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珍 《世纪桥》2009,(19):118-1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就我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实践教学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对其进行了内容、方法和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对其进行了内容、方法和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实施思想道德修养课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符合思想道德修养课修身导行的特点,从而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作为高校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道德修养”课,要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理论教学,更需要实践教学。“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外连社会实践、内连学生心灵”的课程,其课程最直接的目标就在于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水平,使老师所教的和学生所学的最终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素质。要…  相似文献   

6.
黄兴国 《世纪桥》2011,(11):98-99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有利于该课程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正视其存在的问题,选择恰当路径,以期提高该课的实践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课程形态,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要凸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以人为本"、"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强调目标明确"、"以考核评价为导标,强调知行统一"三原则,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项目、部署计划周详的实施步骤、制定系统科学的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力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课程形态,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要凸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以人为本"、"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强调目标明确"、"以考核评价为导标,强调知行统一"三原则,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项目、部署计划周详的实施步骤、制定系统科学的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力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9.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的突破口,主题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将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问题提炼成为一个主题,围绕主题设计教学方案,并以"认知自我,感知生活"主题为例进行了探索,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刚刚起步,各地都还处在摸索试验的阶段。总结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医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针对性不强、实效性欠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缺位、考核模式陈旧等问题。加强医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可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明确自身专业上的学习方向和成才定位。本文对医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课型、实践教学目标、组织活动方式、教学时数、考核标准、考察方式等具体模式进行了创新型设计。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德》)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为一体的,具有特定定位、特定内涵、特定任务的崭新的课程。其特征是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和突出的实践性。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3.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与针对性要重视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授课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相结合,建立符合德育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形式。文章通过对全国165所高校178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问卷调查的分析,概括了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显示,各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都有足够的认识,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教学,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活动内容和方式、评价机制、教师的积极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在调查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继辉 《学习月刊》2012,(8):113-113
正确处理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实施专题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得到普遍认可。并付诸实践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也很有必要积极进行专题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在贯彻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设计科学严谨的教学专题体系.才能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境界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课教师不同,其生命涵养、教育情怀和学科意识不同,教学境界也不同.根据"基础"课特殊的教学性质、教学使命和教学规律,需要依次登上三种教学境界,即用知识的力量去感染人,用逻辑的力量去震慑人,用信奉的力量去俘获人.而要依次登上这三种境界,对于"基础"课教师而言,应注重丰富生命涵养,与学生心灵交流;培育教育情怀,与学生真诚对话;强化学科意识,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的含义、特点,了解其类型及功能的基础上,探索有效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实现思想、道德、法律理论知识的内化及增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科学的理论,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我们都知道,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忽视实践,就等于忽视了理论的来源。同时,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实践。所学的理论是否科学,也必须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忽视了实践,就等于忽视了理论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要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科学的理论,理论的灌输是必要的。但如果脱离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大学生是不可能将科学…  相似文献   

19.
赵金玲 《世纪桥》2015,(3):47-48
本文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主探索了在高职院校进行"基础"课实践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高职院校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笔者以所在院校为依托,详细论述了在"基础"课实践教学设计上秉承从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出发,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理论授课内容要点联系,实现理论授课内容延伸;以外化学习转为内化自省为目的,达到改变学生行为的教学目标这三项原则的原因与重要性,并对问题纠错、情境演绎、任务驱动、榜样感染、爱心帮扶、问卷调查等具体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与作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真正落实教学效果,就必须关注教学路径的优化选择。当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深度解析后,就会发现,以活动为中心的"跳舞式"教学,虽然走的是迂回路径,却因为能够落实道德体验和吸引学生参与,从而在实践上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