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东欧剧变后,我国与该地区国家的经贸关系一度跌入低谷。1991年下半年以来,经贸关系逐步得到恢复,且向良好方向发展。 (一)贸易额虽低于历史最高水平,但增势强劲。去年我国向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原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合计出口3.1亿美元,进口6.3亿美元,贸易总额9.4亿美元,比1991年增加4.8%,但仍低于1988年32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今年以来,双方贸易进一步增长,上半年直接贸易额已达5亿美元左右,其中与匈贸易总额达6000万美元,比去年全年的贸易总额增长1倍多;与波贸易总额已达2.086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1991,(4)
越南实行全方位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有很大发展。1990年,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4.177亿美元,其中进口12.417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6.2%,出口11.760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21.3%。1991年,越南的对外贸易增长势头仍然很大,外贸逆差大幅度缩小。越南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际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中,东北三省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对有关情况做以介绍并提出一些看法.近十年东北三省同原苏联的边境地方贸易的发展进入8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缓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紧密联系的加强,中苏关系开始缓和并于1989年由于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华而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这一期间两国的经济联系全面恢复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本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的贸易总额最高不超过30亿美元,到80年代末期双方贸易总额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2年中俄贸易总额高达58.6亿美元.中俄(苏)的经济技术合作也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取得顺利发展同时.两国的边境地方贸易发展更加迅速,获得的成果已使世人瞩目.在中俄(苏)边境地方贸易的发展中,尤以黑龙江省、吉林省为重点.也可以说,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的边境地方贸易发展代表了两国发展的水平和万向.  相似文献   

4.
合作现状 中苏两国80年代中期的军事、政治对抗的缓和及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政治关系的正常化,给两国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和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在1985—1991年期间,在前苏联的对外贸易中,同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的贸易额从16.5%上升到30.1%。在边境贸易中,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仍继续扩大与邻国的经济贸易关系。1992年,中俄两国的贸易额为38.47亿美元(超过俄罗斯对外贸易额的5%),比1991年增长了27%。1992年期间,俄中之间的贸易额(按俄罗斯驻中国商务代表处专家的估算约为90%)主要来自俄中两国之间建立的直接联系的经贸合作,其中包括边境贸易。俄中两国建立起来的直接合作及边境贸易合作经贸业务方面的主要伙伴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各省。贸易额稳定在易货总额的80%以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一件彪炳史册的盛事.从广西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角度看,香港回归对桂台两省区经贸关系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台湾经济离不开香港 与内地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台湾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海岛型经济,其发展离不开香港.1988年至今,台湾对香港累计投资金额已达40亿美元.自1990年开始,香港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及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五大转口地,1991年双边贸易总值达143亿美元.1992年总计突破160亿美元,1996年台港贸易总额达285亿美元.台贸易顺差高达251亿美元,占台湾全球贸易顺差额的17%,今年1至5月,香港向台湾出口额为7.6亿美元,台湾向香港出口额则达109亿美元.香港回归后,对香港的出口并入大陆地区计算,随着香港与大陆经济的共同繁荣,大陆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的第一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区域贸易2005~2006年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10 1”区域货物贸易总额创下1303.7亿美元的新高,其中,中方出口553.7亿美元,进口750.0亿美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23.1%、29.1%和19.1%。本年的区域贸易具有如下现象和特点:一、4年一番:贸易增幅连续4年保持在20%之上2005年是中国—东盟贸易年增长幅度保持在20%以上的第四个年份,双方贸易总额4年翻一番多,如此高的增长率,在当前的全球贸易中并不多见。例如,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国别贸易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与东盟10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85.4亿美元,比2004年的1362.0亿美元增长9.1%…  相似文献   

7.
一、自由化、私有化政策产生的背景八十年代中后期,巴基斯坦经济中的一些问题变得突出起来,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是国家财政赤字剧增,内、外债务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赤字从1981—82年度的171.74亿卢比、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3%上升到1987—88年度的577.18卢比、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6%,1988—89年度仍为600亿卢比,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7%。联邦政府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南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引进外资方面成绩更是令人瞩目。本文拟对外商在越南投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外商投资越南的现状与特点外商大量投资越南,是自1987年12月29日越南颁布《外国在越南投资法》后开始的。据资料显示,1987—1989年,越南吸引外资7亿美元,1990年达6亿美元,1991年高达12亿美  相似文献   

