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两个重大而又密切相关的问题。充分认识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的作用及局限性,纠正片面注重经济理性而忽视道德理性的倾向,把二者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发展到现在,需要围绕影响制度理性的因素,展开国家制度设计的必然性及规律性探索,力求对中国目前的改革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促进中国市场化的顺利推进,化解利益矛盾与冲突,实现经济秩序的和谐和转轨秩序的顺利转换。  相似文献   

3.
文学平 《求实》2006,1(5):4-8
马克思青年时期法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具有价值理性、认知理性和工具理性三个维度,它们分别可以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由秩序状态的实现提供超验之求、认识之能和方法之用,并最终使利益协调过程中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生活为内在目的自由秩序状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王超 《世纪桥》2007,(4):9-9,13
和谐是一种无比美好的秩序,古今中外都将和谐与秩序、美联系在一起,和谐的秩序美在于社会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法治化和社会安宁,是古典美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陈大华  俞晓燕 《世纪桥》2008,(5):48-48,54
理性文化是自主创新的思想文化基础。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理性文化及人文价值理性和科技理性关系的探讨,建立科学与人文平衡的和谐理性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理性的完整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对待理性与社会发展秩序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哲学史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唯理主义的建构论理性主义,另一种是进化论理性主义或渐进理性主义。前者认为,理性是一种绝对之物,理性能够成为其自身的主宰,可以控制自身和社会发展进程;理性是社会秩序生成的根源,社会秩序印规范、制度和社会组织,是人的理性设计的结果。而后者认为,理性不是万能的,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理解自身,理性具有一种不及性,理性发挥作用的程度和范围有限,社会秩序不是人的理性设计和审慎思考的结果,而是人的行为的结果,是累积性进化的结果,是人在不断的试错中形成的,自生自发的而不是理性设计的社会秩序才是最好的秩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能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超越建构论理性主义与渐进理性主义的对立。  相似文献   

7.
理性文化是自主创新的思想文化基础。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理性文化及人文价值理性和科技理性关系的探讨,建立科学与人文平衡的和谐理性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理性的完整选择。  相似文献   

8.
由于制度知识与制度理性的局限性,如何解读国家权力的运用不能偏离理性的价值要求,一直是市场经济秩序理论中不能不涉及的内容.哈耶克、布坎南和欧肯从建构理性出发,对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制度设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两个重大而又密切相关的问题.充分认识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的作用及局限性,纠正片面注重经济理性而忽视道德理性的倾向,把二者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政治秩序的内在结构入手,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在寻求政治稳定和城邦善和正义的基础上对理想政治秩序的构想,认为其理想政治秩序观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1.
涂小雨 《学习论坛》2004,20(10):64-66
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与平等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人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权发展实践 ,要辩证地看待其总体发展 ,深刻领会其立足点 ,科学地认识其现实路径 ,动态地把握其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2.
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重要论断.社会占有生产资料首先表明了在资本主义被代替的历史进程中,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变化的必然趋势.社会占有不是公有,占有生产力和管理生产力不可分."商品生产将被消除是马恩思想中空想成分"的误解可以解开.以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为中心的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黄景钧 《新视野》2005,(6):58-59
2004年3月1 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意义十分重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建立在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的基础之上.我国政府一贯重视人权.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作了广泛的规定,这是人权法定性在我国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司法机关已经启动司法程序,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而且日臻完善.国外某些人士对我国人权状况的误解和曲解,大多出于不了解我国人权的发展和变化,不了解我国人权今天的现状.从我国的司法实践与社会实际的总体来看,宪法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发展,深刻地反映了它独有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在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中,终于形成了指导共和国发展的五大理论、三条路线,开辟了两条道路,指明了共和国发展的规律,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步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迎来了共和国建立60年的华诞.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走出传统超越可能跨入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探索》2006,1(2):4-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西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民)本思想,但理论的丰富不等于理论的成熟。从人(民)本思想诞生的那一天起,“以人为本”就已经作为一种可能性而存在,但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回到生活世界的“现实的人”超越了对人的存在的抽象理解,“人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超越了对人的价值的片面认识,人的生成本质超越了对人的本质的形上独断,人的现实发展观超越了对人的发展目标的纯粹直观,“以人为本”才超越了可能之域跨入现实之域。  相似文献   

16.
17.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哲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在争鸣。在探讨与学术争鸣过程中,有不少著述相继问世,把对人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学术理论研究逐步推向深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赵莉 《新视野》2002,(6):32-33
“人力资本”概念很早就出现了,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成熟,当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茨、贝克尔和阿罗。他们三人研究的重点在于阐述人力资本的概念、形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创性地提出了与以往“劳动力概念”明显不同的“人力资本概念”,并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方式,强调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突出作用,从而奠定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以技术进步内生化为核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一…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社会秩序经历了一个从道德秩序到法律秩序的发展过程,随着法律秩序的兴起,道德秩序似乎在衰落。但是,通过法律的道德化,依然可以实现一种法律化的道德秩序。在当代中国,道德秩序的建立将是在法律秩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种法律化的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的生态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生态化是现阶段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佳选择,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要求和具体表现,它包括自然生态的优化和社会生态的建立。人的生态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人的生态化转向必须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