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大国角逐非洲石油的战略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桂梅 《亚非纵横》2005,(2):64-69,80
非洲石油开发前景可观,引起西方大国高度关注。西方大国对非洲石油资源的角逐,给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带来双重的影响:既有提升非洲国际地位、推动经济总量增长的积极一面;又有诱发政治西倾,助长腐败、加剧动荡,阻碍经济多样化、排斥南南合作的消极一面。当前,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石油合作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中国企业自身也存在各自为战,缺乏统筹规划的致命弱点。中国政府应尽快成立国家级能源机构,设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支持企业拓展非洲市场。  相似文献   

2.
析石油开发与非洲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非洲的石油生产有了迅猛发展,几内亚湾成为最具开发前景的地区。近几年,非洲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石油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而且成为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的动力。然而,非洲石油业的迅速发展同农业、工业、运输业的相对滞后形成强烈对照,使其近期发展的不平衡性更趋明显。一、迅速发展的石油业(一)石油开采进入新高潮非洲的石油开发始于上世纪初,1910年埃及产出第一批原油。撒哈拉以南地区到50年代末才见出油,70年代进入大规模开采,90年代出现了新高潮;几内亚湾地区的开发前景十分诱人,受到国际石油界的密…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非洲联合自强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非洲的地位和作用.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欧盟等大国和地区组织纷纷从自身需要出发,不断加强与提升同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巩固各自在非洲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4.
一、印度的大国战略 近几年来,印度加快了参与非洲合作进程的步伐,这一方面是为了寻求非洲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等经济利益,以加速其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印度推进大国战略追求大国地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一段时期,“非洲悲观主义”曾在西方大国广泛流行。横加干涉和冷漠一度成为西方对非政策的两个极端。近两年来,西方大国对非政策相继出现调整和变化。其共同特点是:重新估量非洲,在继续保持一定政治压力但手法较前灵活的基础上,将重心转向同非洲发展经贸关系,以着眼于21世纪的资源与市场竞争。这一情况为非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必然在大国间带来新的矛盾和争斗。 中国重视与非洲发展关系有着同西方截然不同的出发点和目的。中国高层领导对非洲的相继访问必将把中非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亚高加索成为大国争夺焦点冯玉军马香云一苏联解体后,里海周围的中亚高加索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各种国际势力都想插手该地区事务。特别是近来,随着里海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浪潮的不断升温和俄美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斗争的暂告平息,美国、俄罗斯等世界大国和土耳其、伊...  相似文献   

7.
世界主要油气产区的大国争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的美国,出于保障自身能源需求和维护世界霸权地位的需要,积极抢占油气这一重要战略资源,力图控制世界主要油气产区,而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国家为保持本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也加入到这场油气大战之中。由此,世界各国在中东、非洲和美洲等世界传统油气产区,以及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地区、中亚和里海等新兴油气产区掀起了新一轮开拓和争夺的浪潮。一、中东中东地区石油探明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62%①,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总量的25%②。中东地区95%以上的油田储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赤道几内亚还鲜为人知,但石油产业的崛起使其被世界各国关注。一、非洲大陆惟一一个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赤道几内亚共和国(简称"赤几")位于非洲中西部,由中西非海岸一块大陆和五个岛屿组成,大陆部分称木尼河地区,南面和东面与加蓬接壤,北邻喀麦隆,西濒大西洋。主要岛屿有比奥科岛、安诺本岛、科里斯克岛、大埃洛贝岛、小埃洛贝岛。陆地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为31.2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1万(2002年中),人口年增长速度2.5%。主要部族有分布在大陆的芳族和居住在比奥科岛的布比族。西班牙语为第一官  相似文献   

9.
新态势是:对世界市场争夺变成全球性市场争夺;争夺重点从南方加速转向北方;北方市场分、联运动错综交织:既通过集团化加深鼎足之势,又通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南方市场通过跨国公司“北雁南飞”活动更密切地与北方市场相联结。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里海油气资源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本文试图在介绍里海油气资源国际地位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环里海国家和域外国家围绕里海法律地位、里海划界问题以及里海油气资源归属权、开发权的角逐。一、里海油气资源国际地位的演变历程里海地处欧亚腹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和最大的内陆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资源。苏联解体前,里海沿岸只有苏联和伊朗两个国家。苏联解体后,环里海国家有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网络,将全世界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使得信息的交流跨越国界,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这种跨国界文化传播新媒介的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正借助该媒介将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对外施加影响和扩张,对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比以往更大的冲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正面临着西方文化通过网络渗透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Inwook Kim 《安全研究》2013,22(5):833-869
Abstract

Petro-alignment, a quid pro quo arrangement whereby great powers offer security in exchange for oil states’ friendly oil policies, is a widely used and yet undertheorized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One consequential aspect of this exchange is that great powers choose different levels of security commitment to keep oil producers friendly. With what criteria do great powers rank oil states? How do we conceptualize different types of petro-alignments? What exactly do great powers and oil producers exchange under each petro-alignment type? I posit that a mix of market power and geostrategic location determines the strategic value and vulnerability of individual client oil states, which then generates four corresponding types of petro-alignment—security guarantee, strategic alignment, strategic favor, and neglect. Two carefully selected case comparisons—Saudi Arabia and Kuwait in 1970–91, and Azerbaijan and Ecuador in 1990–2013—show how great powers created, utilized, and maintained petro-alignments under the unique logic of oil markets and across varying geopolitical settings. Th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on great powers’ grand strategies, strategic behaviors of oil states, and the role of oil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相似文献   