9.
一、泰美经贸关系概况泰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50年,泰国出口总值只有48亿铢,到1987年,出口总值达2965亿铢,而1989年上半年已出口2400亿铢,比去年同期增长30.1%。目前,与泰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5个,其中,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有: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美国和日本。这三个贸易伙伴占泰国出口总额的50%;其中,美国占22.1%。由此可以看出,在泰国的外贸中,美国市场对泰国有着多么重要的位置。但是,整  相似文献   

10.
外国投资增长趋势的变动及其经济背景1986年以后,印尼的外资投资额(指印尼投资统筹委员会公布的批准投资额,不包括石油、天然气与金融业部门的外资投资额,下同)的增长变动趋势如下:1986年8.26亿美元(比前一年下降3.8%),1987年14.84亿美元(增长79.7%);1988年开始出现外资投资高潮,44.09亿美元(增长197%),1989年47.19亿美元(增长7%),1990年87.50亿美元(增长85.4%),高潮持续了3年;1991年转向沉滞与下降趋势:1991年87.78亿美元(增长0.3%),1992年103.23亿美元(增长17.6%),1993年81.44亿美元(下降21.1%),沉滞与下降趋势同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2月17日俄罗斯议会开始选举的前两周,私人银行抛售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的股票,这是切尔诺梅尔金政府准备经受重大失败的明显征候。政府不甘心把那些下过“金蛋”的“经济鸡”留给其继承人。1991年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俄罗斯制定的经济改革战略是以刺激俄罗斯出口部门为依据的,因为这些部门掌握外汇并可以偿还苏联时期遗留下的外债。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意味着增加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电力、石油化工产品以及木材的出口。1991年末,苏联实际上已经成为财政破产国,而 1992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的时候,俄罗斯在得不到任何国外贷款的情况下开始偿还陈旧的逾期外债。由于对外贸易额剧增和从来没有过的大量对外贸易顺差——这种现实谁也不愿意公开炫耀,发生了居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反常现象。1992年俄罗斯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出口量已经超过全苏前十年中的任何一年的出口量。如果苏联的“美元”贸易是逆差,那么俄罗斯的“美元”贸易则是顺差。1992年俄罗斯同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年利润约为100亿美元,1995年则超过300亿美元。据预先统计的资料,1995年1—11月,俄罗斯向周边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家出口了价值592亿美元的商品,而从这些国家的进口额为293亿美元。为了便于比较,可以说,在最好的1989年,苏  相似文献   

12.
自 90年代中期起 ,俄罗斯调整了“亲西方”的对外关系 ,实行“多方面、全方位”外交 ,重返拉美地区 ,发展同墨西哥的经贸关系。 1991~ 1996年间两国贸易额增长 5倍多 ,1997年两国贸易额由上一年的 490 0万美元增至 1.39亿美元 ,1998年增至 1.44亿美元。两国商品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俄罗斯向墨西哥主要出口黑色金属及其制品 ;航空技术产品出口是俄罗斯向墨西哥出口的新领域。与此同时 ,俄罗斯大量进口墨西哥的黑色金属制成品 ,例如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用的管道。两国发展经贸关系仍有巨大潜力。相距遥远、机制不健全、受北美自由贸易区牵制 ,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亚太经济的腾飞引起苏联的关注和反思拥有33亿人口的亚太地区,战后以来经济扶摇直上:1960——1980年的20年间,欧洲经济增长率为4.5%,而亚太则为8%。80年代初,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1.4%,而亚太保持年均4%的增长率。1989年的亚太年均增长率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为6.1%,而欧洲共同体和美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和2.9%。可见,亚太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有生气的地区。亚太地区外贸发展、金融活跃。1980年,亚太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2.9%,90年代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美国对亚太贸易额由1980年的1200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2710亿美元,远远超过对西欧的1860亿美元。美国企业对亚太投资已超过330亿美元。日本55%的出口、58%的进口依靠亚太市场。亚洲“四小”、东盟和中国也以亚太地区为自己的主要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4.
中泰贸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泰国之间的对外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加强两国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一、中泰两国商品贸易的基本特征分析1.中泰双边贸易额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表1所示,从1993年到2003年,中泰两国的贸易总额从13.52亿美元增长到了127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除了1996年贸易总额有下降之外,即使是在泰国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1997年和1998年,两国的双边贸易还是保持了11.8%和4.5%的增长率。1999年处于低迷的泰国经济走出低谷,2002年经济复苏,2003…  相似文献   

