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生在山东济南,却在西藏生活了27年,写出17本有关西藏的书,目前仍行走在西藏的途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她的作品,很多人认识了历史的、文化的和宗教的西藏,产生过形同“三毛热”一样的效应。青年人在她的诗文感召下,诸如在“兄弟,我们走啊”这样的“吆喝”下,对西藏趋之若骛。走过西藏27年2006年,作家马丽华推出长篇小说《如意高地》,历史的和现实的两个西藏一脉相承。虽然她本人说过这是一次创作上的转型,从纪实向虚构转变,但很多专家、读者认为,在这部“传奇加诗意”的作品中,史实比虚构更精彩。她的作品一如既往地耐人寻味。马丽…  相似文献   

2.
王玲 《台声》2022,(18):80-82
<正>33年前的1989年4月20日,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寻“根”回到故乡——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小沙陈家。踏上故土时三毛已然热泪盈眶,她呜咽着说:“我盼了40年,终于实现了梦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前夕,三毛的家人、生前密友、粉丝与两岸的文学爱好者、资深媒体人在位于小沙的三毛祖居展开“云上”对话,一起分享研讨三毛这位“小沙女”的经历和作品,缅怀和重温三毛文学世界中的人文纽带和两岸情怀。两岸与会嘉宾认为,三毛的文学作品数十年来风靡两岸,  相似文献   

3.
情人节来了。在恋人们的心中,巧克力被誉为"爱情巧克力",它和玫瑰花相配是情人节最珍贵的礼物。有人说巧克力是甜的,有人说她是苦的,有人说她是快乐,有人说她是分享,不管怎么说,千种味道,一种心情,狂欢吧,在爱情节日里——  相似文献   

4.
“一个家总要有人来操心,一个国家和社会总要有人来思考,告诉大家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这是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这是农工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冷梦说的话,也是她第一次接受我采访时打开心扉说的第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三毛生前喜欢引用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在许多颗心灵里,三毛却留下不灭的痕迹。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北一家医院自缢身亡,年仅48岁,她的离去给世人留下无尽的惋叹和迷惑。12年了,人们时时怀念她,怀念这位身着吉普赛式衣裙、梳着麻花辫,走过沙漠的传奇作家;怀念这位一身牛仔服、长发飘洒,走过万水千山的浪漫女子。  相似文献   

6.
三毛,曾以她传奇性的经历和洒脱的文章征服了无数青年人的心,她的书风靡祖国大陆。当我来到遐迩闻名的周庄时,却发现这里有—座以三毛命名的茶楼,那是为了纪念台湾女作家三毛与周庄的情缘而新辟的一处景观。 茶楼分上下两层,临水而筑。进得殿堂,环顾四壁,到处都挂着三毛的照片和画像,仿佛她在静静地看着每一个来访者。背景音乐是在祖国大陆已家喻户晓的《橄榄树》,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袁立是90度的水,袁立说她可以为爱疯狂;有人说袁立和她演过的角色是水草沙石与湖面的关系,袁立说每个人都有他(她)的表面和不为人知。海岩说:袁立蒙蔽了世人,她的脆弱与忧伤藏在灿烂顽皮的笑容之下。袁立说:希望大家看到的我是很坚强的人。一个别样的袁立,就这么清晰地呈现眼前,叫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叶眉 《小康》2011,(9):101
《窗里窗外:林青霞的戏梦人生》林青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88.00元美了几十年,红了几十年的林青霞,"重出江湖"了。但这次,她却是以另一种身份——作家。"十七岁踏入影圈,至今的三十九个年头里,有无数人写过无数篇有关我的文章,有的有根据,有的却完全是虚构。这  相似文献   

9.
说起肖汝亭是见仁见智,有人说他是作家、是诗人;有人说他是书法家、是画家,有人说他是摄影师、是收藏家,有人说他是艺术家、是策划大师,也有人说他是社会活动家、是大能人……我一直称他为“雅玩大家”。他却幽默地称自己是一个杂家,肖汝亭是名副其实的大家、杂家,而且极具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12年前,被誉为台湾"童书皇后"的管家琪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大陆。家族故事与孩子们的返乡经历在管家琪的心中积累、沉淀、发酵,最终创作出两岸首部"小台胞"题材的儿童系列丛书——《追寻》。眼泪掉在儿子脸上上世纪60年代,管家琪在台北出生。学生时期,在每一个阶段入学的时候,学生资料卡"籍贯"这一栏,她填的都是"江苏盐城"。在她32岁之前,每当有人问"你是哪里人"的时候,她都理所当然地回答"我是江苏人",因为她的父亲是盐城人。小时候,同学中有人说"我是浙江人"、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时刻     
《创造》2016,(Z1)
正我去探望一位生病的友人,我们聊起很多从前的事情,也畅想了很多未来的事情。她忽然发司:"对于你来说,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想了半天,我竟然没有找到一个很合适的答案。那阵子,不管是与新朋友还是故友见面,聊到酣畅时,我总是抛出这个问题,当然,收获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加官进爵时、买房购车后、身体无恙中;有人说,幸福的时刻就是父母双全、爱人平安、孩子快乐、  相似文献   

