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重新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算起,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开始算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有很多观点和看法,从哲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把二者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种:普遍与特殊;继承与发展;新的叙事。  相似文献   

2.
略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王泽宗张秀丽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科学社会主义已有近150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成功地领导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3.
略论邓小平同志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任涛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的统一战线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原理的新发展、新突破,是指引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和壮大的强大思想武器。从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算起...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对于这个问题,在目前多种版本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六十八岁(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始);一种意见认为有五十一岁(从1934年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始);第三种意见认为有四十九岁(从1936年11月苏联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写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书中,竟同时使用了两种说法。如:在该书第87页、第103页中说;“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变成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同已经有三、四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的历史从十月革命算起只有六十多年。”而在第98页又说:“在苏联,一九三六年已经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要善于根据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当前,深刻地理解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论断,对于我们全面地领会和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一九八四年,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对这个“基本结论”的历史必然性作了精辟阐述。  相似文献   

7.
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社、华中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山东大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编辑部联合主办、襄樊学院承办的跨世纪中青年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东方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8月 10日至 12日在湖北省襄樊市举行 ,会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东方发展道路”为主要议题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与会者就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体系发表了意见。他们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体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19世纪 80年代以后 ,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8.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从1948年的苏南冲突、南斯拉夫率先摆脱苏联传统模式束缚算起的话,迄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探索,改革已经由个别国家的实践变为各国的实践,由局部的枝节性改进和调整变为带总体性、根本性的全面改革,并且初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人民论坛》2015,(3):48
综合得分:6.7关注度:7.3活跃度:8.2影响力:5.12014年某刊物第5、7期连续发表几篇文章,试图重新阐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涵、来龙去脉和表现,进而否定目前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评。其主要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混为一谈,有以“学术研究”为名,行解构历史之实。针对于此,另一刊物连续刊发了《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吗?》《历史虚无主义错在哪里?》等文章,对上述文章进行较为尖锐的批判。他们认为,这些文章试图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重新”的界定,是为历史虚无主义“翻案”,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历史虚无主义,是“公开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公开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0.
龙观水 《桂海论丛》2002,18(6):95-96
(2002年10月31日)同志们 !即将召开的我们党的十六大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代表大会。在这之前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5·31”重要讲话和8月出版发行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 ,为召开党的十六大作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准备。因此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广西党校系统“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接十六大”理论研讨会 ,是很有意义的。在此 ,我借…  相似文献   

11.
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一个严峻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百废待兴,被“四人帮”搞乱了的思想认识路线亟待澄清;个人崇拜、个人迷信、思想僵化仍然影响着我们的工作;长期以来,“四人帮”违背马克思主义原理,颠倒是非造成的思想混乱,仍然左右着一些人的认识……拨乱反正这个历史任务必然地摆在我们党的面前。1977年10月,邓小平同志针对“两个凡是”提出的“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决策,为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指出了方向。于是,我们党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们,面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具有重大而深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方最早是何时出现的以及后来如何演变的,我从50年代起读书时就注意搜集并摘记有关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部于1980年6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第40期刊有蔡声宁同志写的《试论“社会主义”一词的起源》,文中写道:“《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西方社会大百科全书》第七卷说:汉斯·谟勒在《社会主义一词及其同义词的起源和历史》一书中,把‘社会主义’一词已追溯到本尼迪克丁时期的安塞尔姆·德生(1699—1772年).1753年他在论战中为了明确起见,曾把基督教学者和自然  相似文献   

13.
<正> 最近,《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发表了几篇论述人权问题的文章,对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进行了揭露。什么是人权?西方学者将其解释为天赋权利,即以人的资格而享受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样来理解人权是不科学、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人权“是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06,(Z1)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开头写下了这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1920年,这个“幽灵”开始在中国“徘徊”。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同时马列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和《庶民的胜利》,热情赞扬十月革命:“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在这期间刊载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高君宇…  相似文献   

15.
卡尔·柯尔施(Karl korsch,1886—1961)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柯尔施的思想与卢卡奇比较接近。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一书被视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姊妹作。但是,卢卡奇终身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信念,在晚年还提出了“复兴马克思主义”的口号;而柯尔施则从1926年被德国共产党开除后,  相似文献   

16.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实践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突出了实践的观点十年文化大革命把党的指导思想搞乱了。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党的指导思想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来。但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首次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6,(10):45-46
《江泽民文选》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我们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理论创新的思想以及一系列重要论述,用以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用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努力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理论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和先导江泽民同志非常关注并强调创新问题,《江泽民文选》三卷里关于“创新”的论述多达上百处,关于“创新”的讲话和文章就有十几篇。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创新是…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50年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践社会主义的光辉历史。新中国5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日益相结合的历史。总结建国以来50年的历史,经验很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建设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回顾新中国50年的历程,建国初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比较好。我们独创性地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从“破”的角度看很成功,特别是用和平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很有特色,但从“立…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现在已经积累起很多的实践资料和理论资料,因为十月革命到现在世界上存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从井冈山算起也有五十年了,从井冈山那个时候就有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政权,革命根据地就有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分、因素。这就积累起丰富的实践资料。理论资料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呢?从马克思、恩格斯算起是一种算法。不过也可以更提前些,因为象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哲学界流行的见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梅劳—庞蒂在一九五五年发表的《辩证法历险》一书中提出来的。此说似可商榷。其实,“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卡尔·柯尔施堤出来的。一九二三年,柯尔施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长篇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招致了各种批评。一九三○年,柯尔施重新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文,并附带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评》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