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已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这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件大事。《企业法》的制定结束了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地位不明确的状况,确立了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企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企业的政策定位与若干立法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红一 《河北法学》2002,20(2):34-38
对国有企业进行准确地政策定位是解决我国目前企业法律体系混乱 ,完善公司法规范以及制定《公共企业法》的基础。国有企业是一个经济概念 ,表现为多种企业法律形式。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相比有共性也有个性 ,将广泛存在于竞争与非竞争领域 ,并采取公共企业与一般商事企业等多种企业法律形式。因此 ,立法应区分国有企业的不同经营性质分类进行规范并纳入以企业组织形式为标准建立的企业法体系中 ;废除《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对公共企业进行专门统一立法 ;对其他国有企业按一般商事企业同等规范 ;将《公司法》中“国有独资公司”的规定归入《公共企业法》的规范范围 ,廓清我国企业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1997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以下简称合伙企业法),是继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公司法》等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又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合伙企业法为处理合伙企业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合伙企业情况复杂,纠纷种类多,合伙企业法难以囊括。研究处理合伙企业纠纷适用合伙企业法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办法,是合伙企业法施行前一个很有探讨意义的审判实务理论课题。本文试作一探究,以求抛砖引玉之效。一、当前合伙企业的组织、生产经营现状与合伙企业法不…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已由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企业法》的制定,结束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地位不明确的状况,确立了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为了贯彻《企业法》,我厂着重从完善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入手,用内部承包合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现就教于企业界同仁。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我们感觉到:承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以下简称《铁路法》)是一部新的法律。只有注意它的特殊性,即它与其他事物质的区别,才有可能区别事物,把握事物。《铁路法》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铁路法》是铁路运输行业的特别法,反映了国家铁路运输企业的特殊性。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规定一般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性质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行,北京市法学会于四月十九日召开了《民法通则》座谈会。北京市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旭同志、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市法学会副会长崔虎同志主持了会议。法学界老前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顾问陶希晋同志,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马原同志光临会议进行指导。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高等政法院校(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单位从事民法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志,中国法学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司法局等中央和北京市有关单位从事司法实践和民法研  相似文献   

7.
<正> 全国各地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下简称厂长负责制)的企业所提供的经验充分表明,为了完善厂长负责制,必须颁布《国有工业企业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厂长、党委、职代会三者之间的职权和责任,使其职责分明,依法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互相分工、互相制约,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同唱一台“戏”。《国有工业企业法》是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基本准则,也是进一步完善厂长负责制的法律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  相似文献   

8.
为了正确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第二条规定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企业法律地位不明确的状况,为确立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奠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判例与研究》2003,(4):59-60
为了正确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律师》2006,(10):88-8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将于2007年6月1日正式施行;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以下简称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它与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共同构成我国市场主体的法律体系,规范着我国企  相似文献   

12.
1997年第6期《政法论丛》刊登了李毅斌同志撰写的文章─—《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进步性兼对有关问题的商榷》。我们认为,综合考虑我国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李文中有些观点与合伙企业管理的实践存在较大出入,因而值得进一步商榷。一、我国《合伙企业法》并未限制或禁止法人成为合伙人1997年8月1日,我国《合伙企业法》正式生效实施。从《合伙企业法》的具体规定来看,丝毫不涉及法人合伙问题。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结论:我国《合伙企业法》“限制法人成为合伙人”、“禁止法入充当合伙人”。每一部法律都有自己调整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下称企业法),已由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决定于1988年8月1日起施行。它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重大成果。《企业法》的灵魂是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搞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条件,也是贯彻执行《企业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进京务工经商人员维权手册》是由北京市法学会组织,由北京市法学会下属若干研究会的数名专家和学者共同编著的。此书得到中共北京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强卫同志亲自为《进京务工经商人员维权手册》撰写了书序。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是一部企业大法,也是一部经济大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企业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这对进一步推进企业的配套改革,调整和理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体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和武汉大学法学院联合召开“依法治厂”研讨会,着重研讨《企业法》实施以来的情况、经验、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湖北省企业家协会会长杨志国同志在开幕词中指出:《企业法》是调整企业关系、规范企业行为的基本法,是依法治厂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的基本准则。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马克昌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强调:保障《企业法》实施、实现依法治厂,必须继续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使国家逐步由人治转变为法治,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只有具备这样的大气候、大环境,依法治厂才能切实做到。企业界的代表认为:贯彻实施《企业法》不仅是企业的事,而且是整个社会的事;《企业法》不仅对企业行为有约束力,对政府管理部门也应当有约束力。法学界的代表提出:《企业法》贯彻实施不尽如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虚无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复活,其主要特点就是有法不依、以权代法。克服新的法律虚无主义的对策,是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层的法制观念,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法律监督系统。  相似文献   

17.
第五讲国营工业企业法律制度一、国营工业企业法的概念和原则(一)国营工业企业法的调整对象国营工业企业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单位。国营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然要同国家、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本企业内各级组织和全体职工之间发生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组织管理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国营工业企业关系,是国营工业企业法的调整对象。(二)国营工业企业的概念国营工业企业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国营工业企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组织、管理、指导和协词国营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工具。它对于保障企业增强活力,发展商品生  相似文献   

18.
一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而且是加快和深化改革的需要。一方面,它总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另一方面,它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在总则中进一步明确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性质,其后,突出地规定了“国家对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同时规定“企业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决定,可以采取承包、租赁等经营  相似文献   

19.
7月30日、31日,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经济法研究会、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和首都钢铁公司举办《企业法》实施两周年座谈会。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明以及企业界、理论界、政府部门、新闻界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企业法》颁布两年来的作用、《企业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企业法》的颁布,为企业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薄燕娜  马强 《中国法律》2007,(2):35-37,101-104
中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立法实践可追溯至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颁布,其后《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相继出台,这三部法律及其配套行政法规被概称为“三资企业法”在渐成体系的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规范中居于核,心地位。与之相较,规范内资企业的《公司法》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合伙企业法》、《外商独资企业法》能够被适用更是迟至9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