15.
2006~2007年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总量与增速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总额达1608.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4.7亿美元,增长23.4%,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其中,中方出口713.1亿美元,增长28.8%;中方进口895.3亿美元,增长19.4%;中方贸易逆差182.1亿美元,比上年的196.3亿美元略有收缩.东盟继续是中国该年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6.
印度农业持续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基本状况经过50年的努力,印度已从过去吃粮靠进口变成今日粮食基本自给并略有出口的国家.近几年来印度大米出口都有增加.1991—92年度大米出口额为75.52亿卢比(1美元=24.96卢比),到1995—96年度即增至457亿卢比(1美元=34卢比).5年间增长6倍.据印度农业专家分析,1998年若风调雨顺,将创大米出口新记录.除大米以外,印度的小麦、棉花、蔬菜和花卉等出口量也很可观.这些创汇农产品在印度经济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印度政府还通过财政和技术上的扶持,着重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饮料、皮革制品、纺织、服装等加工业,使一些农产品不再是以初级原料形式出口,而是经过深加工以后,成为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形式出口,从而扩大了出口产品的范围,增强了国际竞争的能力.农业的稳步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7.
一 1990—91年财政年度,印度经济陷入困境,其一表现在发展大起大落。开始的几个月,由于新上任的维·普·辛格政府在拉·甘地政策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同时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因而工农业生产势头强劲。前两个季度,工业增长率达到较高水平,第一季度高达12—13%,第二季度比较稳定。4月增长率为11.5%,5月达到最高点,超过14%,8月份也为10.5%。农业获得了好收成,农业产量突破了1989年的水平,全年粮食产量在1.75亿吨—1.785亿吨之间,其中大春作物约为1.01—1.02亿吨,小春作物约为0.745—0.765亿吨。  相似文献   

18.
一、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科技交往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民间接触阶段(1980—1986年)80年代初,在边境贸易的带动下,双方科技界以民间名义进行了一些接触,由于缺少双方政府的协调,针对性不强,无论在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科技合作与民间贸易结合为本阶段特征。第二阶段──—初创阶段(1987—1989年)1987年,国家科委授予黑龙江省对原苏联科技合作二级协议的签署管理权。1988年9月与原苏俄罗斯联邦计委签订了《中国黑龙江省地区和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稚 《东南亚》2003,(3):5-12
云南地处东亚与东南亚的结合部 ,与越南、老挝、缅甸 3国接壤 ,并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邻近 ,是中国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陆上通道。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云南已形成面向东南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东盟国家已成为云南省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2 0 0 1年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达 7 1亿美元 ,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 35 6 %。其中出口 5 6 5亿美元 ,占全省出口总额的 4 5 6 % ;进口1、 4 4亿美元 ,占全省进口总额的 1 9 2 % ;东盟国家是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截止到 2 0 0 1年底 ,东盟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大势朝着和平建设的方向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建设进一步与世界接轨,我国外贸总额逐年增长,其中劳务输出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在劳务输出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就此浅谈几点建议。一、加深认识,抓住机遇当今世界,劳务输出在各国外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1年,国际劳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达30%左右,总额达1520亿美元。一些发达国家,劳务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例更大些。我国情况也同样如此。1991年劳务合同额达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而且逐年呈大幅度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