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房价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居高不下的房价使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偏高,希望到薪资较高的大城市就业、在工作稳定的国企和公务员系统就业.但面对大城市高房价的压力,在实际就业流向中,多数大学毕业生选择了逃离一线城市而在中小城市就业.高房价压力导致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大学毕业生对薪资福利待遇表现出普遍性的不满,离职率偏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突显。通过对安徽省某三所高校2006、2007、2008三届毕业生的调查分析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认真分析其主观与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启发、借鉴,有针对性地对后续毕业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以便更好地和谐就业。  相似文献   

3.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白云中国每年毕业六七十万大学生,今年有近九十万大学毕业生需安排就业,其工作的艰巨性可想而知。对每个大学毕业生而言,不是担心失业,而是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大学生们在选择职业时比以前更加务实。他们最希望去的是沿海特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提供切实的帮助,近日,某三家咨询公司联手进行了“我们如何找工作”专项调查,从目前汇总的数据情况看,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普遍不高,目标薪酬集中在1500元左右,超过八成求职者不再追求专业对口,但仍有近八成的求职者希望留在大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9,(3):43-45
很多大学毕业生总是有这样的感叹:读书容易,找工作难。特别是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面对岗位供大于求的现实,很多大学毕业生降低了自己的求职预期,部分应届毕业生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还有的甚至打出了“零工资”就业的口号……在这个就业的寒冬里,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因素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笑平 《前沿》2004,(5):107-110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不会很大 ,但在现实中为什么人们普遍感到大学生就业难呢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而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斯嘉平 《浙江人事》2009,(12):14-15
今年是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临安市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有3700余人,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就业需求减少、企业减员等诸多因素,今年我市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临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市人事、劳动等职能部门积极通过举办招聘会、完善就业政策等多种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创新思路、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做国家的主人翁,做企业的主人翁。这是20世纪人们最惯常的说法,也是人们最惯常的做法。在世纪末、世纪初一转眼的时刻,我们听到了“新新人娄”的精彩宜言——做自己的主人翁,并在一定程度上默许或接受了他们的行为。按此观点,人方可实现充实、自由、浪漫的人生。这一择业观的革命在某种意义上不逊于信息技术革命。 在我国,曾经把工作与分配、调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最早高中或初中毕业(仅限于非农业户口),就直接分配到厂矿企业或事业单位,后来有了圣旨般的“上山下乡”,此后演进成大学毕业生统一包管分配工作,初,高中毕业生待业(等待招工),再后来大学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己找工作。 当时也有人事、劳动关系流动,但那确实是很单纯的“调动”,个人在工作变动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不否  相似文献   

9.
随着平湖市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大力引进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出台,吸引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到平湖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些人才在全市企事业单位的各个岗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人才流动的实际情况看,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而离开平湖,离职人员比例虽然不高,但值得引起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宁可在大城市做一些与专业不对口或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也不愿到基层锻炼。据报道.三名在广州、深圳打工的大学毕业生,从事只有六七百元工资的接线员、送快递等工作。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女生所占比例为44%。有一些文科专业,女生比男生多出7倍。随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愈显突出。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7%。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毕业生低8.7个百分点。实际上男女生就业率的差距还要大。用人单位以专业不对口、低层次、低收入的工作机会来安排女大学毕业生的隐性歧视,在相当程度上掩盖了男女生实际就业率的差距,造成了差距不太大的假象。即使按低8.7个百分点的比例计算,2006年至少要有65万女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2006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按400万计算)。大约4个女大学生中就有1人失业。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党支部中开展优秀党员大学毕业生挂职党支部副书记工作,是《铁路企业党支部建设纲要》为加强支部建设明确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济南站党委结合车站实际,在车站部分一线党支部进行了优秀党员大学毕业生挂职党支部副书记的试点工作,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深刻认识优秀党员大学毕业生挂职党支  相似文献   

13.
正当人们对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表示忧心忡忡之时,媒体上却传来了京、沪、宁等大中城市众多大学毕业生不想就业的消息,这无疑给今天的人才市场注入了一支清新剂。大学生中不急于就业者增多 在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奔波苦脑时,上海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却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一些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说“不”。 据了解,这些对就业说“不”的毕业生多半会拿到一张“拒绝就业表”,表格的名称或许有所不同,但效果通常并无二致。填表之后,毕业生的档案就会被退回户口所在地,但不会再出现在当地的人才市场上。据粗…  相似文献   

14.
《就业协议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有关条款建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劳动关系。一旦一方违约,即意味着这种关系的破裂。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提出违约要求的一方较多的是毕业生。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为何会出现毕业生单方面违约现象呢?  相似文献   

15.
鄂璠 《小康》2010,(9):28-33
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我国一年所需要的学术性人才不过10万人,而一年就有50万研究生涌入社会,高校扩招以后,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毕业生期望值都是与现实脱节的。  相似文献   

16.
一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实践。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积极向毕业生实践基地和重点企业推荐毕业生,以实习、见习为主要形式,确定温州市环球汽车衬垫有限公司和浙江伟明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的试点单位,并给予一定的见习补贴。认真做好征集2007年度高校研究生温州基地实习项目工作,该区已有五家单位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七所大学研究生进行对接。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职业认知、工作搜寻与高校就业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较低,工作搜寻努力不足,影响着大学毕业生求职结果。为此,高校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职业认知、工作搜寻与高校就业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较低,工作搜寻努力不足,影响着大学毕业生求职结果。为此,高校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9.
今年有近500万大学毕业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深受就业困扰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同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许多用人单位抱怨,招不到合适人才,企业处于缺人待补状态。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企业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3,(6):72-73
进入优秀的企业,与企业一同成长,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的梦想。然而现实中,那些曾经怀揣梦想的学子此时却面临择业就业的难题。今年大学生就业难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被称为"史上最难",这样的现状和目前大学毕业生近700万的总体规模不无关联,而现在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却在1000万左右,大学生已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他们的就业难问题牵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