要钱不要命……  相似文献   

2.
原声回放     
《廉政瞭望》2008,(10):7-7
一个反腐败的规定,如果不被腐败分子反对,那一定是同腐败分子同流合污了;如果被腐败分子反对,那就证明我们的规定是正确的了。 ——调查显示七成官员对新疆阿勒泰将试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持反对意见。对此网友发表如是评论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随着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攻势,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分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有的开除公职,有的进了监狱,有的上了刑场。人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又为另一种现象而困惑———腐败分子,腐而不败腐败,可以说人人痛恨。但某些地方个别腐败分子不是稳坐钓鱼台,就是易地...  相似文献   

4.
吴勤  张国义 《党风建设》2002,(12):13-13
说起反腐败,一般人都认为那是纪检监察机关等一些专职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其实,反对腐败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在保证自己不腐败的基础上,积极监督和揭发腐败现象,坚决同腐败分子作斗争,在全社会各层面形成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良好环境,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还能滋生蔓延、肆意横行吗?因此说,  相似文献   

5.
王铁 《党建》1998,(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这既表达了我们党坚决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决心,同时也为从严治党和开展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贯彻十五大从严治党的精神,做到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严...  相似文献   

6.
  刘草 《党风党纪月刊》2000,(12):32-33
任何一个“公仆”在蜕化变质前,都会有一系列“客观”反映,这也是大大小小腐败分子的基本特征。从近几年来查处的一批大大小小腐败分子身上,研究、归纳出十种迹象,以儆“公仆”,以诏世人。  相似文献   

7.
李育 《党课》2009,(4):73-75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我国反腐败的力度在加大,制度在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但在另一方面,却又使得腐败分子越来越狡猾,其腐败的手段越来越隐蔽,有人将其概括为:隐秘化、扩散化、群体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从一些落马的腐败分子身上集中地暴露出一个组织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问题。这说明,一方面,一些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对干部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包括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经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逐步滑向腐败的泥坑,到头来纷纷落马.从人民公仆沦为腐败分子,受到人民的唾弃和党纪国法的严惩。从这些腐败分子蜕变的轨迹来看,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透过贪官们的悔过书、法庭陈述,我们能够看到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看到他们真实而隐蔽的心态。本文拾掇当年受审的几位腐败分子的“肺腑之言”,略加评述,以供玩味。  相似文献   

11.
英勇无畏———反腐败与腐败的生死较量面对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凭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凭着对腐败分子的满腔仇恨,凭着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毫不退缩,英勇无畏地奋战在反腐败的战场上,不惜个人利益,不惜流血牺牲。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2.
佟勇为 《党课》2007,(8):78-81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腐败分子也在不断变换手法,绞尽脑汁逃避法网的制裁。在这场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央纪委于今年5月30日印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详细列出了“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等8项严格的禁止性规定,是新形势下反腐败的一颗重磅炸弹。应该说,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腐败分子几乎没有什么空子可钻了。只要我们将各项反腐败制度逐步完善,腐败分子受到人民惩处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多数乡镇纪委干部履行职责,不负重望,克服困难,深挖案源,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14.
张莉 《党风建设》2000,(11):27-27
第一怪:出生率竟然大于死亡率 人类的出生率如果大于死亡率,就有毁灭自己的危险。政治生活领域也是如此。当前令人吃惊的是,执法执纪部门刚刚查处一批腐败分子,立刻又有更多的腐败分子产生。据1997年中纪委八次会议报告中的数字表明:1994年,全国纪检监察部门共查处违纪者3191名,1995年上升至5333名,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10,(6):53-53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不久前在总统反腐败委员会会议上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对腐败分子实行重罚的可能性:梅德杰夫说,“对腐败分子来说,最致命的打击或许是剥夺其财产”,但剥夺财产从司法程序上来说很难实现,“实行数倍于贿赂的重罚会相当有效”。他要求总统办公厅和政府认真研究这一提议。梅德韦杰夫说,  相似文献   

16.
腐败现象的心理探析及其矫治□陈伟金纵观腐败分子走向腐败的轨迹,都有一个渐进过程,在这个逐渐走向腐败的过程中,心理上的蜕变导致了行动上的下滑。因此,认真研究腐败分子的心理蜕变过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准矫治的对策,对于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有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5):36-36
梁伟平1956年出生于广西,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下海创办了多家企业,不到35岁时,个人资产已过亿元,被称为“广西首富”。正当他满怀激隋,准备以实业报国时,腐败的黑手伸向了他的企业。由于他坚持不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结果被腐败分子合伙栽赃陷害,不仅私人财产受到重大损失,而且家庭遭遇变故。  相似文献   

18.
监督与制约     
陈希同、王宝森等一批身居要职的腐败分子纷纷被反腐败利箭射下马来,受到法律的惩处。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些腐败分子为什么在犯罪期间贪污受贿能频频得手,奢侈挥霍能随心所欲,而且这些犯罪行为大多是在查处其他案件时才被牵连出来。究其原因,是对这些腐败分子手中的权力缺少有力的制约机制,使有限的权力变成了无限的权力,为公办事的权力变成了为己谋私的权力。党中央一贯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标本兼治”,让权力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但有一些独断专权的领导干部,大事JJ、事个人说了算,对上吹瞒,对下欺压,使群众不敢…  相似文献   

19.
这也是一个战场。虽没有硝烟战火,虽不见刀光剑影,但也有厮杀,也有生死。一方是正义,一方是邪恶。一方是反腐勇士,一方是腐败分子。就这样,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生死较量。触目惊心———腐败分子在猖狂报复进了纪检监察机关的“门坎儿”,就要耐得住清苦,因为这是...  相似文献   

20.
中华大地反腐战鼓不息,高悬的利剑频频刺向寄生在党和国家肌体上的“毒瘤”,一批批腐败分子应声落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然而,一个令人忧心的事实是,在反腐声势日趋高涨的同时,个别地方、部门或单位的腐败分子在频频作案的过程中,不断地得以提拔和重用。触目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