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行政法律文化是行政法治的灵魂,一个国家的行政法律文化,直接影响着该国行政法治的水平。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行政法律文化正处在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嬗变过程中,即由权力本位逐步在走向权利本位;管理行政理念正在让渡服务行政理念;行政法治理念亦在渐渐取代行政人治理念,责任政府理念、民主政府理念、诚信政府理念等已成为民众的内心渴望和追求。现代行政法律文化逐步形成,并进一步繁荣、发展,推动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创建服务型政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雷 《行政与法》2006,(5):20-21
创建服务型政府是一场行政模式的革命,对我国的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方式、行政运行机制及公务员素质等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应积极的分析服务型政府创建过程中的问题,研究对策,推进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政府的自我超越.当前,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着重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战略高度谋划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从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公共行政体制;三是探索行政管理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新途径;四是加强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行政问责制走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行政问责制的走向,对于行政问责制向纵深发展,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使行政问责制进一步规范化,必须由权力问责走向制度问责,由以同体问责为主走向同体和异体共同问责,由事后问责、问题问责、火线问责走向全过程问责、常态问责和终身问责,由外部问责走向内外部结合问责,由以政治问责为主走向政治与道义问责并重。  相似文献   

5.
徐丹 《行政与法》2009,(6):30-32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强化服务型政府理念促进行政收费制度的规范化是重新审视行政收费的理论基础.行政收费实质上就是由行政机关提供特定的服务,由行政相对方支付费用的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在此意义上说,行政收费法律关系体现了政府柔性管理方式"行政契约"精神内核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法的发展面临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突出的问题是法制建设滞后和存在认识误区;不同的行政管理理念必然带来不同的行政管理效果,公众参与行政管理已成为当今政府管理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行政法正在稳健走向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法学界和实务界应共同做出创新努力,积极推动这一发展进程;行政公务人员应树立行政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积极采用柔性管理方式,调动公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以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徐珏 《法制与社会》2012,(6):152-153
政府公信力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行政问题,它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的管理效率与社会政治经济的运行效率。当前,我国政府的职能正在日益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现代市场体制转变,而政府的公信力正是这一重要转型的基石。我国现阶段政府公信力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局面,现代行政理论中的依法行政的理念仍需要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本文在对政府公信力与法理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法理路径进行分析探索,以期望为找到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个好的产品,是通过企业精细的生产流程打造出来的;一个优质的政府公共服务产品,也必须通过政府各部门严密、透明、高效的流程管理来打造。秉承这一理念,孝感市于今年6月启动了行政审批事项流程管理,以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项有着“重大创新”之誉的工作,就是以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请求为“订单”,政府部门各办事环节如工厂流水线一样实现自动化传输作业,在规定时间“生产”出让老百姓满意的“产品”。在孝感,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客商,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政府自我革命的时代已经来临!自我革命:逼出来的改革思考发展不够是孝感最大的…  相似文献   

9.
张建伟 《河北法学》2008,26(3):26-33
政府环境责任不完善是环境立法存在的根本问题。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根本之举是落实环境民主,重点是公众参与环境立法;完善政府环境责任需要环境理念的改变,从管理走向治理,实现环境善治;完善政府环境责任还需要改革现行的环境立法体制,由行政主导变为立法主导。  相似文献   

10.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加强政务服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提出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既要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又要强化公共服务,构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事实上,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是一项既严肃又艰难,既紧迫又棘手的行政实践。当前,我国正在以一场新的政府革命和思想解放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管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政府职能,应当依循法治化的途径,具体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要贯彻政府职能转变的思想和理念,落实"三优先原则";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梳理政府权力;清理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不符合标准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政府权力进行调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论契约在行政法中的引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解君 《中国法学》2002,(2):93-103
契约不只是私法上的专利,它同样可以适用于行政法之中。无论是从世界性的趋势还是从传统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契约自身的优势来看,行政法完全有必要高扬契约的精神,确立契约的观念与制度,以促进行政民主的发展和增强政府与人民间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法治国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卓泽渊 《现代法学》2002,24(5):12-23
法与国家关系一元论既可能有利法治 ,也可能导致法治根本就无法建立。法与国家二元论下的国家优先论 ,可能使法成为国家的附庸而否定法本身。它在使法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对国家的约束力的同时 ,也使法治失去了基本的立足点。在法与国家的产生上 ,二者在互动渐变中发展形成 ,没有先后之分 ;在法与国家的并存中 ,二者有着地位的差异。基于法与国家本身的特性 ,基于保障人民权利的价值期求 ,基于实现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 ,法律应当优先于国家。就法治国家来说 ,我们要建设的是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国家 ,而非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我们不能将法治国家与法治相等同 ,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相反 ,我们应当把法治的内容纳入法治国家的含义之中。法治国家与人治国家、专制国家、警察国家等非法治国家相对立 ,与宪政国家相联系。西方法治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关于法治国家口号的提出也有百年的历史 ,现在重提并郑重确认它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 ,必然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法治将经由法治国家进而向法治社会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祥发 《行政与法》2006,(10):77-79
行政指导这种新型行政行为要能有效地发挥其既保证政府必要的权威,又充分尊重相对人意志自由的功能,其基本出路仍在于法治行政原则的遵守。根据法治行政原则,对行政指导的法律控制可从行政指导的法律依据;行政指导的程序控制;行政指导的责任约束等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以促成行政指导与行政法治三项基本原则—合法性、合理性、责任行政的暗合。  相似文献   

15.
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法治化的行政相对人更有利于催生出法治化的行政主体。故行政法治之构建,需要行政相对人担负起主体角色,履行主体责任。在"5.12地震"中,普通民众秉持法治精神与政府善意合作,实现了行政相对人主体性的个案回归。主体性回归以及由此形成的交往理性提供了一个异于传统方式的行政法治化进路,并标志着"和谐行政法"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法治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上,法治政府成为政府自我角色的理性定位。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的践行者,法治政府必将引领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政府更应在和谐社会视阈之下,从各方面来构建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行政法治与可持续发展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检视行政法治,其缺失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的空白;观念意识的淡薄;制度构建的缺位;执法实践的“忽悠”。基于此,必须在行政法治中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政府为民服务的观念与行动当中。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定行政程序的立法。这部地方政府规章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根本立法目的,以公民的程序权利为主要内容,参与和公开构成其核心要素。湖南的尝试必将对中国统一行政程序法典的出台从路径到内容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