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整体型政府构建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综合化旨在密切应急管理主体间联系、凝聚资源、促进协同,以提高管理效率。西方各国提出了应急管理综合化概念,构建了综合性应急管理模式,并从组织机构、法律法规、预案体系和信息系统等不同维度进行了改革。当下,西方国家应急管理呈现出由单兵作战向主体协同、由单纯事后处理向全过程应对、由单个国家管理向全球合作等综合化特征。借鉴西方应急管理综合化改革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应急管理改革,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突发公共事件增多,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大连市为个案,提出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几点对策:通过设立应急管理中心来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健全重大活动应急预案体系;构筑包括大连市、鞍山市、营口市和丹东市在内的应急互助圈;以大连市西岗区为例,将网格化与大连市应急管理相结合;根据大连市的实际情况,完善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以期对辽宁其他地区和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参与单位、人员、设备等调配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文章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借鉴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成功经验,从事件管理、部门职责、物资储备、行政强制措施实施和资料收集管理利用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今后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伦敦城市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敦在应对各级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全面风险登记为基本特点的城市风险管理体系。伦敦各级政府以复原力论坛为平台,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机制,采取风险=可能性×影响的风险评估方法,每年都编制和公开发布《风险登记册》,成为各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规划和业务持续计划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提高城市的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急预案是政府应急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我国部分应急预案存在的缺陷,进行认真比对分析,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加强政府应急管理,以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不良影响降至最低,为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本文以秦皇岛市为例,对城市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将网格化与应急管理相结合,构建城市互助圈的具体措施,有利于完善应急管理保障机制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7.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国家、地区、组织或个人对突发事件规律、应对与处置的认识,是应急管理的前置工作。发达国家探索和积累的贯穿应急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四个阶段,涉及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的系列应急管理理念,推动了这些国家应急管理经验的形成和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与处置,是应急管理"智慧"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灵魂与指导思想。面对日益严峻的公共安全新形势,我国需要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应急管理理念,深化"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打造应急管理升级版[1]。  相似文献   

8.
从公共政策的视角看,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发挥不仅取决于单项预案的功能发挥,也取决于单项预案之间的合作,还取决于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之间的契合,甚至受制于社会认知和治理机构,以此可以建构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公共政策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之下,以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实际应用为案例的经验观察显示,中国应急预案体系在公共政策层面的制度缺失是一个共性问题,因此,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优化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解决,还需要从公共政策层面解决,亟待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重整应急预案体系的隶属关系,建立和完善危险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加快相关应急体制、机制与法制的配套建设,提升应急预案综合演练实效,改善公众认知,优化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使得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在整个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主体是我们的基层组织。在近几年中,我国的基层应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都有了一些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对于非常态事件进行规制的一个开始。它作为一部基本性法律弥补了立法空白、衔接了法律与预案,对于初步建立突发环境应急法制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制体系是由历年来的各种法律、法规、预案、规章等制度组成的,立法思想的脱节、内容的落伍、衔接的不畅致使整个体系危机重重。本文分析了该法对于环境应急法制的积极意义和问题所在,并提出了一个从修订预案和清理制度入手来解决当前该体系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 2 0 0 3年遭受非典严重侵袭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 ,虽然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并战胜之 ,但遗憾的是 ,目前我国关于紧急状态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第一 ,宪法规定不完善 ;第二 ,我国的非常处置制度的现状是多种制度并存 ;第三 ,紧急状态法律法规和规章量多杂乱 ,相互之间不能协调、统一、配合。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在经历了“非典”危机、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全球金融海啸、H1N1肆虐等重大突发事件之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已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阐释了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现状,并就社会转型中不时出现的突发事件,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问题阐明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经济紧急状态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经济紧急状态下,国家紧急权采用宪法直接保障的立法模式是建设宪政国家的必然要求,把国家紧急权直接规范于宪法,即便在经济紧急状态之下,也不得超越宪法而随意扩大国家权力,这是宪政主义在国家紧急权上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国家紧急权立法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对警察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加上我国乃至世界频频发生紧急情况所面临的困境,十分有必要对紧急状态加以界定,以明确紧急状态警察权使用的范围,从多学科角度对紧急状态警察权的权力渊源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明确紧急状态警察权对现代法治国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ounties of the Commonwealth illustrate different constitutional bases for the exercise of emergency powers, but the validity of these powers has been upheld in all of them. The United Kingdom constitution is largely unwritten, and there are no express emergency provisions. Judicial review is restricted, and drastic emergency powers, based upon the royal prerogative and 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 have been upheld.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has few express provisions to deal with wartime situations. However, the Supreme Court has upheld the exercise of extraordinary powers by the president and by congress during times of war. In addition, wartime conditions have justified a greater degree of central control of the economy than during normal periods. India illustrates a third approach, i.e., express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for the exercise of emergency powers. Although, a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urts will exercise some judicial review, they have exhibited great self-restraint. The Canadian situation is similar in some respects to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at there are some written provisions upon which emergency powers are based, and wartime conditions result in a highly centralized fed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judicial review is almost as restricted as in the United Kingdom. Sommaire. Les Etats-Unis et les pays du Commonwealth ont des justifications constitutionnelles différentes quant à l'exercise des pouvoirs extraordinaires, mais tous en reconnaissent la validité. La constitution du Royaume-Uni est surtout orale et l'exercice de pouvoirs extraordinaires n'a pas été prévu expressement. Le droit de regard des tribunaux est restreint et on y accepte des pouvoirs extraordinaires très étendus en les basant sur les prérogatives de la couronne et sur la souveraineté. du parlement. La constitution des Etats-Unis ne contient que quelques clauses sur les mesures de guerre, mais la cour suprême a reconnu l'exercice de pouvoirs extraordinaires en temps de guerre par le président et les Congrès. De plus, les conditions ont justifiéà ce moment-là un contrôle de l'économie par le pouvoir central plus grand qu'en temps normal. L'Inde est encore dam une situation différente, c'est-à-dire que sa constitution traite expressément de l'exercice des pouvoirs extraordinaires. Bien que les tribunaw y aient un certain droit de regard, come am Etats-Unis, ils ne l'ont exercé jusqu'ici qu'avec beaucoup de modération.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紧急强制的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紧急强制的设定是行政紧急强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创设行政紧急强制法律规范的活动,是在原属法律空白的领域中,以制定法律规范或法律文件的形式,使行政紧急强制从无到有的一种活动.行政紧急强制的设定与行政紧急强制的启动,行政紧急强制的实施,行政紧急强制的规定等概念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并不相同.规范行政紧急强制的设定对于行政紧急强制法治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场SARS危机使人们重新重视和探讨公共应急法制。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公共应急法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但仍不健全。在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或《紧急状态法》即将出台之际,我们首要的工作是对现有法律规范进行清理,完善公共应急法制中的某些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8.
紧急避险是我国刑法理论上的"正当化事由",其鲜明特点是法益与法益之间的正当冲突。文章通过对紧急避险的理论现状分析,讨论紧急避险的限制条件,得出对正当防卫不能实行紧急避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应急警务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公安学界与实战部门围绕基础理论、内容、应急处置、构建、创新及研讨研究等方面对应急警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这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应急警务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长期处于空白的境遇,为我国在该领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前苏联状态立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的立法动因,总结了2001年《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出台以后俄罗斯现有的紧急状态立法的法律体系和特点.供我国目前紧急状态立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