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抒望 《前进》2002,(7):35-36
在我们党内,文风指的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在文章讲话中的体现和反映。它既是党风问题,也是世风问题;它既反映着作者的文化理论修养水平,也反映着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体现着作者的综合素质。同时,文风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而首先是对客观事物和读者的态度问题,是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所以,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文风都是党的作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文风是文章的风格,在我们党内,文风指的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在文章讲话中的体现和反映。毛泽东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文风既是党风问题,也是世风问题;它既反映着作者的文化理论修养水平,也反映着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体现着作者的综合素质,甚至体现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3.
文风,既是党风问题,也是世风问题;它既反映着作者的文化理论修养水平;也反映着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体现着作者的综合素质。它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首先重要的是对客观事物和读者的态度问题,是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所以,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文风都是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不正文风之我见李抒望文风问题,决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涉及党风、政风的大问题,是一个涉及文章作者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它既体现作者的文化理论素养,也体现作者的思想道德素养。所以,应当引起我们的高...  相似文献   

5.
李抒望 《当代广西》2004,(21):19-19
在我们党内,文风指的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在文章、讲话中的体现和反映。写文章,是我们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是一种执政能力,决非雕虫小技。我们党历来是重视文风建设的,一直为培养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而努力。但时至今日,当年毛泽东批判的党八股不仅没有绝迹,而且时常乔装打扮、改头换面,招摇过市。举要如下: 注水文章。作报告写文章,装腔拿调、夸夸其谈、云腾雾罩,千字文章拉到万言;五分钟的话,一定要拖个把钟头,似乎不长就不足以显示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风,文章和讲话的风格与风尚,它是学风、党风在语言、文字上的表现,是一个人立场观点、思想作风、语文修养的综合反映,也体现着一个人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思想品德的高低。那怎样端正文风呢?最根本的,是要端正指导思想,说实话,道实情,解决好文章、讲话为什么、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基层治理中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反映在文风中表现为文山会海、文牍主义、"文抄公"等。治理文风中的形式主义,要正本清源,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克服本领恐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完善监督考核机制、问责与激励并行,以好的党风倡导优良文风。  相似文献   

8.
文风问题非小事。看似形式上的东西,实则为“风向标”,反映的是深层次问题。文风直接反映的是品格.作风,就一个政党而言,文风上的痼疾,往往是党风、政风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正"文风"一词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崇尚优良文风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也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曾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邓小平历来反对不实风气,大力倡导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习近平也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身体力行、勉力而为,在弘扬优良文风上不断取得新进步。  相似文献   

10.
江必新 《楚天主人》2013,(10):48-48
<正>文风折射的是党风政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事业成败。我们党对改进文风问题历来高度重视。中央反复强调,一定要下决心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这看似形式上的革新,实则是党风政风的转变,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共识,文风一定要改、下决心改,不改就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11.
读习近平的《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深有感触。文风问题不是小事,文风不正,导致领导讲话或写文章脑中无墨水说话就长、心中无底气说话就空、胸中无群众说话就假、肩无责任者说话就飘。造成文风“长空假”之因就是缺读书、少学习。改进文风就是改革我们的学习,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治理今天学风与文风中存在的顽疾,改变我们的学风与文风,就要从毛泽东的学风与文风理论与实践中汲取养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实事求是、立足国情研究问题之风、大兴“言之有物”之风、大兴深入群众之风、大兴探寻事物内部联系之风、大兴独特语言风格之风、大兴老老实实学习、认认真真修改之风。  相似文献   

13.
两种思想作风反映的实质上是两条思想路线记者:思想作风建设历来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第一位任务。石主任,您能不能从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高度来谈谈党的思想作风建设问题?石仲泉: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两种思想作风反映的实质上是两条思想路线,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而言,它们则是两种马克思主义观的外在表现。对于我们党来说,当前的思想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解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其中之义就是要摒弃和反对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坚持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除了反对和…  相似文献   

14.
桂维民 《时事报告》2010,(12):84-85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整治文风的问题,把大力整治文风摆在了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突出位置。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紧迫任务,是促进党风政风转变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宋初三先生"的石介,历来学界对他的关注都集中在其思想和政治主张上,对其古文的创作和实践则较少关注。石介的古文在当时以"险怪"著称,被视作不良文风"太学体"的始作俑者。通过《徂徕集》中的文章来探析石介古文的"险怪"文风、其文学思想对其文风的影响、其文风的身后影响及与"太学体"的关系以及石介文风对韩愈的继承。  相似文献   

16.
<正>文风会风与党的政风和社会风气紧密相连,文风会风正不正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着社会风气。我们要把端正文风会风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树立良好党风政风,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务求实效。一、文风会风不正的主要表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文风会风上的普遍问题,是写的文章空话、套话、废话多;开会讲了许多,就是不碰主题。时间太长、讲话太长。有人曾把这种不好的文风形象地归纳为注水文章、广告文章、包装文章、克隆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工作中,文字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载体,而这个基本载体现在毛病不少。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曾经批评当时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我感觉,我们现在的文风比那个时候好不到哪里去,甚至一些问题比那时候还严重。有些文件、文章拿过来,想.找些有针对性的话、有用的话,很难。人们往往不是...  相似文献   

18.
李跃霞 《乡音》2013,(11):50-50
好的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也是一个刊物的窗口。因为通过标题,读者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作者的文风,也能看出一个刊物的刊风。近年来,我先后在《乡音》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这些文章的标题,编辑都作了改动,使之更准确、简约、鲜明、生动,可见编辑们费了不少脑筋、花了不少心血。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1,(10):42-44
文化建设是个大话题。这一组短文的作者,属于最有发言权的群体之一,他们既是某一文化门类的专家,又在不同的文化领导岗位担任职务。在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鼓角声中,听听行家里手的甘苦之言、肺腑之声,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文章虽短,却触及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有回顾、也有展望,有细节、更有鸟瞰。从中,我们可以深化认识,也可增进信心。  相似文献   

20.
初唐四杰与齐梁文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杰作为下层文人的代表,历来被视为初唐文学革新的前驱,但也存在着不少局限。已有不少论者指出,四杰虽有批判宫廷文学中齐梁遗风的自觉意识,但其“词旨华靡”之处,仍“沿陈隋之遗”,这一看法无疑是符合事实的。不过,四杰与齐梁文风的关系十分复杂,似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所以深入一步搞清四杰批判浮靡而又不脱齐梁的原因,对齐梁文风在四杰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四杰突破齐梁、开启盛唐的贡献等问题作出辩证的分析,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