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烈焰盾牌     
2007年4月26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CG-70)发射了一枚“标准-Ⅲ”防空导弹,成功拦截了一枚从夏威夷考艾岛导弹试验场发射的靶弹。与此同时,“伊利湖”号还发射了一枚“标准-Ⅱ”防空导  相似文献   

2.
周边及亚太     
日本政府决定与美国共同开发新型拦截导弹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12月24日宣布,日本政府在当天举行的安全保障会议和临时内阁会议上决定,日美从1999年开始共同研究的导弹防御系统中, 新型拦截导弹从明年起转入共同开发。据日本共同社 24日报道,日美共同开发的新型拦截导弹是宙斯盾驱逐舰上配备的防空导弹“标准-3”的改进型。与“标准-3”相比,改进型射程增大一倍,命中率更高,可以拦截装有诱饵弹的高性能弹道导惮。日本将负责开发保护不受大气摩擦生热损害的前锥体以及第二级火箭发动机等。美国方面除了弹头部分之外,主要负责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美国即计划在捷克部署导弹防御雷达,在波兰部署导弹拦截系统。美国的举动令俄罗斯深感不安,为此俄罗斯发出警告说:莫斯科将保留使用核武器打击美国可能在东欧建立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权力。一时间,风雨欲来。令人闻之色变的“绝对武器”,再一次被推到了世界的前台。俄罗斯的核战略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之势,俄罗  相似文献   

4.
箭已离弦     
在特拉维夫以南戒备森严的帕尔马奇空军基地里,巨大的导弹发射器打出一枚箭-2式拦截弹,箭式导弹被军事专家称为一种战区防御系统,即它是设计用来拦截中程和近程的导弹,  相似文献   

5.
前言印地语中“普里特维”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大地”,印度自行研制的大地(以下统称“大地”)地对地导弹是当今最现代化的短科战术导弹之一,也是印度自研装备的第一型弹道导弹。在世界上与它同级别的导弹中,它的弹头重量与导弹总重量之比是最大的,这得益于它独特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而位于弹体中央的三角形弹翼(大地-Ⅲ没有)则使它能够在飞行过程中滑行。这一特点让它具有了更远的航程和特殊的飞行弹道,使其对手难以拦截。印度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该型导弹的研制装备对其导弹工业的现代化及战  相似文献   

6.
前言早在第一次的海湾战争中,战术导弹防御系统已在中东地区初试啼声。然而,战后美军检讨各种武器的效率,显然导弹防御系统的成功猎杀率普遍偏低。除了导弹防御系统的可靠性偏低外,在1991年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Tel Aviv)更遭伊拉克飞毛腿导弹袭击,导致严重伤亡。虽然一方面美国积极改进其固有的爱固者(MIM-104 Patriot)防空导弹家族,先后推出了爱国者2型改良版(PAC-2+),以及爱国者3型(PAC-3)等,但另一方面,军方仍积极研究他法,革命性地改善此类的防御机制,就是“定向能武器”。终于,在2004年5月初成功测试了“激光光束拦  相似文献   

7.
龚克瑜 《当代世界》2009,(7):26-27,30
2009年的春夏之交,看来注定难以平静。人们还沉浸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中,不明白朝鲜到底发射的是导弹还是卫星,日本是拦截还是炒作,联合国是制裁还是声明……朝鲜北部地下的一声巨响再次向世界宣告”核试验成功了”。很快,朝鲜又“顺理成章”地发射导弹、退出停战协定,7月2日,朝鲜发射了4枚地对舰短程导弹,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导弹防御计划的刺激下,美国的地空导弹系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美国研制出了“爱国者”PAC-3/3系统,成功将PAC-2导弹和PAC-3导弹融合为一体,同时具备了低层反导和反飞机能力,顿时名声鹊起。2003年,美国和以色列利用“爱国者”PAC-3和“箭”2两种反导型地空导弹组成中、低两层反导系统,并在伊拉克战争中进行  相似文献   

9.
2006年底,一条震撼性的消息将美俄之间的关系推入波谷:美国准备在东欧建立“针对伊朗”的导弹防御基地,其中,美国将在波兰设立导弹拦截系统,部署10枚地基拦截导弹;在捷克部署先进的反导雷达系统。毫无疑问,这是美国在北约东扩后继续蚕食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最新动向。因此,该计划甫一公布,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俄罗斯方面态度极其强硬,俄政府立即宣布将在短时间内,提升反导防御能力,重建曾在冷战时期名噪一时的全空域防空反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天热的动因及其国际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航天领域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苍穹深处,“月神”、“嫦娥”探月先行一步,印度“月船一号”随即而至,美国则誓言要重登月球;太平洋中,美军使用导弹防御系统击毁失控卫星,展示天战威力;市井之上,太空旅游的兜售声已经响起。驱动这轮发展热潮的有科技、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考虑。各国竞相发展航天事业既带来了扩大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的机遇,也带来了太空竞争和冲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配合空军“强网”防空系统,台湾“中科院”以改良型“霍克”导弹为基础发展新一代地空导弹,除换用大推力火箭推进器,增加飞行速度及最大拦截高度外,还运用当时刚引进的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对弹体外形及控制面进行重新设计,使导弹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新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使导弹能以最经济有效的飞行路径进行拦截,而且不像“霍克”导弹需由照射雷达全程导引,只要在命中前几秒接受照射雷达导引即可。经过数年研制后,“中科院”造出1枚外形与美国F-14战斗机所用的“不死鸟”空空导弹相似的防空导弹,但这项计划后来因为美国答应出售“爱国者”地空导弹  相似文献   