12.
王秋扬身上集中了女人梦想的一切:显赫的出身、美貌、身价不菲的财富,美满的婚姻,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子,还有三毛式的浪漫和传奇精神。她曾经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穿越过南极那被称为"死亡之地"的西风带。有人说她命好,如果承认命运的话,那么世上所有的成功和失败似乎从一开始就被天注定,可是,走近王秋扬。我最想探索的是那些除"命好"以外的原因,是什么促使她成为人们眼中的上帝的宠儿?一个人改变不了生活的许多局限,但一个人可以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管方 《小康》2010,(3):102-104
她是好莱坞专业编剧,她的小说在海内外都有足够影响力,由她担纲编剧的《梅兰芳》等影视剧,几乎每部必火 有人曾说,想成为优秀作家的人,都会由衷地羡慕严歌苓。父亲是作家萧马,前夫是名作家李准的儿子,她有着耳濡目染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集体叙述”这个概念来自女性主义学者兰瑟。她在《虚构的权威 :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叙述声音”的观点 ,即“作者声音”、“个人声音”和“集体声音”。她解释说 :“我说的集体叙述声音指这样一种叙述行为 ,在其叙述过程中某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被赋予叙事权威 :这种叙事权威通过多方位、交互赋权的叙述声音 ,也通过某个获得群体明显授权的个人的声音在文本中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1 ]她的这个概念针对的就是女性和女性的特殊意识形态地位 ,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小说来说 ,这个理论也很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本文就是试图借用这个“集体叙述声音”的概念探讨中国近年来女性作家创作中的几个典型 ,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华子 《求索》2005,(7):163-164,33
三毛的一生是传奇的,但同时也是寂寞的。通过三毛的笔,我们可探寻到她的寂寞。她天性敏感,人生雨季的心灵创伤造就了她文字的美丽,也为她的人生悲剧埋下伏笔。她歌颂真善美,即使在荒芜的撒哈拉,她仍不忘把美的描写展示给读者。三毛试图寻找理想的人生,当爱情和艺术都无法维系她对世俗的超越时,她用死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空地     
林语堂 《创造》2016,(4):66
正十八世纪,一个不大出名的作家舒白香曾说:时间之所以宝贵,乃在时间之不被利用。做女工的女人租不了小小的一个房间住着,房里满是东西,一无旋转的余地,因而感到不舒服;如果一旦她的薪水略为增加,她便要搬到一间较宽敞的房子里,在那里除了放置床桌和煤气炉子外,还有一些回旋的地方,这就使她感到舒适。同样理由,我们有了闲暇,才能感到生活的兴趣。我曾听说纽约公园街有一位富婆,她把住宅旁边的无用地皮都买了下来,原因是恐防有人在她的住宅旁造  相似文献   

17.
在两岸出版市场尚未开放的今天,台湾作家走红祖国大陆文艺圈,正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年大陆几十家媒体的主管票选年度十大文化人物,以《第一次亲密接触》走红两岸的网路作家痞子蔡——蔡智恒可是荣登第二,把大作家余秋雨远远抛在了后头。谁是知名“台湾作家”?台湾华文出版趋势观察家辛广伟指出,大陆知名的台湾作家可以分成几类。第一类是流行文学,包括琼瑶、三毛、金庸、蔡智恒、张曼娟、吴淡如、席绢等;第二类是励志文学,主要是刘墉和林清玄;第三类是  相似文献   

18.
舒婷最忌讳别人唤她诗人。她也不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她说,一位作家,如果热衷于将各种桂冠挂在嘴上,那一定是件极悲哀的事情。 那么,唤她啥呢?她说:“舒婷。” 其实,第一次和她相识,颇带点戏剧性。那是前年的夏天,我随一个作家代表团上井冈山采  相似文献   

19.
茅盾同志是我国进步文化的先驱者,是一位伟大的进步作家。三年前,他还在世时,我在一篇回忆左联的文章中写过一段话,大意说:鲁迅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左联主席,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作为我国革命文学的一面伟大旗帜,他是当之无愧的;郭沫若对我国革命文学事业的贡献,也十分光辉卓越,我认为他是继鲁迅之后的另一面伟大旗帜;茅盾对于我国革命文学,也起过很大的促进、推动和指导作用,依我看来,他也不失为又一面伟大旗帜。那篇文章寄给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10,(10):24-25,16
有人说她侠骨柔肠;有人说她大气如山。身为汉族的她,却被牧民亲切地称为“主心骨”、“贴心人”。她就是,带领牧民富起来的嘎查达(蒙古语,意为村官)——巴彦托海嘎查达乔玉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