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规则”是吴思先生发明的一个词,它随着《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这两本书在这几年的流行开始迅速流行起来。之所以流行,原因大概在于它是对一种大家并不陌生的社会现象的提示,这个词唤醒了各种各样的个人知识,启发了更多人的深入思考。今天,人们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高频率地使用着这个词,不同领域的人对“潜规则”有各自不同的解读。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视角,运用法学的思维来阅读这种“不登台面”的、无文字形态的但却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力量的、在很多时候发挥着实际的支配作用的规则。  相似文献   

2.
敲开吴思先生位于北京会城门小区的家,感觉像是闯入了一位现代隐者的生活。几年来,他就是在这间30平米左右的居室里,先后写下《潜规则》《血酬定律》两书,以其问题意识、独创精神和历史情怀闻名世间。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对历史的探究几乎都是指向当下的生存,这一点,吴先生也不例外。当笔者问到为什么选择在历史的隧道中秉烛而行时,他说:“我开始研究历史是为了治自己的‘心病’,治一代人的‘心病’。”  相似文献   

3.
王德成 《山东审判》2015,(1):119-120
在认真读过郑永流教授的《法治四章》和苏力教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之后,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悟。两本书涉及到了一些共同的话题,在某些方面有共鸣之处,在其他一些或许更为重要的方面,又有相互商榷之感。我感悟最深的是两本书都展开论证且相互联系的两点:法律(指国家的制定法)的实效问题和对法治建设方案的思考。在《法治四章》一书中,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关注集中于第四章,且这种关注是置于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中层层展开的:先是在学理上表  相似文献   

4.
人们爱把历史比作激流奔涌的长河,但吴思平静而淡然的语调,让历史更像一条小溪,似乎就流淌在每个人身边。吴思把历史的潜规则和盘揭出,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发现了潜规则以后,战胜潜规则就成为更大的问题。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吴思没有给我们准确的解释,答案似乎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为了弄清“刁民”这一概念,我随意翻开了吴思《隐蔽的秩序》一书,一段文字赫然入目:“羊是狼的生存之本。大家都懂得爱护羊群的重要意义。奈何抵挡不住眼前绵羊的诱惑,也抵挡不住生育狼崽子的诱惑。这也是有道理的:我不吃,别的狼照吃,我不生,别的狼照生。个体…  相似文献   

5.
宪政作为宪法之治,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在中国,自1908年清末立宪以来,我国的宪政之路经过了一段坎坷曲折的历程。华东政法学院殷啸虎教授的新著《新中国宪政之路(1949~1999)》,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7月出版。本书是他前期研究成果《近代中国宪政史》的姐妹篇,构成了对当代中国宪政运动产生、发展历史的完整描述。 综观全文,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问题的前瞻性 通读全文,本书给读者的一个整体印象就是“新”,时代气息强,面对现实。远至 1949年前夕的“国号”之争,近到1999年的宪法修…  相似文献   

6.
1993年毕业后,我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一家国企办公室的秘书。由于工作需要和兴趣所在,我的阅读范围大致圈在业务书籍和文学刊物之内。直到秋末的一天,和蔼的纪委书记递给我一本杂志,拍打着彩色封面,深情地对我说:“小李,这本杂志值得一读,对你们年轻人成长大有裨益。”至今还记得这本书是1993年第8期《中国监察》。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刊名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二是其中刊登的文章特别是典型案例,有较强的可读性,警醒作用很大。2002年初,焦作市纪委、监察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报名后,我把能借到的《中国监察》作为最权威…  相似文献   

7.
一、“潜规则”与近代中国的落后“潜规则”一词是吴思先生的发明。为了完整地准确理解潜规则的定义,我们先看看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中对潜规则一词的解释。吴思在该书的内篇首页中写道:“在中国历史上的帝国时代,官吏集团极为引人注目。这个社会集团垄断了暴力,掌握着法律,控制了巨额的人力物力,它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命运。对于这个擅长舞文弄墨的集团,要撇开它的自我吹嘘和堂皇表白才能发现其本来面目。在仔细揣摩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经…  相似文献   

8.
《国际经济法的宪法功能与宪法问题》一书在中国出版了 ,这对我来说是一件荣幸的事。正如在中文版序言中已经表达的 ,我首先要对翻译本书的何志鹏先生及其同事表达谢意 ,是他们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使这本较为沉重的著作以中文的面目问世成为现实。这里 ,我进行一个扼要的介绍 ,并回答《当代法学》的编辑提出的 6个问题 ,以期对这本书的背景以及在当前情势下的解读提供一些思路。正如我的书的副标题———“美国、欧洲共同体和瑞士的国内与国际的对外贸易法与对外贸易政策”所显示的 ,我的这本著作比较了贸易法的演进 ,即通过 1 8世纪 (美国 )…  相似文献   