12.
复活俄罗斯《独立报》2004年12月10日报道,11月29日,在有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的俄罗斯国防部会议上,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汇报,在萨雷萨甘发射场成功发射了经过现代化改进的"反导导弹"。他补充说,国防部将继续改进俄罗斯A-135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正如俄战略火箭兵一位高层人士向《独立军事评论》提供的消息所说,在萨雷萨甘发射场进行了A-135反导防御系统的试验。但具体是哪一种反导导弹,他没有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多年不断改进,“爱国者”防空系统已发展出PAC-1、PAC-2、PAC-3三大型号,近10个亚型。当前正全力发展的PAC-3系统是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中低层点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优先度最高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船升空10多分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全世界第241次载人飞行和第952人次进入太空。次日清晨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顺利在内蒙古着陆,由5架直升机组成的空中搜救分队和14台专用车辆组成的地面搜救分队立即从不同的方向迅速向落点前进。6时45分,杨利伟走出返回舱,“神舟”五号飞船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地球历史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边缘策略”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每一步都蕴藏着巨大的希望与危机。美国与俄罗斯近一段时期以来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上的战略博弈日益升级,大有第二次冷战随即爆发之势,俄罗斯总统6月3日宣称与西方的一场新军备竞赛和冷战已经开始,并宣布俄罗斯将把自己的导弹瞄准欧洲,作为对美国在欧洲实施导弹防御计划的报复,美俄间会不会因此而陷入第二次冷战?人类最理智的时候,往往就是别无选择的时候,于人如此,于国亦然。本文将对这一热点事件背后美俄双方的战略考量进行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6.
超高速革命 全球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发展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超音速导弹能在24公里以上高空、以4-8马赫速度机动飞行,并能在6小时内环绕地球一周,迅速打击地球上任意地点的目标;由于飞行高度处于传统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间隙,因此目前没有任何防御系统可对其进行有效拦截。  相似文献   

17.
3年半的朝核危机,不仅没实现朝鲜“单挑”美国的战略目标,反而换来了“六方会谈”的准常设化约束机制,这种压抑感让朝鲜透不过气来。大浦洞2号导弹的酝酿发射,未尝不是朝鲜试图破壁的“背水一战”。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非载人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很可能是中国最后一次非载人宇宙飞船发射试验。30日凌晨,载人航天发射场星空灿烂。高100多米的飞船发射塔旁,矗立着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火箭的顶部托举着“神舟”四号飞船。0时40分,在震天巨响中,火箭腾空而起,疾速飞向太空,火箭尾部喷射出的长长烈焰,在夜幕长空划下一道绚丽的彩虹。十几分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反对导弹防御的立场并不是新鲜事。北京于80年代对美国的导弹防御努力表示担忧,当时里根行政当局宣布了共战略防御计划(SDI),还有在90年代,当华盛顿决定把研究与开发努力的重点放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而不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上的时候,90年代美日两国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的谈判使中国的一种担忧加重,即这样一种系统将在本地区部署。 大多数中国专家都拒绝接受一个概念,即导弹防御是一个防御系统。他们认为,导弹防御与出色的进攻能力相结合,具有成为战略进攻武器系统的潜力。中国专家还对美日两国推进针对朝鲜等有关国家的导弹防御的理由提出质疑。一些专家说,美日两国有关朝鲜弹道导弹威胁的描述故意夸大,以证明导弹防御是正当的。据报道,1999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2016,(8):77-79
一、美韩宣布在韩部署萨德系统东北亚地区战略平衡遭冲击7月8日,美韩两国防务部门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决定在韩国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后于7月13日将“萨德”部署地点确定为韩国南部庆尚北道的星州郡,声称借此应对朝鲜核和导弹开发所带来的安全威胁。“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将覆盖大部分美军基地和设施,但首尔附近的大部分地区则在射程之外。由于“萨德”系统的防御能力主要针对中远程导弹,且其雷达探测系统高达1000—2000公里,显然用于维护韩国安全的理由并不足以令人信服。鉴于“萨德”系统雷达监测弹道导弹活动的能力,中俄都对将“萨德”系统部署在东北亚表示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