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湘评论》2013,(21):64-64
我经常接触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我也曾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力量     
李茂 《当代贵州》2012,(34):64-64
我对读书的兴趣一直很浓,现在读书已成为我生活的必须。上学时,家里经济拮倨,从不敢奢求拥有自己的书房,读书大都是从别人处借阅,或者整天泡在图书馆,假期也要从图书馆借几本书带回家慢慢品读。偶尔朋友赠阅几本,也是十分的珍爱,特别小心地放在自己的床头或是简陋的小桌子上,见到特别好的朋友才拿出来分享。  相似文献   

3.
我爱读书     
刘龙骥 《当代贵州》2011,(34):64-64
我爱读书。读书使我在求学道路上受益匪浅。文革期间,我在北京读大学。由于积累了一些哲学历史知识,遇事能多问几个为什么,因而在那动荡年代能冷静观察,独立思考,持中守正,趁机读了一些书,充实了自己的学问。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读书是少数几种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我现在不能完全赞同这句话。读书读不好,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小到个人的成长,大到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悦读书讯     
<正>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季羡林《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书这个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但若你在这个习惯里找不到所谓的志趣,就会特别容易放弃。即便你强撑也没有多大意义。但对读书上瘾后,就很难戒掉了。那些喜欢读书,真正对读书这件事如此专注的人,大多都因为对读书上了瘾。  相似文献   

6.
许宁 《党建》2010,(9):27-27
读书和运用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马克思说:“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纸质书似乎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坚持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前几天听广播,大概内容是:一位公司普通职员说自己一直想读书,却总是没时间,因为工作忙、生活琐事多,导致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一位身价几十亿的老总每天都要处理各种事务,一年下来却读了三十几本书。其实,这位职员并不是没时间去看书,而是他没有给自己分配读书的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相似文献   

8.
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9.
忆读书     
冰心 《学习导报》2012,(8):14-14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0.
1989年.默巴克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好.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他父母都是小职员。孩子又多.生活特别拮据。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默巴克从走进大学校门起.就边读书边做一些诸如收发信件报纸、修剪草坪等事情,使自己得到一些微薄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想这世上,号称是“读书人”的有多少,而真正读懂的能有几个?不说太深奥的,就金庸那种“童话”,很多人都读过,但谁敢说读懂了?要是真读懂了,这世界上许多不该发生的事也不会存在了。基于这种想法,这一次打算向大家推荐《东坡志林》。反正读书的人不用我啰嗦,不读书的人跟他说什么都没用。  相似文献   

12.
近一个时候,由于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们多读书,大兴勤奋学习之风”,报刊上谈读书、谈学习的文章确实多了起来。这里,我也想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在学习的问题上,我认为要处理好这么几个关系:一是专与博的关系。鲁迅有一篇文章,叫作:《名人和名言》,对此说得非常深刻。他指出:“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悻。”为什么博识家的话多浅呢?因为天底下的学问门类万千,奥秘无穷,一个人不可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如果满足于这样也学一点,那样也学一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那就不免失之浅薄和浮泛,很难有深刻…  相似文献   

13.
正最好的领导者无一不是手不释卷的读书人,无一不是披星戴月、善于学习的典范。习近平同志曾谈到,自己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说:"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同志爱读书、爱学习,知识渊博,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周柳莺 《党课》2012,(2):93-95
陈琳2004年生了儿子后被公司辞退了。她一时很迷茫,自己能干点什么呢?都快30岁的人了,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况且老公的工资也不过几千元,孩子的奶粉钱至少自己应该能赚到吧。她思来想去,想去做保险,但听说必须有口才有人际,保险单一般都要先从自己家的亲属下手,而她在本市除了认识婆婆家的几个穷亲戚,其余的一个都不认识,靠用嘴和腿去跑,自己真是力不从心。想开店卖品牌服装,上网查了下创业网址,虽然项目多多,但门面装修、批货的款子也要五六万,自己和老公就有这么多的本钱,赔了就什么都没了,胆子小又让她望而却步。她在家里又看了一年孩子,转眼儿子三周岁了。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就爱看书,那时,父亲在镇上工作,家里经常能看到父亲订阅的《共产党员》杂志,每次捧读,我总是爱不释手,常常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看到了喜欢的文章就剪下来放进日记本里,还要写上自己的感想。现在每每翻起那些红红绿绿的小本子,童年记忆中的读书乐趣便会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6.
我一生中读书治学,从事于教育与科研工作,迄今年已迟暮。我从小读书,就对于文学与历史都很感兴趣。后来读书多了,更认识到,文史结合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代许多著名学者往往如此,如司马迁、班  相似文献   

17.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个最枯燥的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我读的书可谓多而杂,经、史、子、集都涉猎过一点,但极肤浅,小学中学阶段,最爱读的是"闲书"(没有用的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洪公传》、《三侠五义》、《小五义》、  相似文献   

18.
写字之人必先读书,我是一只老书虫了,书是我的鸦片。床头柜、沙发上都放有我常读的书,与朋友聊天,也大抵不离书。为了快乐而读书,为了超过别人的书而读书,为了认清自我而读书,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读书的理由千万种,书能提升我的写作品质,敌强我更强,这是读书最大的功用。也有过一阶段,不知该读什么书,因为闭塞,没有新书可看,旧书又不爱重翻,于是陷入绝望之中。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05,(18):50
“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一贯强调”心之官则思”。他读书,既多读、勤读、熟读,也苦思、深思、精思,从不人云亦云,而是提倡独立思考。在学生时期,毛泽东读书就表现出独立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他常对同学们讲:我们读书、看书、上课、听讲演,都要开动脑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论古人的话、洋人的话、老师的话、名流学者的话,我们都必须反复思考。对的才能接受,错的就应该抛弃。我们不应该一味盲目迷信古人,崇拜洋人。当然,也不应该把他们全盘否定。他在读《韩昌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从部队转业到海阳的,起初,大家都认为我是个政工干部,在当兵时就同文字打交道,然而我却是操枪弄炮20多年,一天政工干部也没当过,只是在业余坚持读书写作。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凭借着对读书和写作的不懈追求,坚守梦想,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梦起少年,坚守自己一条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