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市场建设与人事制度改革张书琛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人才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人才市场是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目前,各级地方人事部门办的人才交流中心仍在全国的人才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各类性质的人才交流机构也...  相似文献   

2.
流动需要市场市场需要完善厦门市的人才市场以1984年人才交流咨询服务中心的成立为标志,在全国的人才市场建设中虽不是首创,却可以算得上最宫活力的一家。回首当年,数以千计万计的求职者涌到特区,汇成人才市场流动不息的源泉直到如今。1987年市政府转发市人事...  相似文献   

3.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为促进长沙的经济建设和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十几年来,长沙市人事局牢牢抓住改革开放的发展机遇,把人才市场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整个人事工作的重中之重,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起飞历程。 艰苦创业,在改革中起步 80年代初,迎着改革的春风,刚刚成立不久的长沙市人事局,就把干部流动调配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人才交流日趋频繁的需要, 1984年 6月,全省首家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长沙市人才交流开发服务处应运而生。区区 5个人,两万元经费,一间办公室,靠…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交通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是福建省首批经人事厅批准、省编办事业法人登记局注册的省级事业性质的人才服务机构,隶属福建省交通厅。中心自1994年成立以来,以行业为依托,按照人才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我省人才市场的发展轨迹   市场化是人才资源配置的必然趋势。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人才流动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给中国尤其是沿海经济特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就我省而言,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80年代初期至中期 ):主要是对科技人员“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及分布不均衡的初步调整。同时,人才流动的观念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人才流动工作开始被社会关注并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1984年底召开了全省第一次人才智力交流大会。次年 1月,省劳动人事厅人才交流办公室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6.
在工商局、工商联、外资办分别设立机关党委,分别管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党员;将“下海”的流动党员交由人事局机关党组织,依托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党支部负责管理;尚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由市教委机关党委下属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办党支部负责管理;尚待安置的复退军人由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专门组建退役士兵党支部负责管理。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交通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是福建省首批经人事厅批准、省编办事业法人登记局注册的省级事业性质的人才服务机构,隶属福建省交通厅。中心自1994年成立以来,以行业为依托,按照人才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秉承以人为本、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宗旨,不断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 ,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因此 ,人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 ,怎样科学地运用市场机制开发和配置好人才资源 ,让有限的人才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府人事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本文拟就新时期如何加快湖南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进程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正确分析我省人才市场的发展现状我省人才市场从8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形成。1984年召开第一次全省人才交流大会。1985年1月 ,省人事厅成立人才办公室 ;此后 ,…  相似文献   

9.
刚破土,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才市场是顺应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全社会“人才合理流动”的强烈呼声应运而生的。1983年,沈阳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人才交流场所。10年之后,全国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机构已有1800多家,已挂牌的人才市场达500余个,组织人才交流集市700多次,从业者近万人,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120多万人次。北京市到目前为止就举办了100多次人才集市,40多万人参加交流;几年前才启动  相似文献   

10.
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的一项新举措中国北方,中国沈阳,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开业【本刊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由国家人事部分别与沈阳、天津、上海三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中...  相似文献   

11.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全国部分省市、人才流动中心主任应邀来京参加学习十五大精神、推进人才市场建设座谈会,大家畅谈了党的十五大对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就当前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认真探讨了如何乘势而上,将人才市场带入二十一世纪的问题。国家人事部流动调配司的领导总结回顾了我国人才市场建设的发展历程:1984年前后兴起的人才流动,掀起了人才市场的第一次高潮;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和邓小平南巡讲后的指导引下,我国人才市场发展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今天,十五大精神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才和经济紧密结合。随着党的十五大和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的如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伴随这一新阶段的到来,人才市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将出现第三次人才流动高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过5年多的努力,从中央到各省、市、县等都建立了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形成了从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到省、市、县四级的人才市场网络,成立了天津、沈阳、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等七个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开设济南高级管理人才市场、唐山企业家人才市场、宁波乡镇企业人才市…  相似文献   

13.
“养鸡下蛋”──贫困地区人才开发的重要途径甘肃省通渭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当前,沿海及发达地区的人才开发与人才市场建设正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而贫困地区的人才开发与人才市场建设则大多仍未走上正轨。因缺乏人才而致经济长期上不去,经济落后又引致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由陕西省人事厅和咸阳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西北地区首家专业性人才市场———陕西省乡镇企业人才市场开业已经一年了。一年来,经过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累计共接待各类人才4800多人,招聘单位510多家,发布人才供求信息1800多条,吸收会员单位105家,引进、配置人才570多人。但是,由于陕西省乡镇企业人才市场起步较晚,加上人才受非市场因素的制约,还不能按市场供求规律自由流动,市场机制并未完全形成,市场的覆盖面和服务对…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2月10日至12日,全省人才交流服务工作会议暨人才信息协会年会于12月10日至12日在永州市召开。来自14个地、州、市人事部门主管人才交流服务工作的领导、人才中心主任及省人才信息协会理事近百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全国人才市场发展工作会议和全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  相似文献   

16.
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建设好区域性人才市场沈阳市人事局局长孙桂安国家人事部与沈阳市人民政府合办的中国沈阳人才市场,是全国第一家区域性人才市场。她的建立,标志着全国人才市场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也标志着沈阳市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沈阳市在1984...  相似文献   

17.
各市、州物价局:2002年省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人才交流市场中介服务收费问题的通知》,有效地规范了我省人才市场价格行为,促进了人才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才市场服务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价格管理,建立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根据《湖南省服务价格管理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的人才市场越办越红火。截至1993年年底,全国已挂牌的人才市场有1145个,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有2546个,其他部门、单位办的人才交流机构逾400个。通过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机构实现流动的人员56.5万  相似文献   

19.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 ,辖六县 ,两区、一市 ,是个典型的农业区。近几年 ,我们人才交流中心紧紧围绕人才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 ,完善市场功能 ,引进与挖掘并举 ,促进了农村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市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由机关转向基层 ,由城市延伸到乡村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农村人才市场的功能的发挥。现在全市9个县(市、区)人才交流中心硬软件设备基本齐备 ,并在多数乡镇中建立了人才服务工作站 ,形成了上下衔接、条块结合、运转灵活的农村人才市场网络。在市场管理上 ,我们先后出…  相似文献   

20.
劳务中介市场打假任务依然艰巨王瑭劳务中介机构发展如雨春笋1992年7、8月间,广东省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在中山图书馆举行了一次规模庞大,时间持续达一个月的大型人才招聘会。这次招聘会影响深远,参加人次达十多万。招聘会结束后,省人才市场撤回德政大厦,然而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