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上。山西省工商局在配合相关部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调节经济活动的同时,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发挥本部门的工作职能,更好地加强市场监管,服务市场主体。1.着眼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努力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公平是有效竞争、充分竞争的保证。从我们山西的情况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市场主体已逐渐多元化,市场交易和竞争的规则也逐步确立起来。但是,影响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很多问题要靠我们去探索。作为解决人们思想问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思想工作不仅责任重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方法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是多样的辩证统一。笔者认为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由于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使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广泛、多样性的特点。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观点、立场,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广泛、多样性,这一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突出。一方面,宣传思想工作要广泛地运用…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商品经济。它由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组成,各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其它主体建立自愿、真实、平等的契约关系,缔结具有法律效力的市场契约,才能获得正当的经济利益,也才能保持自身的发展、壮大。如果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遵守契约的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等规则,市场秩序就会发生混乱,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建立。因此,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一、开放的市场经济必须遵守契约的诚信规则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它既要求对内开放,也…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一个微观基础问题即市场经济的主体问题。所谓市场经济主体,是指市场活动或商品交换行为的参与者,它包括商品的生产者、经营和消费者。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是市场商品交换活动的当事人,因此,他们共同构成市场经济主体。关于政府和企业市场经济问题,理论界也有较多文章论及,本文只就居民市场主体的塑造作粗浅分析。 一、居民市场主体塑造的必要 居民即固定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作为市场主体的人,主要是指经受过经济锻炼,培育、塑造的人,是与市场经济内在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人。因此,居民要能进入市场充当真正的市场主体,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在于赋予企业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企业才能对市场信号具有强烈的接受和反应能力,并据此调整其生产经营行为,带动物质、资金、技...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利益主体的并存,出现了价值追求层次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象.正视这一客观现实,积极引导变革时期显得异常活跃的价值取向的健康发展,是党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一)价值观,泛指人们对一切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看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是市场价值取向原则,是市场主体自身的物质利益原则,任何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选择,都要服从这个价值取向,即追求自己成本的最低化,利益的最大化,并以等价交换原则,实现各自的利益。市场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的统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主要有:市场主体是经济实体,企业必须是经济实体;具有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具有完备的市场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主要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企业、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7,(9)
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王冰在《江汉论坛》1997年第6期撰文指出,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市场与市场经济在性质上有区别。市场是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实现各自利益的纽带和桥梁,因而市场的性质就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相对独立运行的环节,它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性质。市场经济则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优化组合生产要素、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从本质上看,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或经济制度。其二,市场与市场经济在结构性上有区别。市场具有复杂的结构,如市场主体结构、市场客体…  相似文献   

9.
领导要论     
《党的建设》2014,(6):4-7
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也是难以推进的。  相似文献   

10.
积极推进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2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体系基本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市场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市场竞争秩序还相当不规范,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大量发生,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为此,必须十分注重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信用和法制问题,积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 一、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要以充分竞争为核心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通过竞争,才能给市场主体以降低成本和进行技…  相似文献   

11.
人是参与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要求人确立以下三种主体自我意识: 1.能力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其直接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个人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生产者自身能力的全面而充分发展上。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主体,这就必然促使人凭其能力从事经济活动,凭其能力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能力的竞争。如果缺乏相应的能力,人在市场上便无立足之地。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确立能力意识。 能力分为理性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1)理性认识能力。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是按照“经济人”的逻辑运行的,但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这还不够,它要求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的人必须具有透过错综复杂经济现象把握市场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2.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建议提出的宪法修正草案,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应该说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在法律上确定了平等的关系。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经济性质,也就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能完全与理论、政策、实践统一的问题,往往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争论过激、顾虑过多、强调过分、宣传不大,从而影响到市场主体充分发…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方面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结构,但市场主体所表现的市场经济的共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论其所有制如何,只要它们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就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活动,就要依据其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成本的有利性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流动,并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市场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谋得自身的利润或利益,这体现了市场主体具有为己性的一面。但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企业的利润、利益、为己性的实现又必须以提供一定的商品或服务来满足他人与社会的需要为前提,这又体现了市场主体具有为他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搞好农村市场主体建设的几点思考张明贵农民和农村企业是农村市场的主体。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首先要解决市场主体问题。如何使9亿农民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市场的主体,是摆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要完成这样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当前存在的就业问题,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中去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各个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为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展开的竞争,必然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在市场机制的客观调节下,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所调节的生产的变化使就业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各种情况的失业也相伴而生。由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必须通过市场来进行,市场的供求规律,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同样起着基础性作用。劳动者就业受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杨宜勇 《前线》2023,(4):16-20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壮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充分”;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在于“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我国经济立法步伐加快记者获悉,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今后一个时期将着重抓紧、抓好四方面立法:一是规范市场主体的立法,以此规定市场主体的条件和资格、权利和义务。二是调整市场经济主体关系,维护市场秩序的立...  相似文献   

18.
地方行政干部的风险观念和行为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活动本身就充满了极大的风险性,市场主体原本就是市场风险冲击中的主体。为了地方经济生存与健康发展,地方行政干部必然要凭借自己的胆识,不畏风险,竭尽全力拼搏,并驱动市场主体千方百计展开激烈竞争,在市场大潮之中百舸争流。于此,才形成了市场经济蓬勃的机制和激励机制。 一、地方行政干部的风险观念和行为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经济政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随着资产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市场主体在市场上如何谋求生存与发展,从表面上看似乎拥有很大的自由,但实际上却处于“必然性”支配之下。而地方行政干部要驾驭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1999,(9)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则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因而也是市场主体和竞争的主体。国有企业积极主动地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是搞活搞好的关键,也是检验国企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体制转轨的特定历史时期,如何使众多国有企业面向市场、适应市场,不断增强竞争能力,闯出一条脱困与发展之路,是深化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向市场,必须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是“上帝”,能否获得他们的青睐,关键在于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一个厂家或商家,应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  相似文献   

20.
现代市场的本质是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而市场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和所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都是由市场主体引起的,并体现着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市场中,“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的。”(《资本论》第1卷,第103页)市场主体是市场的灵魂,是市场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