9.
徐忠明 《中外法学》2007,(3):371-378
<正> 我的畏友任强教授的《知识、信仰与超越——儒家礼法思想解读》新近出版,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他送来了新书,嘱我说上几句。对我来讲,自从出版《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这本书评专集以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文章,个中原因不便细说。对任强的美意和"吩咐",我自然不能推却。但是,这与我们之间的友情无关,而是因为本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事实上,本书是任强数年以前的博士论文,曾经陆  相似文献   

10.
(一)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马克思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第1卷,第8页)又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同上,第11页)因此应该说,《资本论》首先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著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研究的问题决不仅仅如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还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政治学著作、文学著作、历史学著作,以至我们可以这样地说,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法人》2011,(7):95-95
潜规则,似乎一直是中国社会挥之不去的阴影。不论是职场还是官场,厚黑学、潜规则的市场一直是如此广阔的可怕。《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勾心斗角,《潜伏在办公室》中的尔虞我诈,似乎成了职场中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12.
要不是由部队转业到纪检监察机关,当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许我至今还没有认识《中国监察》;要不是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爱看书学习的习惯和《中国监察》强大的吸引力,也许我不会喜欢上《中国监察》;要不是我在生活上、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拜师求教,也许我不会如此“热恋”《中国监察》。人生是一本不断被自己改写的书,而《中国监察》就是一本不需要你付出多大代价却能启迪人生的好书。我的一位战友转业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曾经因对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不满而有情绪,我就将《中国监察》推荐给他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科层政治在如下两个方面影响《反垄断法》的执行结果:第一,科层政治对中国经济资源的分配有重要影响,进而决定了垄断在中国市场中的形成。第二,科层结构和政治决策过程造就了行政机构的激励机制,并影响其对不同主体经济活动的监管。中国的反垄断执行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过程,涉及众多职能不同、目标不同,但工作职责交叉的中央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这些官员的激励机制和中国科层系统的显规则及潜规则影响了《反垄断法》的执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寂静的春天     
丁丽洁 《检察风云》2014,(16):96-96
《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以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作为一位民选官员给《寂静的春天》写序,我心怀谦恭,因为蕾切尔·卡森的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已无可辩驳地证明,一种思想的力量远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系教授高铭暄、王作富同志主编的《新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不是对刑法规定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全面论述,而是选择刑法学中35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本书在刑法学研究最新成果的  相似文献   

16.
又近春节,得益于"八项规定"的有力执行和"四风教育"的不断深入,笔者得以在大量会议减少之余,有时间好好地回味和琢磨书架上那些过去不曾仔细研读的好书。随手翻开于阳先生2006年所著《江湖中国——一个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的起因》,被其犀利的观点深深吸引,其中关于潜规则与正式规则的关系说,对于专门从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笔者而言裨益良多。"潜规则不可怕,可怕的是正式规则失控。因果关系倒置,很容易造成对真相的误读。我们不必纠缠潜规则,而应着重审查主规则。江湖、潜规则等法外体制这一系列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坐在书桌前,从文字中寻找精神的享受,就像我每月和《中国监察》的约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新战士,我十分感谢《中国监察》对我的帮助。清晰地记得,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午休时间,通读了近两年来所有的《中国监察》。它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我的工作有了一个最初的印象。那时我就在想,《中国监察》如果能够分类再多元化一些,效果也肯定不错。比如,设立一个《新手上路》的栏目,介绍一些纪检监察?姚冰工作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等,让像我这样的“新手”能够更快地熟悉工作、进入战斗。更让我欣喜的是,今年我的文章也变成铅字登在了…  相似文献   

18.
杨澜的成功或许是《一问一世界》的卖点,但是,书中讲得更多的是讲一个优秀的团队如何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和广度挖掘,给受众提供更生动的更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对我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亲切的新闻采访业务书,结合自己的工作,倒也有了几点收获。  相似文献   

19.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党委书记王恒勤同志的个人专著《中国监狱劳教改革新论》和《构筑司法警官最高学府》,2003年3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中国监狱劳教改革新论》一书从理论、制度、实务的不同层面,对我国当前监狱劳教改革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国内许多资深的专家学者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如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兴良教授认为:“本书作者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22日,重庆市检察机关2009年新进干部培训班在重庆市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开班。为了丰富学员们的课余文化活动及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市院特地给每位学员发了两本书:一本是《学习力》,一本是《中国品格》。我怀着无比欣喜的心情读完了这两本书,其中我对《学习力》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这样几点感受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