13.
张箭 《西亚非洲》2005,(2):65-71
在60 0年前开始的下西洋的伟业中,郑和船队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可考的有7个非洲国家和地区,即米息(埃及)、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刺哇(索马里巴拉韦)、竹步(索马里朱巴)、速麻里儿(索马里)、麻林地(肯尼亚马林迪)、慢八撒(肯尼亚蒙巴萨)。郑和船队从西亚非洲引进了一些独特珍稀的非洲动物,如花福鹿(斑马)、麒麟(长颈鹿)、驼蹄鸡(鸵鸟)、马哈兽(直角羚)和非洲狮。这些动物今天已仅存于非洲了。下西洋之人和明朝人对非洲动物的记载描述为中国乃至东亚动物学界增添了新知识;文人墨客咏叹非洲动物的诗赋造就了明代文坛的一道风景线;丹青妙手对它们的摹绘留下了关于非洲动物最早的造型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4.
张耀  姜鹏 《东北亚论坛》2022,31(1):63-83
在地区权力结构不平衡的背景下,地区大国争取地区领导权的研究往往认为体系内的中小国家在功能上具有同质性,从而忽略了地区次大国的特殊性。事实上,地区次大国与地区小国的行为逻辑出发点不同,且对是否接受地区大国领导的态度表现存在差异。从地区等级的视角出发,可对全球各地区等级体系进行划分,并将主导地区等级体系变迁的内生动力归为地区权威的演化。基于此,本文依托地区权威二重性建立了以地区权威类型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分析框架,呈现出地区次大国应对地区领导的因果机制。研究表明:地区次大国的态度取向与行为选择受到地区权威支配性(双边实力位差)与正当性(大国威胁程度、地区制度化水平和战略文化趋同性)的影响。在关系型权威下,地区次大国倾向于选择追随或承认战略;而在象征型权威下,地区次大国对地区大国易于表现为抵触或制衡行为。文章结合类型化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符合当今地区等级体系的总体经验事实进行跨地区全样本案例分析,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充分把握地区等级体系中的次大国与大国互动规律对于地区大国领导力的平稳提升和地区战略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63年1月印尼因反对英国主导下的马来西亚计划而发起印(尼)马对抗,在国际冷战背景下相关大国陆续介入,其中美国为防止印尼倒向共产主义阵营以及避免因《澳新美安全条约》而卷入军事冲突,在继续对印尼援助的基础上力主由亚洲国家自行调停解决,但美国政府的继续援助措施遭到包括英、澳、新(西兰)、马等国以及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英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在支持马来西亚成立和维护西南太平洋地区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坚决反对印尼的对抗政策;日本在美国支持下积极重返东南亚市场,因此希望该地区保持稳定并提出池田斡旋计划;而苏、中两国从两大阵营对立和反帝反殖角度,分别从物质和舆论方面支持苏加诺的对抗政策。通过对印(尼)马对抗爆发期间大国角力问题的探讨,显示出东南亚地区冲突中所包含的冷战与非殖民化、革命与发展、东西方对抗与地缘政治矛盾等诸多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美俄日欧五大战略力量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复杂的过渡时期,美国仍是影响中美俄、中美欧、中美日这三组三边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美利用"9.11"事件在客观上增强了它对国际事务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力,但并不代表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被削弱.  相似文献   

17.
彭树智 《西亚非洲》2002,1(5):74-76
近读唐宝才研究员的新著《冷战后大国与海湾》(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以后,深感这是一部有新视角、新见解和颇具功力的学术专著。其中有以下三点,特别值得向读者介绍。 一是探索性。研究冷战后世界大国对海湾地区的政策及其……  相似文献   

18.
日本角逐多重国家利益的俄罗斯石油管道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对俄罗斯石油管道之争经历了从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这一过程,俄罗斯经过全方位的辩论与权衡,最终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确定了泰纳线管道方案。回顾这一竞争历程,日本争夺俄罗斯石油管道实质是一场对其多重国家利益的角逐,既是保证日本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争夺日本在远东的地缘优势,并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而进行的一场实现多重国家利益的角逐。  相似文献   

19.
警惕西方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名颠覆现行国际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北京奥运的完美落幕进一步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国势、国运进入新的上升轨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度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中国的发展、崛起将引起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变化中的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发展本身就构成国际变局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及"中国责任论"等此起彼伏的情况下,中国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新任务、需要确立怎样的国家大战略、做出何种新的战略选择?要不要居安思危,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对这些问题,不仅精英层在严肃思考,普通民众也极为关切。鉴此,《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2008年8月31日以"‘奥运后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题举办研讨会,邀请京津两地2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